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有舌尖鼻音韵尾- n和舌根鼻音的尾-(?)的对立,长沙方言只有- n尾,没有-(?)韵尾。凡普通话读-(?)韵尾的,长沙话一律相应地读成- n韵尾;而普通话的- an,-ian,- uan,- yan四个韵母,长沙话往往失掉鼻音韵尾而元音鼻化。这样,普通话-(?)与- n两个鼻音韵尾的对立,在长沙话中则变成了- n韵尾与鼻化韵的对立。长沙方言一共有- e,- ie,- ye,-o四个鼻化韵,它们与普通话韵母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相似文献   

2.
押以中古音为参照探讨陕西紫阳县方言韵母的演变情况,总结其韵母演变规律,发现紫阳县方言韵母从总体上看具有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可将紫阳县方言归入西南官话中,但其韵母与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点相比又体现出同中有异的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古果咸山宕摄一等端见系字的合流问题;古遇摄合口一等端系字、三等庄组字、臻摄合口一等入声端系字、通摄合口一等入声端系字、通摄合口三等入声端知系字合流,且出现文白异读现象;古假摄开口三等端系字、咸摄开口三四等入声端系字、山摄开口三四等入声帮端系字出现文白异读现象;通摄唇音字与曾梗摄合流;山摄开口入声三四等帮端系字白读为[e];古宕江摄开口见系入声字的今读韵腹高化。  相似文献   

3.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记述了晋语邯新片的邯郸方言近百年来入声韵母的简化过程,报告了新的语言事实,讨论分析了入声韵母简化的方向、简化顺序及其制约因素、简化速度和简化原因.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中古合口韵读为开口韵的角度,管窥山西方言声母对韵母的制约和影响。晋方言中,合口读为开口的主要有以下韵摄:1.唇音合口字读为开口较为普遍,但果合一、通合一、合三唇音字仍保留合口的读法;2.中古遇摄泥来二母合口字读为开口占大多数;3.部分方言点疑影喻合口字合流读为开口呼。山西方言合口韵读为开口是声母对韵母影响所致,声韵调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导致语音演变的内部动力,是除接触式音变之外的又一个重要的音变解释。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5,(3):44-47
以中古音为参照探讨陕西紫阳县方言声母的演变情况,总结其声母演变规律,发现紫阳县方言声母从总体上看具有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可将紫阳县方言归入西南官话中,但其与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点相比又体现出同中有异的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泥来母的分混问题,古"微疑影云以"五母的读音问题,古知庄章三组声母与精组见组声母的分混问题,古晓组与非组的分混问题,古日母字的今音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关中方言看中古轻唇音产生的语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清代钱大听提出“古无轻唇音”的观点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旁证博引,不仅这个观点已成为汉语音韵学界的共识,而且轻唇音产生的相对时代问题亦基本解决。然而,轻唇音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它曾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些问题至今仍不是十分明晰的。有的认为轻唇音产生于三等合口①,还有人主张,由于唇音之后的高i接央元音或后元音而产生唇齿音②。至于轻唇膏产生的过程,也有两种代表性观点,其一是:非[p(iw)]→[pf]→[f],敷[p‘(iw)]→[pf‘]→[f],奉[b‘(iw)]→[bv‘]→[v]→[f]③;另一种观点与上面的截然相…  相似文献   

7.
开封方言存在子变韵和少量"子"后缀,同时还有一些"头"后缀,个别"头"后缀词也发生变韵,部分子变韵词同时存在一种双音节读法,词缀为一个模糊的thou音节。从开封方言部分同音语素构成附加式合成词的规律来看,读为thou音节的后缀不是"头",更倾向于是方言中的"子"。  相似文献   

8.
现代方言材料、历史文献、方言地理学和实验语音学的证据共同表明,北方地区鼻化韵有三种演变类型:始于an类音的,在随后的扩散过程中分化为两种类型:一是以韵尾-n为条件,一是以韵腹a类音为条件;第三种则始于aN类音。山东方言属于第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以市区方言为代表,有韵母32个;这些韵母均可在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中找到源头,且绝大部分源头来自《广韵》。从历时角度,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研究毕节方言韵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有韵母32个,将该方言韵母与北京语音韵母进行比较.从毕节方言语音出发,比较韵母的数量及异同,可以了解二者相互问的语音对应关系和语音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1.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 ,以市区方言为代表 ,有韵母 32个 ;这些韵母均可在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中找到源头 ,且绝大部分源头来自《广韵》。从历时角度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研究毕节方言韵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孝感方言韵母辨正中的十类问题,并指出其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辩正方法及发音要领。  相似文献   

13.
闽南歌谣是我国民歌海洋中的一枝奇葩,这不仅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独特地域特色,更主要是它与当地人民的方言、文化、风土人情紧密结合。闽南民间歌谣与其赖以生存的特定的方言环境和地域文化之间。特别是闽南方言韵律与民歌乐律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动态联系。其演唱语言的韵律与方言语调中的平仄起伏、韵脚谐合之美,能让当地人民一听即懂,一唱就能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14.
了解现代衡阳方言音系的特点,掌握它与普通话演变规律的对应,是衡阳人学习普通话的捷径。以前我们已对声调(谢一枝同志撰文)、声母的对应规律进行了论述,本文再就韵母方面的问题,加以说明。现代衡阳方言的韵母共有三十五个: (?)支子 a巴掐 o禾过 e革 (?)二 i机知 u苏 y朱居  相似文献   

15.
徐州方言中有些鼻化韵字和后鼻音韵尾字与普通话中的读音不相对应,文章对这些字的读音作了音韵学和语言学上的分析,认为变读的原因有两个:阴阳对转,语流音变。有一部分字是两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当前各地都很重视推广普通话,不少地区和单位举办了训练班,开展了演讲比赛。但是在一些训练班的书面测试和一些竞赛笔试中,常常发现不少人(甚至包括一些语文教师和文科学生)对声调符号的位置却不很清楚,常常标错地方,有的甚至标在两个音素之间,或者干脆不标号。显然,这是推普教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配合汉语拼音教学、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宋代安徽诗人在宋代诗歌史上影响颇大。我们通过对诗人诗韵进行穷尽性地研究发现,宋代安徽诗人用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实际语音的面貌,反映了宋代安徽方言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语音的古今演变中,入声字的演变最引人瞩目,在演变过程中,入声字被分化到平、上、去三声,因此有"入派三声"的说法。江淮官话、吴语、粤语、湘、闽、客家、赣六大方言还保留着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却没有入声。将长沙—岳阳地区方言中的常用词汇特别是入声字读音与唐诗中相关词汇的读音做一对比,可以探求到长岳片语言词汇的发展历史,及中古入声字在其中的保留情况。  相似文献   

19.
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因具有本地特色,蕴涵当地文化习俗的特点而迅速升温,且其节目风格生动活泼引发了观众空前的收视热情。但使用方言制作的电视节目由于人为地设置了语言障碍,增加了社会交际的成本,延缓了推广普通话的进程,影响交际效率和沟通,使交流产生狭隘性。要力求方言节目扬长避短,以促进整个电视媒介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使用鼻音计(NasometerⅡ6 400)对张家口方言浊声母的鼻化对比度、一级元音的内在鼻化度以及鼻化元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张家口鼻音声母的鼻化度非常高,它们与非鼻音浊声母的鼻化对比度很大,鼻音声母能大幅提高其后韵母的鼻化度;一级元音内在鼻化度按照元音舌位的高低和前后而发生变化;鼻化元音/(ae)/的鼻化度不高,鼻音特征较弱,而/(a) /的鼻音特征则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