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弥儿》中所体现的卢梭的体育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它包括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年龄分期和回归自然的两个重要体育原则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的爱情故事生发于蒲松龄情之为高的至情思想,至情是他反抗封建礼教的最高思想武器。他的至情体现在恋爱双方人格上的平等与尊重,交往形式的大胆、奔放;至情结局的惊奇、浪漫。这种至情思想的出现与明末清初的社会思想有密切的联系,也与蒲松龄自己的爱情理想追求有关。  相似文献   

3.
王骥德撰写的《曲律》堪称是中国第一部戏曲理论专著。从五个方面我们可以对《曲律》进行梳理,以此了解王骥德的曲学思想。一、"曲别是一家"的思想;二、对音律的重视;三、提倡人情,推崇"自然";四、雅俗兼顾,灵活变通;五、较为全面的戏曲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4.
从《六经》看孔子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经》是一部由孔子编辑而成的丛书。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 ,在《六经》的编辑过程中 ,从选题策划、选文标准 ,到编辑加工无不贯穿着他“救世化民”的政治思想 ,并创造性地使用了“喻事明义”的方法。他的“删诗书”的做法 ,在今天仍值得我们编辑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庄子》一书,尤其是其中的《达生》篇,几乎没有直接论述美的相关问题,却蕴含了一些宝贵的美学思想。《达生》的主旨在谈养神,却涉及了自然无为之美、"身与物化"的审美境界、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创造自由等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黄遵宪是近代杰出的诗人、学者、外交家及政治家.其作品《日本国志》是中国人第一次全面、深入地研究、考察日本历史文化及明治维新的著作,在国内外影响巨大,对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积极作用.其中蕴含的史学思想深刻,值得研究和弘扬,但因时代的原因,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辜鸿铭先生是清末民国初期一位非常受欢迎的翻译家和学者,十多年的海外游学使得他具备了系统和深刻的西方文化知识。但同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也颇有研究,因此翻译了大量的中国作品到西方并广为传颂。此项研究以辜鸿铭先生翻译的《论语》英译本为例研究译者翻译思想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薄晓婧 《职大学报》2022,(4):21-25+43
《墨子》称引古文献的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古文献为史、言必称先王、对古文献的再创造以及连引多部古文献以明墨家学说的可行性,据此可管窥到墨子托古立说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是国内外著名的翻译家,其翻译最大的贡献体现在其美学思维中。选择其代表作《浮生六记》,分析在该译文中表现出的美学特性即音韵美、对称美、动态美和形态美,让其中的恬适和优雅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时代的儒法斗争,是我国历史上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斗争的实质是新兴地主阶级要战胜腐朽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法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在政治上主张变革,提出并实践了一条革命的“法治”路线。这条路线是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五蠹》是先秦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韩非比较系统地阐述“法治”思想的重要著作。这篇著作用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观点,总结了儒法斗争的实践经验,继承并发挥了商鞅等法家的思想成果,从发展的观点,论述了  相似文献   

11.
王仁紡《刊谬补缺切韵》第一种,即敦煌本王韵,世称"王一".因其残缺较甚,195个韵中只有53个韵小韵字没有残缺.本文通过歌韵和去声部分对"王一"残卷和"王三"反切进行比较,得出王一和王三大体相合.并对姜亮夫先生提出的"王一"反切用字与《广韵》合者十之九提出质疑,通过去声"王一"、《唐韵》和《广韵》的比较,可以看出《广韵》的反切用字并非与"王一"合者十之九,而与《唐韵》相合者甚多.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的相关篇章表明:当时世俗社群在禅学的理解上的深浅之别,构成了该书之禅学思想的内部层次。《聊斋志异》中,禅学所处的外在层次,则是在佛教内其他宗派的题材和与佛教有关的民间信仰题材的衬托下凸显出来的。禅学思致在《聊斋志异》艺术结构里的布局,可依其存在形式大致分为全体式、部分式、点缀式三类。烛照《聊斋志异》的禅学思致,当有益于古代小说研究境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13.
周秉高 《职大学报》2003,2(1):18-22
朱熹的<楚辞集注>和<楚辞辩证>,对于王逸<楚辞章句>,不是局部的"祛蔽陋"、作辨证,而是本质上反对、全方位否定;也没有"明屈子微意",恰恰相反,是竭力淡化甚至抹杀屈原作品强烈的思想性、战斗性;不过,朱熹在批评王逸的楚辞研究只是顺文滚解、"不先寻其纲领"的"蔽陋"时,强调层次分析,抓住了文学批评的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环节,在楚辞学史上有着开辟创新的功劳.  相似文献   

14.
就“阳明学”概念的一般性意义与特指性意义,以及这一概念提出的过程,又是怎样被东亚世界接受的,并且是如何从一个近世称谓演变为近代概念的,在“阳明学”概念被普遍接受前,还使用过什么称谓,它有什么思想史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度分析和系统考察,因此认为,作为“术语”的“阳明学”源于中国和朝鲜,而作为“概念”的“阳明学”则源自于近代日本,并且是由日本近代阳明学之父井上哲次郎首先提出后为东亚世界所普遍采用的.中国阳明学者和朝鲜阳明学者使用其他概念指称阳明学,其用意既有贬义的,又有中性的,还有隐晦的.  相似文献   

15.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范畴有机地构成王阳明心学体系.而就致良知论之,它本身就具有自足性.这主要体现在:王阳明从过程性这一角度来把握致良知,亦即致良知涵括致知如何可能、致知的必要性、致知的延续性诸方面.  相似文献   

16.
"十二生肖"不同于"十二地支",其原始形态为"十二兽历"。"生肖"早于"干支",起源于远古渔猎时代的图腾崇拜。"肖生动物"为原始部落图腾及先祖象征,生肖名称关联先祖姓氏,"十二支名"实际为"肖生动物"的抽象表述。  相似文献   

17.
宋人"尚意"书风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受其时代政治文化的影响,也必有其哲学基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书法家自身的才学胆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是用有韵味的文字揭示了有韵味的生活.小说通过欧阳端丽文革前后生活的轻重对比以及酸甜苦辣的细致描摹,意在表达这样一个道理:丰富的人生充满着酸甜苦辣的滋味,但要想生活不空虚无聊,还需要拥有生活的意味.生活的厚度取决于生活经验.从生活的厚度出发,这篇小说中最值得咀嚼一番的人物是文光.衣食无忧的文光逐渐通过拓展生活时空和扩大精神世界,使得他的生活既有厚度又拥有了一定的境界.此外,这篇小说还展示了岁月流逝与积淀的辩证法:尽管岁月的流逝对每个人的体验不同,但是假恶丑的东西,我们希望它们永远流逝不会再来,而真善美的东西则应该积淀下来,成为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王维诗歌的艺术思维和创作都深受禅宗的影响 ,他不仅在诗中灵活地运用佛典 ,而且还善于用佛禅特有的时间和空间意念去感受现实世界 ,并以此去创造一种极富有宗教意趣的精神宇宙和艺术宇宙。王维的诗性直觉和禅悟感发是相通的 ,他的山水田园诗的意境 ,就是利用这种相通所创造的另一种宇宙  相似文献   

20.
两汉时期的"脂""微"两部分合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其中主要有两派观点,一派是以王力先生为主的主张脂微分部,一是以罗、周两位老先生为主的主张脂微两部合为一部"脂部"。本文以两汉诗词韵文为主要材料,探究两汉时期"脂微"两部的分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