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8页例6及随后的"练一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了解了比例的意义。请问:如果要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预设:长方形。师:测量过教室的长、宽分别为8米和6米。请在纸上画出教室地面的平面图。【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看似信手拈来,实质是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将图形的放大、缩小与认识比例、比例尺结合  相似文献   

2.
别巍魏 《江苏教育》2022,(41):67-69
<正>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生活的缩影。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建构知识模型,有助于他们构建完整而系统的数学学习体系。《认识方向》是苏教版二下的内容。苏教版一上学习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学生已经能在生活空间里辨认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这四个方向在平面图上的习惯表示。本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使他们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他七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小学地理上册《平面图》一课,主要讲述了平面图的三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比例尺则是本课的重点、难点。那么,如何使学生掌握呢? 首先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比例尺。我是这样讲解的:同学们,刚才你们画铅笔盒和橡皮的平面图,能照原样大小画在本子上。现在要把书桌的平面图照原样的大小在本子上画就不行了。那么,怎样才能画在本子上呢?(学生会许多想法)大家都照过像,像片上的你比你本人小多了。我们画平面图,就好比照像,按照原物缩小了画下来。怎么个缩法呢?这就要选择适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张绪昌 《山东教育》2012,(Z1):73-76
模型1:轴对称教学内容:P2-P4简要分析:"轴对称"模型是概念模型。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建立这个模型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几何的必要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概念,并能画出一个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本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模型建立过程中,教师要注意  相似文献   

5.
<正>学过了“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之后,老师常常会要求我们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例1:请根据下面的叙述画出平面图:学校在书店的正东方向200米,商场在书店的北偏东30°方向150米,游泳馆在书店的北偏西60°方向100米。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0~6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的空间位置抽象为平面图的过程,了解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2.使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和行走路线的过程中,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了解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  相似文献   

7.
<正>方位感也称对方位的认知,是人体对物体所处方向的感觉,如对东西南北、上下前后等方向的感觉。小学生的方位认知比较模糊,需建立清晰的方位感才能进行后续知识的学习。因而,这个内容,表面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学也会",实际上它涉及今后数学的坐标、立体几何,乃至地理、物理中学科的空间概念,因此,不应该把它简单地视为"找得见北"。"位置与方向"内容的编排,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空间和平面中的方向,使学生形成方位感。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的  相似文献   

8.
徐柳 《小学数学教育》2024,(Z1):112-11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单元自主开发主题活动。教学目标:1.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能在平面图和现实情境中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描绘、判断不同物体所在的方向,以及这些方向之间的关联,进一步理解物体的空间方位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2.了解用“几点钟方向”描述方向的方法及其主要用途,能在现实情境中尝试用钟表上12个小时的点位来说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方向感是指人对物体所处方向位置的感觉与认知.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认识方向"一课,教学内容包括辨认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和辨认地图或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使学生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此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看似内容不多,学生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甚至部分学生对平面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还略有所知,我以为这节课的教学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从课堂反馈及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却事与愿违.经过深入思考与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方向感应立足于"三个关注",即关注学生的贮备经验、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述、关注学生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下《位置与方向》单元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经历观察、比较、联系、辨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丰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确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几个方向。在教学"认识方向"时,应先引导学生认识现实情境中的方向,然后再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最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方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位置与方向"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十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能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够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并能描述走的路线。3.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就坐。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经历辨认方向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2)经历探究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3)在填写完成平面图的过程中,了解绘制地图或平面图的规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4)能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和位置的简单问  相似文献   

15.
<正>空间观念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化;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26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相似文献   

17.
第一单元位置整体感知: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辩认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维角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的教材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创设了适合儿童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与学习环境中的方位,感悟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上、下”,再是“前、后”,最后是“左、右”。儿童对方位的表征至少有三种形式:(1)自我中心的表征。即用主体自身与目标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表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2)自然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一、长度单位1.内容与结构。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及线段的相关知识,主要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认识线段。具体编排结构如下图:2.具体教材分析。(1)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例1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介绍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并呈现了用手臂(一庹)、用拃用脚量某一物体的长度的图片,渗透了测量的本质:用"单位"去"量"。然后让学生用"拃"作"单位",体会测量的过程,并通过学生和老师同样用拃量同样长度的课桌,所得的测量结果却不一样的活动,使学生体会:虽然都用"拃"作单位来量长度单位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例2、例3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例4、例5认识米,1米=100厘米例6、例7认识线段,画线段例8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位置与方向”是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人教版实验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是其中第一课时内容。由于不少教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价值还不甚理解,因此在目标把握与内容处理上都存在着一定偏差。不久前,笔者在听这节课时,对于“怎样教学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与上课教师发生了意见分歧,并引发了争论和思考。一、首次教学,引发争论通过前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学会了在现实中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下面描述的是认识平面图上“东南西北”的教学过程。1.呈现中国地图,请学…  相似文献   

20.
用"用球怎么画圆啊"-- 走慢点 课例一 在"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 把所学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画下 来,旨在让学生具体感知立体与平 面的关系,由此抽象出平面,切入教 学主题。学生纷纷从学具袋中取出 模型来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在活动进行中,有个学生拿出了 球的模型,想通过球画出一个圆,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