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黄粱一梦",出自唐代的传奇小说《枕中记》。"黄粱"究竟是什么?《枕中记》原文说的是,有钱的地主家公子小卢在小店午歇,来了邋遢的云游道士老吕,虽然话不投机,但老吕却把瓷枕借给了小卢睡觉,小卢从荣华富贵之梦醒来,而"黄粱"还在后厨的蒸锅里没做好呢。"黄粱"在原著中指的就是"黍"。"黍",黄米也。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5,(4):103-106
"黄粱"作为文人梦的象征,源于沈既济的《枕中记》,至宋代成为诗歌中较常见的文学意象。宋诗中的黄粱意象由唐传奇文本衍生而来,其表现形式多样,具有避世求乐,万事无常,人生易老,超俗去欲等意蕴内涵,体现出悲凉、伤感、旷达等美学特征。黄粱意象于宋诗中勃兴是当时社会现实和士人心态的折射,是后世戏剧等文学形式借鉴改编的创作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编初中《语文》第四册《核舟记》一文关于"黍"的注释引入了另一说:"古代一百粒黍排列起来的长度为一尺,因此一个黍粒的长度为一分,这里的'二黍许'即二分左右。" 这种说法很有道理,比把"黍"说成"黄  相似文献   

4.
"黄粱一梦"的故事流传千古,从《杨林》到《枕中记》再到《邯郸记》,"黄粱一梦"的故事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三部作品所体现的人生观、"梦"的色彩、批判揭露意识和卢生形象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太原大学学报》2021,(3):103-108
<正>"人生如梦",虽是一句常言俗语,但细思之下,却富涵深刻的哲学思想、文学思致与人生观照。在唐人传奇中,以"梦境"为小说中主要结构的作品相当多,如《秦梦记》《三梦记》《杜子春》等皆是,而其中沈既济的《枕中记》及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无疑是最获瞩目的,有关这两篇小说的讨论,篇章甚多,精辟的论点也不少,在此不一一枚举,仅从"人生如梦"的角度诠说这两篇小说不同的意旨。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中学语文》第六期上刊载有一篇题为《“黍”注质疑》(以下简称为《质疑》)的文章,对《核舟记》中的“高可二黍许”的“黍”字作了新的解释。《质疑》根据核舟长高应有的比例关系(2:1)以及艺人王叔远的微雕特色(“因势象形”)和《中华大字典》中在“黍”下有“玉蜀黍”的义项,得出结论说:“‘高二黍许’(按:原文如此)  相似文献   

7.
《邯郸记》故事来自于《枕中记》。比较可看出,《邯郸记》对《枕中记》的情节进行了增、删、合并等处理,由此形成了一部更完整丰富的作品。《邯郸记》围绕卢生这条主线,以宇文融、崔氏、裴光庭和箫嵩、热龙莽分别形成四条副线,前后照应,共同推动情节发展,充满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也谈“高可二黍许”江苏射阳县中学王苏平读了朱锡义老师的《“黍”为何物》一文(载《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3期),觉得颇有疑义。朱老师认为,《核舟记》一文中的“高可二黍许”一句里的“黍”不应解作黍子(即黏小米)。理由是“黍子”“连皮直径只有一毫米,如...  相似文献   

9.
《节南山》与《黍离》是《诗经》中两首著名的"政治感怀诗",但二者在情感表达方式、艺术表现形式、对社会关注的角度以及可歌唱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立意相同,是唐传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章.但是,这两篇小说在具体的创作手法上仍存在一些差异,可以说,《南柯太守传》是对《枕中记》的演进与发展.从小说的艺术创作角度来看,《南柯太守传》要比《枕中记》更胜一筹,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情节更为曲折,结构安排和叙事手法更为巧妙,更具成熟小说的特点,这也体现唐人在小说创作上所作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1.
古诗文中常出现一些含有长度单位的句子,如《核舟记》中的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其中,二黍许即二分左右。古代的长度单位,以黍为准。长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杨林》、《枕中记》和《邯郸记》的比较来考察“枕中一梦”故事情节、人物、主旨的嬗变情况以及作品间的承继因袭,从而挖掘体味作品流传嬗变后其价值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正《干校六记》是薄薄的,和书架上的《洗澡》、《我们仨》相比,毫不起眼。所谓"六记",是《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和《误传记妄》六篇,记述钱钟书、杨绛夫妻二人于"文革"时期从京城下放干校"劳动学习"的散文。杨绛文  相似文献   

14.
《同学少年》2010,(2):53-53
古诗文中常出现一些含有长度单位的句子,如《核舟记》中的“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其中,“二黍许”即“二分左右”。古代的长度单位,以黍为准。长度取黍的中等子粒,一个纵黍为一分,一百黍为一尺。了解这些单位名称,有助于理解其内容。古文中比较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杨林》、《枕中记》和《邯郸记》的比较来考察“枕中一梦”故事情节、人物、主旨的嬗变情况以及作品间的承继因袭,从而挖掘体味作品流传嬗变后其价值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一、由于同音字造成的差错,须从字形和词意上进行识别和纠正。例1 黄粱美梦人们往往错把其中的“粱”写成“梁”,梁、粱,读音均为liánɡ,显然因为音同形似而误,从字形、词义上辨别,“梁”字下面是个“木”,指承重构件,如屋梁、桥梁、鼻梁等;“粱”字下面是个“米”,是指谷子(小米),膏梁。这样一比较,即可见两者不仅字形相异,而且词义差别很大。“黄粱”即小米;而“黄梁”这个词却从未听说过。“黄粱美梦”的成语出自唐人传奇《枕中记》,它写有个卢生旅居客店,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可是当店主蒸的“黄粱”还未蒸熟之…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昼锦堂记》和苏轼《韩魏公醉白堂记》均为以"议"为"记"的范例。其特点都是名为"记",却通篇议论,体现了这类山水景观记在唐宋时期的变化。细读文本,会使我们得到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8.
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师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纂》,继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之后,于明代三百年间的作家只选了归有光一人的作品,而《项脊轩志》又是公认的"太仆最胜之文"。归有光对"志"和"记"是有严格区分的,他的文集中《双鹤轩记》《沧浪亭记》等,都用以记"事",而如《兰圹志》《寒花葬志》等,则以"志"为篇名,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因此,《项脊轩志》这篇文章记事或物是辅,记人是主。抓住人物——文中的三个  相似文献   

19.
统编教材《核舟记》中关于“黍”字的解释,是不太确切的。在一般情况下,把“黍”解释成黄米是无可争义的,可是在《核舟记》中再当黄米解,就似乎欠妥了,如果舟长八分多,而它的高度只有两粒黄米上下,可真是“一叶扁舟”了,扁得不成比例,扁得不象舟样.在文章开头魏学洢就提到王叔远的雕刻特点之一就是“因势象形”.以“狭长”的桃核来“象”小舟的  相似文献   

20.
《淘金记》《困兽记》与《还乡记》通称"三记",是沙汀个人创作历程中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收获。既有的"三记"研究,侧重于人物形象刻画、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等方面。其实,沙汀这"三记",在客观上呈现出了1940年代川西北农村地区的家庭伦理关系。通过对父子伦理、婆媳伦理、兄弟伦理、夫妻伦理的分析,文章认为,沙汀在"三记"中既有对旧时代影响下不合理的父子伦理、夫妻伦理的批判,也有对新时代的婚姻伦理、朋友伦理的肯定,还有对旧时代背景下婆媳伦理的深沉思考。沙汀对家庭伦理的强调,真实地反映了1940年代中人性的复杂,真切地体现了他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