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胡昌盛 《教学考试》2024,(11):37-41
<正>当前,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在“三新”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的教学,是摆在每一位高三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综合性是高考数学命题的重要特征之一,注重数学内容之间的渗透、融合是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值得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加以重视.圆锥曲线作为考查考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高低的重要载体,也是体现数学内容之间综合联系的重要命题源.  相似文献   

2.
在“三新”背景下,高考语文越来越强调“教考衔接”。学生面对古代诗歌阅读的陌生题型,容易陷入读不懂、答不出的尴尬处境,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夯实基础且对高考考查变化不明。对灵活性越来越大的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应积极探究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3.
“爪形”三角形问题是近年来高考数学的热点问题,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此类问题主要考查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文章通过精心设计“爪形”三角形微专题,从不同视角归纳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常规方法.最后给出“三新”背景下高考备考中解三角形教学的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4.
学生年年参加高考,教师届届都在备考。谈起高考,不少学生“怕”高考,备考情绪低靡,效率低下,不少教师“厌”高考,恨没有点石成金之功而使考生一朝成名名扬天下。究其原因,与教师高考备考理念的正确与否有着深刻的原因,我们深入分析并剖解高考备考理念的种种误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一、重板块程式化训练,轻综合运动化演练为了考生高考取得优秀成绩,不少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匆匆结束新课,花费大约一年的时间去进行专题复习。在备考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语音、文字、词语、成语、病句、古文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等一个考点一个考点,亦…  相似文献   

5.
年年高考之后我们都要分析高考试卷,一开始也只不过停留在来年备考的层面上;久而久之,一种带有特殊意义的意识开始苏醒:这种分析应该对,也能够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影响。这种意识深刻地改变着那种“轻视过程、只重结果”的教学观,又使我们从“备考、应试即应试教育”的成见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开始瞩目广阔的教学领域与高考试卷深刻的内在联系。研究和探索这种联系,会使高考带动语文教学改革,并使二者在广大语文教师的认识与实践中迅速被接通。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三新’(新情境、新史料、新问题)命题时代的到来,历史作为高考文综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难易程度直接影响了当年高考文综的总分”[1]。与此同时,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注重利用图片、表格等方式创设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图表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高效地进行经济史复习备考,笔者认为高考试题作为新高考改革的风向标,能够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因此,笔者以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第31题为例,浅谈经济史复习的备考策略,不妥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022年新高考Ⅰ卷立体几何的题型、载体、考查内容进行分析,指出该试题在现实情境中考查应用能力、在基本模型中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组合体中考查综合能力,并对高三备考提出关注基础、关注应用、关注“三新”、关注课堂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考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对语言规范性的一个重要知识-标点符号中的“逗号”的句法功能存在理解困惑。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以及高考应考,本文特为考生详尽地总结和分析英语高考语言材料中“逗号”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9.
钟烙华 《广东教育》2009,(11):39-42
在上一期我们对2009年高考中在“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关系、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等考点进行分析、总结以及提出2010年高考备考复习的指导意见,下面我们将继续对“在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等考点进行分析、总结,提出2010年高考备考复习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高考的复习备考教学实践中,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方面,都存在着一些误区,严重地影响着复习备考的教学效益。要想学生高考成功,我们就要少做太多的无用功;要想学生高考获胜,我们就不能过于心急,盲目备考,舍本逐末,低效复习;作为高三教师,为了学生的高考,我们要不懈努力,研究考试,掌握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应对高考,使高考备考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学生年年参加高考,教师届届都在备考。谈起高考,不少学生“怕”高考,备考情绪低靡,效率低下;不少教师“厌”高考,恨没有点石成金之功而使考生一朝成名。究其原因,与教师高考备考理念的正确与否有着深刻的原因,我们深入分析并剖解高考备考理念的种种误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文大阅读虽然是高考中的一道大餐,但在备考的时候,许多学生认为可有可无。我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实现代文阅读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为我们寻求应试策略、突破难点作好了相应的铺垫。因而备考高考现代文不容忽视。我认为现代文阅读的备考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吃透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代表了高考命题组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命题人员对语料的选择、考试范围及重点的确定、难度系数的安排都会遵循考纲的规定。我们要关注考试内容、新增内容,这样在备考的时候就会有针对性。备考做到“知己知彼”,考试方能“百战不…  相似文献   

13.
学生年年参加高考,教师届届都在备考。谈起高考,不少学生“怕”高考,备考情绪低靡,效率低下,不少教师“厌”高考,恨没有点石成金之功而使考生一朝成名名扬天下。究其原因,与教师高考备考理念的正确与否有着深刻的原因,我们深人分析并剖解高考备考理念的种种误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三新”背景下,2022年高考试题呈现出如下特点:选择题考点相对稳定,情境不断创新;主观题题型仍有侧重,内容交叉融合。另外,试题继续重视实验并不断增加探究要素,依旧设置相当数量的开放性语言表述题让学生外显其思维过程。针对该特点,提出五条备考建议:用情境将知识包装起来;有意识进行模块间融合;循序渐进提升实验能力;问题(任务)驱动复习;接轨高考命制测验试题。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实行新课标高考已两年了.广大高三英语教师在高考备考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高考涉及千家万户,高考成败关系到许多考生、学校的前途命运,因而高考改革会受到来自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的阻力。在高考英语备考工作过程中,我们仍然会遇到各种困境,甚至会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6.
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要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而且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让学生能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要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持理性备考、高效备考、有序备考。  相似文献   

17.
齐殿达 《甘肃教育》2024,(4):125-128
新高考命题聚焦“一体四翼”,尤其注重对学生“双基”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在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的协同引领下,不但要对标新时代物理学科育人的要求和人才选拔标准,还要从物理学科的深度发展上开展学科育人。为了聚焦“三新”的内涵和变化,从高考物理复习课的效率上实现突破,文章将聚焦“三新”内涵,转变物理复习课,从而提升高考物理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8.
命题细目表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命题行为、提高命题质量和科学评价试题。依据高考试卷以倒推方式“复原”近五年的高考命题细目表,通过对比分析,有利于在高考备考中精准把握高考的高频考点、对各考点的考查方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从而使我们的备考工作少走弯路,切实提高备考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高考命题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材料”对师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摆脱困境,破解“三新”之谜,教师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时下,新课改及其理念风靡全国,广西的高中课改已是在弦之箭。探索一条既适应当今“三新”高考又能与新课标接轨的教学法,意义更为凸显。本文拟就层次性学案教学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考作文的复习备考,相对于富于创新的高考命题,往往滞后,体现为高考备考以对“过去式”的高考作文题进行归类,形成“作文类型”的结论,并以此为备考的核心。这种重视“这类题”的备考策略往往因高考题的创新性而让备考低效甚至无效。解决这一现状的途径,应该是在备考中重视对题目本身的逻辑力量的研究、认知与运用,尤其是对高考作文题中“认知结论供给”的落实与运用,并充分体现题目的文体偏向,来实现真正意义的真实写作,以呈现考生真实的写作能力,避免因考场特殊的功利性应考情境而选择“套路化写作”的应考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