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一直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喜欢欣赏诗词曲赋之类。我希望把我的这份兴趣传递给我的学生,上个星期我便连续给学生上了几节对联课。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严谨的学科。教师普遍感觉哲学不好讲,学生则认为哲学最难学。笔者在多年的哲学教学实践中,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迁移诗词、谚语、成语、对联和文学名著等中国古典文学精髓来启迪学生的哲学思维,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深奥的哲理通俗化,把晦涩的理论形象化,让学生在欣赏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美的同时领悟深邃的哲理,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大大增强哲学课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对联教学是一个将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化沟通的很好的桥梁,也是训练学生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一个好的途径。对联能力的提高是一种语文能力的提高,它对于学生表达能力、作文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学生语言锤炼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一以贯之,想要提高学生的属对能力,应该将其作为一种长期的语文活动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4.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形式短小,文辞精炼,言简意深,对仗工整,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高中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古典诗词,为学生接触对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联也是高考的宠儿,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卷中关于对联的题目有增无减,新教材更是在必修一的"梳理探究"中专门设立了《奇妙的对联》这个章节,这就对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课堂教学中对联的作用。因为适当地运用对联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济 《中国教师》2008,(13):30-32
一、楹联选介 楹联:也称对联,俗称对子。它是由诗、词演化二来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楹联(下面称为对联)的基本要求是:两联相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相应。  相似文献   

6.
<正>一、楹联选介楹联:也称对联,俗称对子。它是由诗、词演化二来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楹联(下面称为对联)的基本要求是:两联相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相应。  相似文献   

7.
这是两副出自学生笔下、也发自学生内心的对联:奇趣串珠串成精美作品美妙对课对出雅致对联副副妙联联联寄托老师希望颗颗彩珠珠珠饱含母校深情这两副对联精妙地概括了我校校本课程——"珠趣""对课"的独特魅力。自2007年以来,我校结合工作实际,紧扣学生个性特点,创造性地实施了"珠趣""对课"校本课程,打造出两张富有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亮丽名片,不仅深化、发展了校本课程,还铸就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8.
左修忠 《湖南教育》2004,(23):33-33
去年放寒假,我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别的假期作业:抄对联、赏对联、写对联,让学生在假期广泛参加实践活动,积累对联,然后在开学后举行对联鉴赏、交际和书写活动。  相似文献   

9.
对联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应用广泛,旋律优美,形式活泼,概括性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懂,广为大众喜爱。秉承"古为今用",弘扬传统文化的宗旨,我在教学中常常运用对联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普及对联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形式短小,文字精悍,是一种特殊生动的艺术形式,同时又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对联的艺术性,可以用当代学者的一副对联来概括: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只要教师们重视,一定能够重新拾起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一、设计理念"对联世界"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主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收集各类对联,将收集到的资料加以筛选、梳  相似文献   

12.
古典文学作品是古代文学宝库中的宝藏,学习古典文学能让学生拓展视野、陶冶性情。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学习古典文学能让学生了解历史风貌,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文学的教学却存在模式化的问题,教师一般都会引导学生先解决字词问题,然后理解作品的内容,总结其中的内涵。这样的学习模式过于呆板,将古典文学教学推入了误区,同时也无法体现出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对联写作与教材学习结合为主线,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训练了自己,展现了自己,加深学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对联写作的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4.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样式,具有很浓的人文性和很高的语言要求,对学生而言,对联的撰写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对联的撰写》一课,充分利用如皋的自然、人文资源,使之成为课堂教学及练习的材料;同时,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下的"现挂"艺术,注意把握启发的时机和层级,把对联知识和语言训练有机地串联在一起,着力实现"实中见趣、透中见活"。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课内交流 ,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对联的特点 ,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3 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 ,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 ,搜集精彩的对联 ,准备课内交流。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讲对联故事主持人 :同学们 ,这段时间 ,我们都读了一些关于对联的书和文章 ,知道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长了不少见识。今天 ,我们就来随便聊聊对联…  相似文献   

16.
第一课时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 ,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对联的特点 ,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3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 ,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 ,收集精彩的对联 ,准备课内交流。活动过程一、讲对联故事主持人 :同学们 ,我们都读过一些关于对联的书和文章 ,知道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长了不少见识。今天 ,我们就来聊聊对联。如果我们在聊…  相似文献   

17.
课文《狱中联欢》中有很多对联。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联,所以我特意用一节课的时间跟学生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我先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对联,再给学生讲解对联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巩固有关对联的知识,学完《詹天佑》一课后,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我对学生说:“詹天佑是  相似文献   

18.
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灵魂,不同的学科,学科思想的内涵是不同的。文章以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3中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为例,论述通过开展融入古典文学的历史教学,能让学生从中感悟历史的真实,把握时代的主流思想,体会社会生活百态。"从古典文学中看历史",既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创新了课堂教学,又渗透了历史学科思想,避免了单纯文学内容的灌输,实现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对联是中国的国粹,对对联乃是读书人的基本功。比如,1922年,清华大学文学院招生时,就曾出过一题考学生,联曰:"孙悟空",并果然有人立即对出"祖冲之"——此乃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发展,古典文学因实用性低而被冷落,当代大学生古典文学素养堪忧。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精神世界的丰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借助"互联网+"这一机制,融合古典文学的教学,根据高校实际课程设置、学生古典文学素养现状,探究出课程类别设置多样化、授课接轨网络平台、形成传播古典文化品牌活动等提升大学生古典文学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