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历史认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认识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历史认识中的主体性的发挥,并不影响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正确理解和把握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对历史科学的确立和历史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研究少不了历史学家的积极参与和认识主体介入的情况下,能否实现历史认识过程以及结果的客观性?由于一切概念、范畴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其中无不存留有对客观世界描述的主观性痕迹,加之每个史学研究者独特的主体意识结构形成的对历史的特殊测度,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达到对历史的客观性认识.但是,为主体认识所指向的显在历史事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其客观性.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最终有赖于史家主体意识的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3.
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一直是历史认识论乃至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对客观性的涵义进行解释,只有这样,对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解决才有可能水到渠成.在此,笔者选择了一种主体间性的维度,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做了一次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柯的《历史三调》认为历史研究难以尽善尽美,经历、事件、神话这三种认识历史的途径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很大的合理性和价值,表现出作对历史认识客观性的怀疑。尽管如此,历史学在本质上有科学的成分,历史认识具有不“严格”的、独特的客观性。如果历史学家具有必备的知识储备,就可以实现历史叙述和解释的客观性;同样。历史学家如果能站在人类整体的高度,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价值评价作用,历史评价同样也可能实现客观性。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性质是史学知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传统在讨论历史的客观性问题上的思维阈限,是对被感知、记述、传达、认识或评论过的历史的客观性状况进行思辨.实际上,历史客观性的问题有两个层面,即:存在过的本体历史和被“流传“的历史.由于人类对历史的参与、人与规律结合后对历史具体作用的差异性,以及人对历史本体的记述,造成了历史客观性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史上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在二千多年中绵延不绝,而且是比较深刻的,其基本特征是:看到认识的主体性在认识中的作用;看到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看到认识的主体性来源于实践,研究西方哲学史上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理论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数千年来“对认识的认识”的过程中必然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程强 《唐山学院学报》2013,(4):14-18,38
在西方主流哲学,所谓的客观性并不是在意识之外有一个独立存在,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存在因为不在意识中,故不需要探讨,也不能纳入哲学视野,所谓的客观性只是主体给予现象世界的,它属于主体的范畴。作为西方哲学的另类,马克思哲学则偏重于经验常识,在他看来,客观存在本身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哲学前提,无需加以讨论。与此相反的,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不是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三大主流哲学的话题,除了佛家的唯识宗讨论认识论,儒家与道家对此都全无兴趣,它们的哲学也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这就提醒我们,中西哲学的比附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历史主体性不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历史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第一性的,因而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也不否定历史主体的选择性。选择性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历史过程是由主体的选择构成的,历史规律是通过主体的选择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主体的能动的选择性的统一;主体性的实质是主体以自身的根据对自身活动的自觉的选择这样一种性质。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坚持主全的  相似文献   

9.
价值作为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是客体的属性、结构同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形成的一种客观现实的关系。价值又具有主体性,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中,有需要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主体的现实需要是价值的内在尺度,价值具有属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刘庆莲 《成才之路》2011,(23):52-52
在高考历史中,客观性试题的分值比重占到全卷总分近半。从客观性试题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客观性试题解答的准确性,决定了整份试卷的总成绩。  相似文献   

11.
前理解是现代解释学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它与理解的客观性密切相关。文章试图通过对前理解概念及其它与理解相关的命题的分析指出,前理解与理解客观性并非矛盾的关系,相反,前理解是决定理解客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为我们探讨理解的客观性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前理解是现代解释学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它与理解的客观性密切相关。文章试图通过对前理解概念及其它与理解相关的命题的分析指出,前理解与理解客观性并非矛盾的关系,相反,前理解是决定理解客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为我们探讨理解的客观性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社会理解的客观性既不能完全归结为自在客观性,也不能完全归结为主体间性。从本质上说,社会理解的客观性是一种自为的客观性,即它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内蕴了人的目的性、价值性和目的性等要求的一种内在制约性。  相似文献   

14.
15.
演绎权之沿革及其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绎权是著作权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财产性权利,是对作品演绎的专有权。演绎权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演绎作品的创作和利用。在19世纪中期以前,作者的著作权控制主要限于对作品的大量复制。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英美法院逐渐赋予作者控制其作品被他人再创作的权利,直至系统地限制他人创作演绎作品的自由。当著作权扩张到演绎权时,对演绎权的保护优先关注的是对作者受合法保护的著作权利益的保障。演绎权的设立是著作权扩张史中重要的里程碑。设立演绎权的正当性可以从激励与接近之间平衡的关系加以认识,一方面,需要通过将著作权保护扩张到演绎权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激励作者创作;另一方面,也需要保障公众对作品接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宪法解释必须维护宪法权威,因此宪法解释必须具有客观性。社会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性"可以分为三种观点:客体意义上的客观性;主体意义上的客观性;主客体统一意义上的客观性。宪法解释的客观性是指最后一种意义上的客观性。宪法解释的客观性是一种价值诉求,宪法解释的客观性反对的是"主观恣意",宪法解释的客观性不同于解释对象的客观性与解释方法的客观性,宪法解释的客观性可以维护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17.
历史理解是全面理解和认识过去的思想方法,是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历史理解的内涵应从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等三个维度进行建构.史学本体论居于主导地位,史学本体论和史学认识论是史学方法论的基础.历史理解的目标指向必然从基于事实的探究走向敞现关系和意义的理解,主要包括历史事实的澄清与建构、历史叙事的理解与辨析、历史价值的追问与阐发三个互相联系、逐层递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