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语文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语文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的各种学习资源的组合。它包括任务情境、信息库、建构工具、任务管理者等要素。在这些要素中,任务情境最为重要,它在学习环境中起着集成其它各种学习资源的作用。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语文学习者利用必要的建构工具,调用适当的信息资源,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支持与帮助,建构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理解。从操作来看,设计语文学习的任务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来说,这种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一、设计的任务情境要尽可能真实建构主义认为,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可见,合理创设情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深化教学改革具有深远影响。这里的情境创设不能仅局限于教学媒体.而应包括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人员(教师、学生).环境.活动、现实生活等都可以为情境创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理解个人学习环境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个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讨论了PLE的价值指向。文章通过对需求、目标、任务、资源、工具、活动、共同体、评价等构成要素的分析,以期为学习者个人学习环境的建构,支持个性化学习、独立学习、终身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技术的任务型外语学习环境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英语任务型教学思想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观出发 ,以学习环境的创设为基点 ,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途径 ,并构建出一个包括任务情境、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教师的支架 /支持作用和学习活动等五大要素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任务型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5.
赵华 《江西教育》2023,(15):40-41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在情境中带领学生对真实有效的问题进行深度探究,选取各种工具和资源解决问题的过程。部编版教材以语文要素为主线,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开展项目化学习实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层,从零碎走向融通。  相似文献   

6.
甘锋 《广西教育》2007,(4B):40-40
一、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使学习者真正进入身临其境的真实情境;通过学习者的协作,对学习资料搜索与分析探究,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发现规律以及对某些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强调组织学习者运用语言和文字向他人进行表述,让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从而实现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对学习内容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7.
李晓梅 《学语文》2008,(5):11-12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神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锝。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带来的全球化、信息化为成人学习者带来了海量的学习资源、虚拟的学习情境和超越空间限制的指导教师,各种学习要素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也层出不穷,理性的、非理性的因素,积累学习和质变学习等都对成人学习者和教育者产生了深远影响。时代发展要求分析信息化背景下成人学习者和资源、情境,以及成人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人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去知识积累型课程以外,还应注重偶发情境、质变学习、情绪情感和批判精神等非理性课程要素,对成人学习者的自我导向能力建构进行多维度指导。  相似文献   

9.
刘亚雄 《湖南教育》2005,(15):30-30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而是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如果能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联通主义视域下的移动学习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网络时代下学习的发生过程,即知识是以不同方式进行联通、重组和再造。文章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利用该理论进行移动学习环境设计的可行性,并且根据该学习理论,构建了移动学习环境的基本结构,分别对其中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资源、支持工具、学习情境四个环境子要素进行设计。鉴于对联通主义理论下移动学习环境的设计,以期给学习者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11.
学习环境是相对于教学环境提出来的,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即: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学习环境强调通过各种学习资源和教学策略支持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因而学习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能动建构意义的方式来获得的。“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括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与技能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建构的。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 ,还要考虑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资源环境。为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势 ,创设有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情境 ,在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下 ,探讨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学习情境创设 ,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论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理解知识和知识建构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知识建构的特点,比较了知识建构与传统学习的差异,阐述了知识建构的方式,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的角度讨论了有效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设计方法。文章认为,有效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设计必须围绕活动、情境、资源、工具、支架、学习共同体和评价等七大基本要素来进行。这一学习环境设计方法为知识建构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实践框架,有益于教师帮促学习者运用高阶思维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实现高阶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知识时代的教学,已是一个知识搜集、转移、共享和创新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将知识管理的思想引入教学设计.构建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的基本理念是根据教学设计的发展走势和知识时代对创新人才的素质偏向,以建构主义和知识管理为支柱,以学习环境设计为重心,为学习者发展创设条件.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可以知识的获取开发、组织存储、传播共享、检索应用四个过程为基础,运用知识管理技术和工具,对学习环境所包括的任务、情境、资源、工具、支架等五要素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知识建构是一种社会性协商与对话的意义建构过程。基于协同学习工具套件所构建的适应集体学习情境的新型学习环境,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来探究课堂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所形成的社群结构、社会关系以及参与特征。结果表明,协同学习环境中,通过支持教师主导的学习者知识建构过程,形成了知识聚合性的社会关系网,使学习者的观点、想法快速地进行汇聚从而支持深度知识建构,同时也清晰地描绘了社群中学习者的参与特征。本研究可以为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新技术革新教学提供一种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泛在学习的特征在于情境性、交互性、自适应性与个性化,本文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重视学习者在环境中学习经验的取得"为理论起点,讨论了教育云资源的泛在化应用与泛在学习的核心要素,阐述了教育云资源对学习者在泛在学习情境中提供的支持和服务,以及云资源支持下的泛在学习系统。  相似文献   

19.
学习环境是开展建构性学习各种资源的集合,有助于加速实现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以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型为理论基础,遵循范梅里恩伯尔的逼真度原则,围绕问题、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协作工作、境脉支持六个方面,建构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学习环境模型,针对性提出重要他人的示范与指导、搭建脚手架、推行技术认证考核机制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提高学徒制人才培养效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整合教学法以培养学习者处理各种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标。整合情境由物质支持工具、若干任务和若干命令等三个要素构成,它的创设是整合教学法的核心问题。整合教学法的核心价值取向有:局部学习走向整合学习,教学情境走向自然情境,教师主导走向教师支持,学生接受学习走向学生探究学习。整合教学法对学习者现实需求的关注、对教学案例研究的注重、对学习者批判思维的发展等方面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