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教育公平对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传统单一的学校评价指标片面追求统一的标准,不利于推进教育公平,英国的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有:明确影响因素,推进教育机会公平;关注教育过程,推进教育过程公平;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2.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撤点并校背离了全面调整乡村学校布局的初衷,产生了一定的价值误区,同时对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价值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小班化教学、开展劳动教育、促进个人能力的提高、促进社会教育公平和乡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但在深度教学、财政资金、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等方面还存在困境。因此,需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相关制度,增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活力,提升自身内生发展力;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3.
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农村薄弱环节教育的有效力量,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但由于家庭、学校、自身的多重阻碍,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谓困境重重,主要表现在职业倦怠,专业发展动力不足;资源稀缺,专业发展途径有限;培训低效,培训内容学用脱节等方面。通过建立校本研训制度、搭建区域内研修共同体,建立网络化的培训平台等措施推动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摆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面前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小规模学校对于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远、上学难,促进教育公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基于全国20个省市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证调查,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内部概况和外部关系出发,呈现其发展现状,并从生源、经费、学校条件、社会支持等因素出发,探讨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徐梦月 《学周刊C版》2022,(17):184-18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校学生人数逐年下降,出现了许多小规模学校。很多人认为这些小规模学校没有存在的必要,然而正是这些小规模学校打通了农村教育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对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促进教育公平具有深远意义。农村小规模学校应当如何发展成了实现教育均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分析农村小学小规模学校个性化教学的意义,阐述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为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规模学校对于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远、上学难,促进教育公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基于全国20个省市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证调查,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内部概况和外部关系出发,呈现其发展现状,并从生源、经费、学校条件、社会支持等因素出发,探讨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校际之间的不公平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焦点问题。过往研究多持教育公平、组织公平视角,尚缺乏以工作生活于学校一线教师的感知视角。使用开放问卷收集工作和生活于不同学校的中小学教师对于校际不公平现象的描述,并通过对问卷文本的分析,归纳出教师所感知的校际不公平表现在资源不公平、机会不公平以及管理不公平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公平的一个思考框架,即促进管理公平,给学校以平等的对待;促进资源公平,给学校以平等的基础;促进机会公平,给学校以平等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湘龙 《科幻画报》2022,(10):99-100
乡村小规模教学是地方教育机构的一种特殊形式,旨在促进九年义务教育并实现教育公平。无论是学校本身创造的教育价值,还是对其他社会结构的积极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都是我们教育的必然发展。特别是,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以适应乡村小规模教学中数学教学的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并追求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纵观1990年以来西方学校规模的实证研究,学校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参与、公平分配学习和学校内部组织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规模较小的学校更有利于这些方面的发展.反观我国的学校规模现状,认为小规模学校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方便教师发展,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改善学生参与度.  相似文献   

10.
当今,教育公平问题受到我国社会的极大关注,这是因为我国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着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国家要负起均衡发展的责任,增加教育投入,改造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不仅实现入学机会的公平,而且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县域义务教育仍呈现非均衡发展状况:学校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究其原因,不少地区在布局调整过程中,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产生了一系列有损于教育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偏重调整速度,忽视科学规划;偏重集中办学,忽视分散办学;偏重县域内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忽视边远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以及忽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等。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将"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广大乡村儿童接受公平优质教育提供重要保障,是夯实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基础的根本途径。对西部四省(区)的实证调查发现,小规模学校仍面临发展困境,包括:生源危机与学校萎缩并存;教育资源配置水平较低,特别缺乏扎根乡村的优质师资;育人过程全面性不足,课程教学脱离乡村实际;教育质量令人担忧,削弱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基础等。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城乡融合发展认识不足,学校发展目标偏差;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和师资政策缺乏对小规模学校的实际关照;发展方式未与乡村场域形成互构;学校治理缺少与乡村社区联动等。各级政府应从优化办学理念和布局、完善义务教育财政和教师配置政策、转变学校发展方式、变革学校治理模式等方面促进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是现代大多数国家追求的社会价值之一.教育公平涉及多学科、多层面、多因素的复杂问题,仅从某一方面是难以把握问题全貌的.本文试图从伦理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多个价值视角,结合温州教育发展现状,对教育公平进行多元化分析,进而提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一是实施儿童希望工程,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二是实施政府责任工程,确保每所学校都能享受合理的教育资源;三是实施社会法制工程,确保教育法规的有效落实;四是实施公民信心工程,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投入是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指每个人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过程公平客观上要求同类学校教育设施一致,主观上要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结果公平,指学生接受教育后都能达到基本标准,获得学业成功,得到全面发展。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洁 《学周刊C版》2019,(6):151-152
个性化教学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随着班级授课制逐渐引入我国,对普及全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性化教学。随着时代变迁,农村小规模学校悄然而生,小规模学校实施个性化教学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农村小规模学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运行中可以放大的优势与不可以放大的优势、可以避免的劣势与不可以避免的劣势,我国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合理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改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评价,加强义务教育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包括就学权利平等、就学机会平等、学业成就机会均等方面的内涵;教育不公是由于收入的不均造成教育的不公,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教育的不公,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造成;实现教育公平可以通过发展教育扩大教育机会,缩小教育质量的差距,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建立转移支付制度、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促进教育发展的“地方化”。  相似文献   

18.
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遗存等多方面的原 因,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教学设施、教学质量、教育资源等方面相 对落后,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化 的兴起,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互联网+”教育模式也运用而 生,这无疑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互 联网+”教育是指运用互联网教育平台,链接优质外部教育资 源,并通过开展同步网络课堂教学、网络教研,实现优质教育资 源的共建共享,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薄弱的现状,从而有 效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教育要先行。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且关系到乡村教育能否实现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研究表明,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婚姻、学历、教龄、职称、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感,需要减轻乡村女性教师的工作压力;给予乡村未婚教师人文关怀;充分发挥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才能;多渠道开展乡村教师培训;采取适合乡村教师职称评定的办法;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增强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促进乡村教育良好发展,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农村小规模的发展是我国振兴乡村教育,实现公平而有质量教育追求的关键环节。借助关键词共词聚类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国外已发表的一百余篇SSCI期刊文献的共词分析发现,相比我国,国外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较早,研究主题丰富,涵盖了高质量复式教学研究、政策视角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续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社区文化功能研究、校长角色研究、师资建设研究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研究六个主题,为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以下启示:从关注政策绩效转向关注教学实效;从单一的资源依赖转向多元的资源互通;形成“知其所需”的师资建设思路;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