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学论教”是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和评价教学的核心理念。“以学论教”,首先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什么和怎样教,进而根据学生发展的质量来评价教师教学的质量,因此,源于学生生活的课程开发就成了研究的起点。“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途径可以从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中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从学生当前关注的影视作品中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从创设学生语文综合活动中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从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但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则必须经过认真筛选。在筛选中应考虑到两个…  相似文献   

2.
侯晓艳 《新疆教育》2012,(18):14-14
在新形式的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当务之急的工作,要想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资源的开发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教师要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设法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3.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突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关系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和课程质量高低的问题。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再度开发好教材;开发课外资源.拓宽资源利用渠道;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作用,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文本,也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是学生学习的指南、资源和工具,又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互动的平台。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古今中外思想家、革命家的传记、名篇和美文也可以进入课程资源开发的视野。在《文化生活》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着眼于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张余梅 《上海教育》2014,(4):112-112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语文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语文课程的可资利用的一切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语文教材、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各种资源和学生本身。它既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对象,也是语文课程实施的载体。教师多渠道合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改革顺利达到预期目标,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证,并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充裕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加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作为第一线的课程实施者,我们应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智能的开发、品德的培养提供新的“奶酪”。一、教材——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蓝本考虑到教材的容量限定和学生的可接受性,筛选教材时就只能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或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一起去开发、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一些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应用教学策略。”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创设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感悟,从而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课程的实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突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的资源优势;调动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改革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明确提出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照本宣科的、机械运用教材的教材观,而是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开发与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实现带着学生走进教材,用教材教的教材观。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依据,但却并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是语文课程资源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机械照搬,而是要对教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材、学生共同构成教学的三大要素。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凭借。教师依据教材组织教学,学生依据教材进行学习。所以,虽说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开发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编好语文教材,是语文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职业中专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受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教学手段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改变传统的过分依赖教材的授课方式和施教策略,拓宽语文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空间。本文首先分析了职业中专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归纳和总结了当前职业中专语文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课程的实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突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的资源优势;调动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课程的实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突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的资源优势;调动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张慧前 《考试周刊》2014,(40):16-16
正什么是"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它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源,合理构建结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及积累,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资源价值。那么,应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一、立足文本,挖掘教材资源什么是教材资源?狭义而言,包括教科书和配套读本、教学挂图;广义而言,包括工具书、教师的教案及学生的学案等内容资源。诚然,教材资源自身的丰富内容为教学的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15.
马玲 《甘肃教育》2020,(4):151-15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一、立足教材,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1.以课堂为本,开发活动资源。课堂的引领者是教师,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而连接教与学的媒体是教材。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是课堂生成的首要考虑,所以在教学中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事物合理地置于某一篇课文里,并让学生展开,这就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外学习资源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个性化教学的有益补充。开发与利用语文课外学习资源,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语文教育模式,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有助于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进一步提升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在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教师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拓展语文课程学习空间;有效利用经济产业资源,提高语文课程学习实效;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学习内容;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创设良好的语文课程开发环境;注重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实现语文课程开发的多元整合;合理选择课程开发方向,尝试创建语文课程特色学校;综合运用多种实施方式,提高语文课程开发的可操作性,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们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对学生不断地进行训练,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厌学情绪。我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由此,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李健芬 《考试周刊》2009,(21):225-225
课程资源按不同的分类法可分成许多种,隐性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资源存在的一种隐性现实状态,不很明显地呈现出和语文课程的关系。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把注意力多放在显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如:音乐、影视、民间诗词、民间习俗等,对于教师授课过程、学生学习的教材等往往忽视。实际上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树立新教材观,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教师急需认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在一个误区,我们把教材、课堂、教师这些形成课程资源的直接因素来源,即狭义的语文课程资源,看成了整个世界,而忽视了广义的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即形成语文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大量教训已经证明,这种做法封闭了学生、封闭了课堂,也封闭了教师。因此我校选择《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课题深入研究、实践,以期通过努力有效地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改变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把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根据功能、性质、空…  相似文献   

20.
张宗胜 《考试周刊》2010,(32):58-59
基于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本文叙述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作用,提出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1)挖掘教材资源;(2)灵活调用教师自身的资源;(3)充分利用网络和媒体资源;(4)开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