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标志着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的确立.“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是生物科学中的一次伟大变革.但是,当科学家深入到分子水平认识生命时,特别是60年代以来,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对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的确定,以及对多种DNA、RNA中核苷酸顺序的确定,发现蛋白质中氨基酸替换和DNA、RNA中核苷酸替换,有许多是属于既非有利也非有害的中性突变.自然选择对它们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也不是那么可信了.下面就来谈谈这方面的若干事实.  相似文献   

3.
人类进化与人体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世间最美的自然存在物,也是人类第一个审美对象,人体所以是美的,因为它深深地积淀了生物进化与化进化的丰富内涵,本将从人类生物进化与化进化两个方面揭示人体美的奥秘,同时对人体美的本质作出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认为 ,今天存在的物种是自然界长期选择的结果。分子进化是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在分子水平上的延伸 ,DNA分子变异和选择成为生物表现型性状进化的基础。研究分子进化可以了解自然界生物物种进化的分子机理 ,推动生命科学的理论研究。近年来以分子进化理论为基础 ,在应用研究方面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即分子进化工程。借助于人工合成或生物表达的手段 ,制造大量的变异体 ,根据需要 ,给予适当的选择条件 ,从大量的变异体中筛选出目标分子 ,从而在几天甚至几小时之内实现自然界可能需要成千上万年才能产生的选择。分子进化工…  相似文献   

5.
6.
地球环境的不可逆变和生物物种的进化,是驱动生态系统进化的基本因素。而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物种都处于生态系统之中,生态系统内的物种进化是在生态关系中实现的,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孤立的物种进化。本文从生态系统内物种的竞争、协同进化与共存等方面谈生态系统的进化。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有两个发展过程深刻影响了人的发展:一是造成有机体进化的生物学过程,二是引起文化进化的学习过程。生物进化奠定了文化产生的生理基础,而学习过程最终导致了文化的出现。但这两个过程显然是有区别的。人生理上和行动上的特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而成形,被编码储存于基因中。学习是一个行为变化的过程,它允许有机体适应并利用新的机会或偶发事件,是文化产生的直接原因。与人的生理特征相反,文化是储存在大脑中而非基因中的信息。文化不是为人类所独有的能力,高级灵长类动物也能够使用工具,掌握某种信号语言,而且具有很多的社会性和利他性行为。但这些动物不能像人一样有意识地教育后代,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将上一代积累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只能通过尝试一错误学习法不断重复上代的行为,所以其文化仍旧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8.
将云南牛蛭(P.yunnanensis)水蛭素基因的克隆测序结果与前人所报导的20个抗凝血因子和相对应的种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片段I(COI)比对,构建NJ进化树,以对吸血蛭类的分子进化机制及舌蛭科和医蛭亚目吸血特性的起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蛭类凝血抑制因子按相似性可分为以Hirudin家族蛋白和Antistasin蛋白家族为基础的两大类群;吻蛭目和无吻蛭目的吸血特性虽然起源不同,但可能共有一套相同位点的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9.
创造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研究创造力已经成为当代心理科学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进化心理学的引入则为研究人类创造力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角度。该文对创造力和进化进行了系统化的解释,并介绍了创造力的进化过程。最后,该文对创造力进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不同形式创造力可能源于不同的进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进化心理学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它运用进化理论探索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解释诸多心理现象和社会问题。试图弥合心理学的某些分歧。进化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引介这一理论.对拓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开阔心理学家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依附性特点,决定了其人必须在统治阶级允许的范围内和许可下才能实现他们修齐治平的理想,所以他们与统治者的关系往往是以统治阶级的需要为转移.在统治阶级需要他们为政权建立和巩固出谋划策的时候,是他们才能得以施展的时候,也是他们和统治阶级关系的融洽期;一旦政权巩固下来以后,统治阶级为加强专制王权,从而开始限制知识分子的权力扩张,此时,他们与统治阶级的关系恶化,处在了统治者的严厉约束之下.降清知识分子与清朝统治者的关系也是如此,经历了一个由密切合作到逐渐疏远乃至于最后的严厉批判和打击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与自然现实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15世纪以来,数学哲学家对数学与现实自然关系的不同认识,其演变的大体过程是:数学是自然的本质→数学是揭示自然本质的工具→数学是超自然的.在实际的数学研究和对其价值评价时,必须处理好超自然现实的所谓纯粹数学和作为解决自然现实问题工具的应用数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数学最初被认为是宇宙的真谛;非欧几何为标志的近代数学的兴起,数学逐步丧失了它对现实世界真理的绝对拥有权;现代基础研究的深入,重新揭示了数学向经验回归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因理论只能说明生物进化的可能性,而生物的需要与供给的矛盾运动使生物进化具有了必然性。生物进化遵循着效率、需求、合作、三大规律”,其实质是生物主体调节客体的功能在进化。  相似文献   

15.
人与物具有原始的同一关系,但在现代技术本质的框架下,人与物自身被遮蔽,人与物的原始同一关系也被撕裂。这种撕裂导致的后果是人与物之间走向对立,随之带来的是严重的生态危机。为避免这种危机,我们重呼人与物的和谐相处,我们昭喻着人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6.
文学具有诸多潜在的功能因素,它因社会时代的需要而被彰显和确定,由于不同社会时代人的需要有所不同,同一社会时代人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从而使文学的功能的显现也呈现出主次、变化和不断丰富的特点。本文就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分析了文学的教育、审美和娱乐功能如何在社会时代的需求中演进和交替变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音乐与古典文学有着相依相存的关系,这种依存关系并不是简单固定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着,其变化的历史轨迹可大体划分为三个既相关联、又相区别的时期:原生综合期,分化离异期,交叉综合期。中国民族音乐与古典文学正是沿着这一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轨迹,在彼此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1949-2003年,我国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工农业发展关系呈现“以农养工”的整体性特征。由于政策的差异,工农业发展关系呈现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工业优先发展阶段,国家实施制度强制下的“以农养工”政策,保证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部门,农业和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工农业互利发展阶段,国家实施“以农养工”的政策导向,保证农民收入提高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工农业市场化阶段,国家实施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以农养工”政策,主要解决社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