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巧得很,同一天有机会听了两位老师教学《海滨小城》(六年制七册)的同一个自然段。两种教法,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1.默读全段。2.提问:①这一段共有几句话?讲什么内容?②这几句话说明了什么?3.朗读全段。至此教学结束。另一位老师则是这样引导的:1.边读边思考这段讲的什么?划出最能概括这段内容的句子。(首句)  相似文献   

2.
"闲愁"就是"离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相思,两处闲(原词作‘閑’)愁",这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词中的两句话(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必修本)。对这两句话,课本编者作了如下的注释:"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相互倾诉,只好各在一方  相似文献   

3.
这是南京师院附小刘静若老师上的一堂课内阅读指导课。教师一上课就开门见山地对要阅读的《伊索寓言》作了简要介绍:伊索是古希腊一位伟大作家,传说是个奴隶,善写寓言,讽刺抨击残暴的反动统治,后被杀害。这本书(出示《伊索寓言》)共有十几则寓言,今天我们只阅读其中两则(出示卡片:《整天唱歌的蝈蝈》《一把斧子》)。短短几句话,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提出了明  相似文献   

4.
语文五册第5课《寓言二则》,包括《自相矛盾》和《掩耳盗铃》。这两个寓言,都已固定为成语。第一则《自相矛盾》,共五句话。这则寓言只有一个自然段,一百二十个字,  相似文献   

5.
祖暅(公元前5~6世纪)是我国齐梁时代的数学家,是祖冲之的儿子.他提出了一条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这里的"幂"指水平截面的面积,"势"指高.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体积相等.这个原理卡瓦列利于公元1635年在《连续不可分量几何》里独立提出,所以也叫卡瓦列利原理.下面是两个推论.  相似文献   

6.
现行部编版(2016)七年级语文教材以及前此各版都选录了《论语·为政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但注释过于简略,尤其是对"罔"(迷惑)和"殆"(疑惑)两字的意义没有清晰区分。文章首先较为详细地梳理了历来对"殆"字的解释,并借此对这两句话的主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接着,结合《论语》一书所阐述的相关教育思想,指出"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实质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由此出发,进一步界定"罔"(迷惑)和"殆"(疑惑)各自产生的原因,分析它们导致的两种倾向("书呆子"和"空想家"),点出孔子这两句话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古代诗文背诵默写(10分)1.——,一览众山小..2.沉舟侧畔千帆过,3.感时花溅泪,4.但愿人长久,5.长风破浪会有时,在河之洲。 7.你学过《(论语)十则》,请默写谈学习态度的任何一则。 1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这种人生价值观有什么看法,简要回答。(3分) 13.下面的两首诗与本文观点一致,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或词语。(2分)(1)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一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8.《三峡》中引用渔者唱的两句歌词是: (2) ...............................…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对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篇》)这句话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这句话与‘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史记·滑稽列传》所载西门豹之言,《商君列传》作‘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意思大致相同,不必深求”(杨伯峻《论语译注》第87页)。具体解释为,对于老百姓只可以  相似文献   

9.
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却没有几个男人能说出接下来的一句:"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真相】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论语》中一共出现了二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这是相对于士大夫阶  相似文献   

10.
1.师:其实,口诀中“三七二十一”这句话同学们非常熟悉。(播放《孙悟空》录像片段。)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这句话中有几句口诀?生:两句。(学生读一遍)师:下面我们进行对口令的游戏。我说前半句,  相似文献   

11.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孙子兵法·军形篇》"守尚不足,攻而有余",岂不怪哉?千百年来,这句话困扰了无数先贤,其中有人干脆把这句话改成了"守则有余,攻则不足".事实上,这句话并无任何错误之处,在"守不足"的情况下,的确可以"攻有余".不信?来  相似文献   

12.
说“何有”     
《论语》里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两句结构极为相似的话: (A)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B)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 哉?”(《子罕》)这两句话中都有“何有于我哉?”。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译为“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译文之后还有注解,大意是:如果把“何有”看作“不难之词”,那么,“何有于我哉”便应该译成“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全文由自谦之词变为自述之词了。  相似文献   

13.
《蚊子和狮子》是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有的师生认为,作者伊索在创作本则寓言时已把心目中的寓意表达出来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了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这真的是本则寓言的寓意吗?严格意义上讲,这还不能称之为寓意。因为这句话只点明了这则寓言适用的对象和范围。整部《伊索寓言》主要是用这样的两种格式(:1)先讲故事,结尾说“这个故事适用于……的人”。像《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就是如此(。2)先讲故事,结尾把寓意点明。如《农夫和蛇》的结尾是“:这故事说明,邪恶的人们是不会变的,即使人家对他十分仁善。”这些寓意说得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14.
王永祝 《学语文》2003,(2):40-40,19
一、导入师: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这样的两句话: 情动而辞发情者,文之经也(板书这两句话) 那么,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生(1):人们是因为有感情的震动才说话、写文章的。感情是文章的根本。师:是这样的。因此大家作文时,一定要“写出你的真情”。因为真情是文章的根本;因为只有真情,才能打动读者的心。(板书:写出你的真情) 下面是我们同学的一篇习作。大家先读一下,然后想一想,文章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放投影片:《最亲切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1.“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囚歌》) 3.“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我的“自白”书》) 第一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话语被打断。当说到“那怎么”时,下面的话接了上去,使话中断;第二句话中的破折号起强调作用,强调自己决不向人屈膝投降的高风亮节;第三句话中的破折号起注释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晏子春秋》的断句与词义还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例析如下:第一则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晏子春秋第一卷内篇谏上第一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这两句话是晏子对齐景公的谏言,对它的理解有一定的争论。为便于讨论,我们将晏子的这一段谏言征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电视剧里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来忧伤感怀,却没有几个能说出接下来的一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真相]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  相似文献   

18.
分析寓言《自相矛盾》(六年制五册第32课)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卖矛又卖盾的人所说的自相矛盾的两句话。“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这两句话看起来容易理解,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却往往是似懂非懂,因为这两句话夸耀的对象是两个:矛和盾。学生很难从这两句话所涉及的两个对象的关系之间找出自相矛盾的真正原因。那么怎样使学生理解这两句话呢?我在教学中采取的办法是不  相似文献   

19.
[教例简述] 这是宁鸿彬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1997.9.P13)。全课的教学大致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的教学内容如下: 1.读课文。 2.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3.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组织讨论,认为: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②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③课文中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考试大纲和教材的特点《哲学自学考试大纲(含考核点)》和《哲学》这两本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句话:适于自学、便于自学和利于自学。首先说适于自学。这两本书既有自学考试的特点,又保证了科学性,使该课程的及格线达到大学毕业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