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学精神是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精神培育现状令人堪忧,而其承担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精神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培育途径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有重要作用,加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大学精神、实践活动、制度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和科技创新的源泉,高校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大学精神的支撑。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高校须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来完成全面改革、争创一流的时代任务。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战略的核心,对培育大学精神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依托文化自信战略,高校可以从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创建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重要的任务,高校必须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度出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的时代的要求和新的实际出发,注重大学精神家园的建设,培育民族精神和高尚品格,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大学之根,也是大学的核心影响力。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精神、思想、制度的集合体。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与内地高校相比有诸多的不同特点,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特点以及民族地区高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路径。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为大学精神奠定文化底蕴,大学精神则是民族精神在大学的具体体现,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大学精神构建建对民族精神培育具有文化引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整合的价值功能。在大学精神构建中,要通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专业课的渗透作用、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和社会实践的深化作用,进行民族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7.
高校发展要重视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事业发展很快,成绩卓著.但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对大学精神建设重视不够,导致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着大学精神缺失和滑坡的现象.因此,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精神建设.大学精神具有其特有内涵,大学精神经历了形成、演进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大学精神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素质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文化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从科学探索精神、办学指导思想、文化建设要素等方面来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又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校园文化建设是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武术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很有必要,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校进行武术教学,对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使命。经济全球化对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应当通过主渠道改进、实践提升、文化涵育和环境熏陶等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民族团结精神,在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和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民族团结精神,对全社会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当前大学生民族团结精神的教育与践行,要坚定民族团结精神的信念,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弘扬民族团结精神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民族团结精神培育和践行,在民族、民系地区高校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在其他类别的大学也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时代课题: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所以,高校要义不容辞地承担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责任。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已成为各高校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姚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0):110-112
高校校园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与主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领功能、熏陶功能和凝聚功能,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全面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发挥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政治教育功能,是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公民、响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弘扬民族文化与气节的有效途径.建设校园文化主要从培育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建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开展寓教于乐的寝室文化和营造内紧外松的网络文化等方面展开,实现文化育人.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和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提出高校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同时在教育中应注重与时俱进,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发扬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得以存续的精神血脉。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地域优秀文化孕育出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和认识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有着战略意义,使高校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并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与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族精神是构建大学精神的总前提;构建大学精神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民族精神与构建大学精神及其统一,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对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涵养与孕育作用,文化认同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和前提。多元文化并存下的文化激荡和碰撞,引发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危机,给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社会相关部门尤其是高校要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借鉴和吸收西方文明成果,扩大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通过强化文化认同,促进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具有世界眼光和民族精神的人才储备。国防教育是民族精神培育的载体,是实现培育民族精神重要途径。国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科学知识、塑造大学生高尚人格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崇高使命。而承传中华文化精华与培育民族精神是国防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高低是评价国家国际地位和实力的重要指标,综合国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防实力等各个方面,而所有实力都来源于精神动力和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新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既是文化自觉的内在诉求,也是现阶段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路径。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强高校文化环境和文化载体建设,注重方法创新,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高等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