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参赛者视角构建体育赛事参与的动机、赛事的期望动机与参赛者满意度动机之间的对应关系模型,后进行定量结果分析,探讨了赛事满意度的内在形成及机制。结果模型表明:体育赛事参与动机将显著积极作用体验质量;赛事期望显著积极作于体验质量;体验质量在参与动机、期望与满意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参与动机可直接正向影响满意度;赛事期望可负向影响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2016宁波山地马拉松的参赛者的性别、年龄、收入、学历等基本特征、参赛者参与赛事的情况和各类服务进行调查,探讨宁波山地马拉松参赛者基本情况、满意度及发展对策,并将部分指标与2015年的赛事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未来宁波山地马拉松赛事应注重赛道设置的安全性和科学性;细化赛事服务,注重参赛者需求;加强官方网站的建设和志愿者资源信息整合;开发赛事衍生产品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法,收集马拉松参赛者在运动参与行为、实物购买行为和人口特征方面的统计数据,使用k-means聚类分析将马拉松消费者细分为资深马拉松追求者、普通马拉松爱好者和社交者三个集群。研究表明,马拉松消费将面临以下挑战:泛娱乐性大于竞技性造成资深消费群体流失,赛事体系层级不清晰造成消费者混淆,赛事运营服务不专业拉低消费意愿,其他户外运动兴起导致消费份额分化,马拉松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观念广泛存在。预测未来马拉松消费行为发展的六大趋势:以重点人群为目标扩大马拉松消费;科学跑马服务助力消费者持续参与赛事;沉浸体验式消费不断升级;建设马拉松产业载体拓展消费空间;社交媒体互动式消费发挥中介作用;5G开启智能马拉松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4.
提高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是实现我国民族体育用品品牌资产提升的重要路径。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为中介,结合结构方程实证分析,研究了我国民族体育用品品牌资产提升实施路径。研究表明,民族体育用品企业品牌资产价值体现于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消费者民族体育用品感知价值正向影响其满意度,消费者满意度正向影响其民族体育用品品牌信任,消费者品牌信任正向影响其品牌忠诚度。体育明星代言营销和体育赛事赞助营销对于消费者民族体育用品品牌忠诚度无影响;消费者个人民族情感动机既可以通过正向影响其品牌感知价值,进而影响其品牌忠诚度,也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5.
民众更大程度地涉入到体育活动中是人民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马拉松赛事的高参与度就是一个凸显的特征表现。基于这一社会热点,以马拉松赛事与城市的融合评价作为研究对象,以民众的马拉松赛事涉入程度作为赛事与城市融合评价的调节变量,观察民众的体育赛事涉入程度对马拉松和城市融合评价的调节作用。以2017年杭州马拉松赛事为例,对536名参与者进行随机调查。研究显示:民众对马拉松赛事与城市的认同度以及两者的声誉匹配度均与融合评价的各指标形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关系的强弱程度为:马拉松赛事和城市的声誉匹配度(0.324)>城市认同度(0.247)>马拉松赛事认同度(0.239),而且这些关系的强弱受到了民众涉入程度的调节影响。与低涉入度相比,涉入度较高时,各自变量对融合评价的作用更为明显。马拉松赛事的民众涉入程度会影响赛事认同度与融合评价的关系(β=0.226),且调节效应大于城市认同度与融合评价的关系(β=0.205)。启示:民众参与马拉松运动不限于关注赛事本身,而更趋向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进而提升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马拉松赛事的营销活动应把民众参与的体验放在首位,以激发其更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Bootstrap对490名太极拳老年参与者展开调研,探讨太极拳老年参与者深度休闲、流畅体验、休闲满意度和休闲忠诚度的关系。研究表明:(1)深度休闲、流畅体验、休闲满意度与休闲忠诚度四者之间都呈两两显著正相关;(2)深度休闲既可以直接影响休闲忠诚度,也可以通过流畅体验和休闲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对休闲忠诚度产生间接影响。具体包括3条路径,即通过流畅体验的中介效应路径、休闲满意度的中介效应路径、流畅体验和休闲满意度的链式中介效应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太极拳老年参与者的深度休闲影响休闲忠诚度的作用机制,对于促进老年人继续参与休闲活动、改善身心健康、增进生活福祉、促进积极健康老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并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1 150名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8.68±0.895岁)作为被试,采用运动动机量表、实施意向量表、自我认同感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其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利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SS 2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351,p<0.01),运动动机对锻炼行为的直接路径有显著影响(β=0.167,t=12.525,p<0.01)。2)运动动机对实施意向(β=0.217,t=10.003,p<0.01)和自我认同感(β=0.164,t=15.356,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实施意向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43,t=13.115,p<0.01),自我认同感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84,t=7.831,p<0.01)。3)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包括...  相似文献   

8.
