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历史观、强化使命担当和补足精神之钙。“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在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分别具有同质性、一致性和互通性,为其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可行性。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向学生讲清楚“四史”中所蕴含的奋斗史、自我革命史、创业史和初心史。为使“四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需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四史”的育人价值,提升自身“四史”育人能力,加强构建“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体系和团队协同攻关。  相似文献   

2.
2020年5月21日,中央党校向各级党校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四史”教学工作。次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因此,把“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利于夯实学生的基础史识,形成端正的史德,领会历史背后深刻的意蕴,最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思想资源,“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助力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文化自信的关键举措,更是高校达成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基础所在。鉴于此,从“四史”教育有机融入的价值意蕴分析入手,阐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四史”教育有效融合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新时代中学生正确历史观的重要途径,是坚定新时代中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法宝,是培养新时代中学生责任担当的重要举措。推进“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在遵循政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高效育人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发挥课堂“四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四史”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升高中“四史”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生命关怀、符合学生身心要求的教育,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任务、课改要求是相符的,将其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必要性。从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授课两方面着手,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授课,有利于更好地将生命教育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  相似文献   

6.
基于统编教材的编制特点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需要,将"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通过对话校史故事、用活校本资源、传承"四史"精髓,进一步凸显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变、一科教学到多科融合的转变、单科素养到跨学科共通素养培育的转变,使思想政治课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课内容与形式的实践创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四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政治选择的历史实践,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明确两者融合的重大意义,坚持政治性原则、史料与理论相结合原则以及历史联系现实原则,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以及社会实践拓展等方面,探索"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改革现有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措施,使中学思想政治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尽可能进行创新教育,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存在的如下偏颇认识亟待矫正:一、认为搞创新教育就是撇开一切传统而标新立异。须知,这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它以哗众取宠的新异花样来歪曲、否定创新的实质。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只有崭新的事物,没有全新的事物,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不是凭空掉下。二、另一种极端是“穿新鞋走老路”,明明是按老规矩办事,萧规曹随,陈陈相因,却硬贴上“创新”标签,冠以“创新教育”之美名。三、一提到创新教育必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以为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而自主学习就是“撒手放羊”。这割裂了“主体”与“主导”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的必然选择、拓展教育内涵的关键渠道、落实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进入新阶段,要把握好教育内容的政治性和时代性、教育主体的全员性和针对性、教育过程的系统性和协同性等基本原则。立足高校具体实践,从提升教育互动有效性、发挥青年学生主体性、突出形式开展新颖性、注重学习实效持续性等方面重点发力,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全面深化。  相似文献   

12.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和枯燥。如何使思想政治课生动、形象、引起被教育的兴趣,进而去深钻细研,产生良好的学习和教育效果,历来是研究和实践领域的课题。几年来,我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运用比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四史"教育包含庞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高中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在实施路径中,可以设计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设计媒体组合方案,融媒体优化课堂实效;用好身边的"四史"教...  相似文献   

14.
凌贵光 《高教论坛》2023,(4):1-3+18
开展“四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大学生能够以史为鉴,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守革命初心。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人才,大学生在促进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四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充分融合,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确保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为全面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帮助青少年不仅学会知识,更拥有丰富而高尚的情怀,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和要求进行分析,以期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学思想政治课渗透邓小平理论教育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有青少年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该课程的地位作用及其所承担的任务,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从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征、邓小平理论的特点及新编教材的指导思想看,中学思想政治课不但能够,而且内在要求渗透邓小平理论教育;章还从提高认识、坚定信念、突出重点、抓住精神实质、密切联系实际、讲究方式方法等方面探讨了中学思想政治课如何渗透邓小平论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四史”教育从多元化历史角度揭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利用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既能促进人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坚守“大历史观”,实现“四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从“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理论课融合意义入手,探究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利用多元化手段健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旨在构建理性与感性融合的思政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介绍了在农村中学的政治课教学中将各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并将研究型学习方法运用到农村中学的政治课教学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提高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每上完一节课后,静心沉思,总会有些成败或得失。如果能及时记录下课堂上精彩的瞬间或疏漏之处,再写下课后的自我感受,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即教学反思。以作为今后完善和改进教学、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则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