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子》与《商君书》是我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两朵奇葩。历史上“管、商”虽常被人并称,但二者的经济思想在调控经济的方法手段、对农工商各生产部门的认识、消费思想以及对国家与民众分配的认识等诸多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是由齐秦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位置和国情,二书的时代背景及管仲和商鞅个人的不同情况等方面决定的。二者经济思想的不同实际反映了齐法家与晋秦法家两种学说经济理念和齐秦两地文化传统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田照军 《天中学刊》2011,26(6):113-115
《三略》是汉代一部著名的兵书,《武经七书》之一。它兼采儒、道、墨、法等家思想,全面论述了经国理军的政治策略和军事谋略。在战争观上,《三略》认为,用兵的目的是诛暴讨乱,不得随意发动战争,民众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主张收揽民心;在治军思想上,《三略》主张举贤任能、崇礼重禄、严明赏罚;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三略》主张知彼知己、因敌而胜,柔弱刚强、兼而制宜。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融合了古代丰富多彩的兵学思想内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小说创作来看,其警示统治者的思想倾向决定了兵学思想的融和,从创作方法来看,其改编的手法促进了兵学思想的融和。此外,写作手法、社会背景、兵学发展戊就等也影响了小说与兵学思想的融和。  相似文献   

4.
《商君书》历史观的内涵相当丰富,涉及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历史发展动力等重大史学理论问题,也勾画出我国古代历史演进的基本轮廓。其历史进化论、对社会矛盾与经济作用的认识都已达到时代的顶峰,为变法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商君书》蕴含有丰富的选官思想,对于官吏的起源、地位、作用、选拔和任用以及对官吏的控制、精简等等都有阐述。它在秦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在深化人事体制改革的今天,为了记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仍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商君书》中,比较早地出现“自治”一词。此处之“自治”,其意即在法制的框架内,民众做好自己的份内的职事;它并不主张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而是要求在专制主义下无条件的服从。因此,《商君书》中的“自治”观,不能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和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不以兵强天下、反其道而行之、以谦柔为用三个方面对老子的“主弱反强,以柔为用”的兵学思想进行了阐述,井结合当今的形势说明了老子兵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商君书》是先秦诸子的重要典籍,是我国古代灿烂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商鞅变法是《商君书》的核心,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和政治主张是本文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商君书》政治辩证法思想包括 :“王道”和“臣道”既有所不同 ,又有共同的规则的思想 ;“富者必治 ,治者必富”等等关于政治和经济相互关联的思想 ;培育人民对敌人的斗争精神的思想 ;“治大国小 ,治小国大”的依法治国思想 ;“以刑去刑 ,刑去事成”的思想 ;“治宜于时而行之”的治道发展变化思想。其中的一些思想与其“观时俗”、“察国本”等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认识理论有密切关系 ,与对儒家的批评有相当的关联 ,与《老子》的辩证法也有所关联 ,与兵学思想有密切关系 ,并且对《韩非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深入探讨军制、阵法、训练、边防诸问题,对“致人而不致于人”以及奇正、虚实、主客、攻守等兵学范畴作了富有新意的阐释,在继承的基础上极大地发展了孙子兵学思想,并且探索了一条结合战例研究兵学理论的新路径,开史论结合研究兵学之先河,对后世兵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兵学思想体系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考察《商君书》五十五个通假字 ,分析这些通假义产生的途径和方法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滨州学院学报》2018,(5):15-22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传统兵学思想的源头,奠定了我国兵学思想的基础。《淮南子·兵略训》是西汉刘安论述兵学思想的专篇,对其兵学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在战争观、将帅思想、用兵思想这几个方面,《淮南子·兵略训》有不少观点继承了《孙子兵法》中的兵学思想:继承了《孙子兵法》所提倡的"慎战"思想,肯定了将帅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继承了《孙子兵法》所提出的"庙算"和"谋攻"思想。同时,又因为两部著作的成书时间、写作目的、时代背景等因素的不同,《淮南子·兵略训》在继承《孙子兵法》兵学思想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孙子兵法》对战争的起源和性质问题并没有提及,《淮南子·兵略训》对此做了补充,认为物资的分配不均是造成战争的原因,主张"义战"。此外,《淮南子·兵略训》对将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形势""奇正""虚实""先胜"思想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究商鞅在秦国辅佐孝公实现国家崛起的理论思想.他探讨了国家起源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旨在论证当时唯有战争才能成就王霸之业.要赢得战争,商鞅认为就需要增强国家实力,奉行法治与从事农战.虽然<商君书>中关于大国崛起必然带来战争的观点不为我们所认同,但仍不乏对当今中国和平崛起战略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纵观《韩非子》一书,其思想精神博大精深,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治国安民、君臣相处、选择人才、制定法度以及对老子哲学的扬弃等内容,集中体现了法家"法术势"的思想内涵。《韩非子》中没有专门论兵的篇章,只是在一些篇章中夹杂了一些零碎的兵学思想;韩非强调依法治军,富国强民,强调"力"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也推崇"兵不厌诈,诈敌制胜"的实际意义,韩非还强调实践在选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思想对当今军事发展仍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和以管子为代表的管子学派的孝道思想,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与孟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认为“孝”是“仁”的根本,是“泛众爱”的仁德,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极力将其推广为普遍的社会道德。《管子》是管子学派的代表作,深刻反映了管子的思想。先秦儒家与《管子》的孝道思想既有很大的相似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孝”这一重要道德范畴给出了各自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商君书》研究在文本校释、成书及真伪考证、思想分析、总体评价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使人们对《商君书》有了全新的认识,并自觉地加以借鉴。比较而言,真伪考证的成绩大于思想研究;而思想研究中评价又大于分析。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政治取向又严重影响了研究的客观性,尤其影响了评价的公正性。今后的研究宜在20世纪的研究基础上有所矫正和加强。  相似文献   

