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与教学行为,要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强调教师要注重发挥“引导”作用,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发挥自己作用的主阵地。那么,教师该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好“引导”作用,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了六个方面,现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案例,具体谈一谈。  相似文献   

2.
吴超 《教育现代化》2006,(8):101-101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的任务就是应试和接受评定,这种教学模式毫无疑问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从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因此,在新的理念下,政治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天花 《青海教育》2007,(12):12-12
课程改革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为"以激励学生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教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是知识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在这种模式下,  相似文献   

5.
一、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都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现代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日渐多样化,教师传授知识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不再是只传授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师长期以来受凯洛夫教学方法的影响,对新课程思想一时还难以完全适应.虽然理念上都知道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不知不觉地又陷入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泥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忽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反复操练,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负担,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这节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增玉 《中学文科》2009,(15):58-59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学科一样,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就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认为是重点的知识,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强调,然而仍然有不少同学没有掌握,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缺乏理解,以至于即使能勉强记住也会很快遗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彻底摒弃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9.
袁遂林 《现代语文》2006,(12):21-22
今年,笔者上百次的深入中学课堂教学听课,发现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当传统的“满堂灌”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批判以后,学生学习被动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然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长期养成的惯性,  相似文献   

10.
陆洪燕 《考试周刊》2010,(31):15-16
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单一模式,改变以往英语课程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做法,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实际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课改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所以,利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当务之急。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时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性是针对学生这个中心而言的,这就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对教学目标阐述的角度及落脚点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来的,规定的是教什么,如何教,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现在新的课程目标直接从学生"学"的角度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直接指向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关注的焦点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这就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扮演"教"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探究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要求教师不能只是传播知识的主体,而更应当具备的是怎样把“一言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 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教师开始忌讳讲了:能少讲则少讲, 能不讲则不讲。尤其是一些语文公开课、评优课,教师怕走上烦琐分析的老路,背上“填鸭式”或“满堂灌”的黑锅,他们谈讲色变,总是绞尽脑汁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形式”。教师大都以少讲或不讲作为语文教学创新的标志,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改的“大忌”。  相似文献   

14.
本刊从2000年起开辟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栏目,旨在为探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一个研究平台。几年来,从丰富的稿源中遴选刊载了百余篇高质量的稿件,虽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如何突破应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的瓶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学习素质的养成及有关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万孜 《教书育人》2007,(3):65-67
一、引言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与学的中心,一根粉笔、一块黑板是其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的去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过度依赖教师、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所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机不强,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影响其成绩及四级通过率;二是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剥夺了学生思维和口语表达的机会,学生的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只知“授之以鱼”,不知“授之以渔”,其业务能力很难提高;四是学生由于过度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毕业后很难消化和吸收工作中出现的新的知识和领域,不能符合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薛蓉 《江苏教育》2007,(10):47-47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而传统的抄抄写写类的重复性作业已不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课外作业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授 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 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在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充 分的发挥。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 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 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 手,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 性的。新课程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新课程要求实现以服 从为前提的师生人际关系向师生平等合作的良 好关系转变。  相似文献   

18.
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让教师接受新课程理念,理解新课程,把新课程推向课堂班级的层面,把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的新课程。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基本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层面上,很少为学生的将来发展考虑。新课程强  相似文献   

19.
罗小梅 《考试周刊》2012,(57):167-168
新课改已经实施一段时间,在实行中有成功也有困难。本文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出发探讨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教育观念的更新、新的课程目标观的建立、新的教学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要求教师不能只是传播知识的主体,更应当把一言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师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老师开始忌讳讲了,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尤其是一些语文公开课、评优课教师谈讲色变,生怕走上繁琐分析的老路,背上填鸭式或满堂灌的黑锅,总是绞尽脑汁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形式"。教师大都把少讲或不讲作为语文教学创新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