17.
《商君书》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君书》中的人称代词的用法,分为三类,第一人称代词“吾”,“我”,“吾”做主语和定语,“我”做宾语和主语,第三人称代词“若”,用于关系非常亲密的人,作主语。第三人称代词其时还没有形成,复指代词“自”,“已”,“身”做前置宾语及主语,“身”做主语,“已”做主语,宾语或定语。  相似文献   

18.
<商君书校>一书,以其校勘的精审、方法的缜密见长.著者淹博通贯,小学根底扎实,且熟谙于朴学家校治古书之法,因而在校勘的实践中应付裕如,左右逢源.在校勘上搜罗宏富,征引广博,在指出诸本文字差异的同时,抉择按断,兼下己意.不盲从古本或善本,敢于大胆发疑,刊改漏失,补苴未备,提出了若干具有创造性的新见解.校勘文字,大胆审慎,...  相似文献   

19.
语词在先秦专书文本中的存在位置和依凭方式是语义在具体语境下的直观折射,是揭示语词内在蕴涵和判断语义相互关系的最根本的有效方式,对古代共时词汇类聚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对共时词汇类聚在专书中依存方式的研究多以同义词为主,本文拟以上古反义词为重点,以先秦经典《商君书》为对象,对《商君书》文本中出现的单音节反义关系实词的依存方式从反义连用、一般对举、四字对举、交叉反义、颠倒反义及“而不”式六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名”是先秦思想的重要主题之一。作为战国中后期的重要学派,商鞅及其后学也以自己的理论视角回应着先秦“正名”的两重向度。他们通过揭示亲亲之仁爱对于政治秩序建构的消极作用,否定了儒家援仁入礼来“正名”的意义。在重审人性、考察时势的基础上,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法”被提了出来。新“法”不仅重正了政治层面的“名”,使其恢复了有效力,而且推动了语言认知层面的“名”在现实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