李克梅 《体育风尚》2020,(1):198-199
2019年,中国马拉松产业依然在"高速公路"上一路狂奔,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的统计,从2010年马拉松注册赛事仅有13场,短短9年时间,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实现了100倍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将超过1900场。在赛事审批放开、地方政府和公司企业办赛热情高涨的情况下,一项赛事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对志愿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如何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责,如何与志愿者携手共同实现马拉松比赛顺利举行,均成为马拉松管理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马拉松志愿者参与动机的角度出发,分析马拉松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以满足其动机为抓手,提出相对应的科学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马拉松赛事的消费趋势和经济影响的研究对马拉松赛事各方面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对2016—2018南京马拉松的参赛者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在得出参赛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参赛者的消费情况,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赛事产出效应、所得效应、税收效应、乘数效应等经济影响指标。梳理目前南京马拉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针对优化赛事品质,提高赛事经济效益,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创新体育赛事的组织方式,改变体育赛事的参与行为,线上体育赛事井喷式发展。为了深入探究线上体育赛事参与意愿的内在影响机制,提高线上体育赛事品牌质量,研究基于文献与实践案例,构建参与意愿为因变量,参赛动机为自变量,品牌体验为中介的理论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参与动机越强的线上赛事参与者对线上体育赛事的品牌体验越强烈;赛事品牌体验越好的参与者对赛事的满意度越高;参与者的赛事品牌体验在参与动机对赛事满意度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由此提出以下建议:以满足参与者的多元参与动机为主要目标;创新线上体育赛事服务供给模式,激发体育赛事市场的消费潜能;加强线上体育赛事的品牌建设,培育线上体育赛事文化;重视线上体育赛事的营销和宣传工作,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丰富线上体育赛事供给,举办多种多样的线上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11.
定量研究马拉松赛事"四力"传播效应对马拉松赛事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为马拉松赛事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及相关数据。构建了"四力"传播效应4个维度对马拉松赛事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模型,选取105个马拉松赛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四力"传播效应4个维度正向影响赛事核心竞争力,正向影响赛事专业度、辨识度、认可度,相关理论模型具有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每变动一个单位,马拉松核心竞争力相应变动8.044、36.0332、26.014、17.359个单位。其中,公信力对马拉松赛事专业度拉动最为显著,公信力每变动一个单位,专业度会相应变动23.43个单位;公信力和引导力对赛事辨识度的拉动效应显著,均在4个单位以上;影响力、公信力和引导力对马拉松赛事认可度的拉动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着马拉松休闲概念的逐步壮大,马拉松参与、参与水平与持续参与行为日渐成为研究热点话题。以Web of Science和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高频词、近年低频热点词、地域分布以及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国内外马拉松参与动机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研究以美国、西班牙、瑞士、英国为代表的体育强国展现出引领态势,国内学界于2011年开始明确提出“马拉松参与”这一关键词,随着2014年相关政策的颁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年低频热点说明国外对中国社会、儿童马拉松教育以及赛事IP赋能体旅产业等关注度提高,国内学者热衷于女性参与、性别平等、赛事服务与满意度之间的变量关系,以及马拉松运动所蕴含的深度休闲意义等新兴话题;当前国外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较为深入,国内马拉松参与动机相关研究存在研究团队零散、研究视角单一、科技糅合应用不足以及理论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需要理论界和实证界的不断合作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体育科技》2020,(9):812-816
目的探究基本心理需求对运动员运动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方法采用心理需求满足问卷、运动调节问卷、道德认同问卷和运动亲社会行为问卷对312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结果与结论 1)基本心理需求正向预测运动亲社会行为水平;2)自主性动机在基本心理需求与运动亲社会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主性动机对运动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受到道德认同的调节,即在高道德认同水平下,自主性动机对运动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马拉松四大满贯为例,利用网络"跑记"数据,采用词频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城市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参赛者对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特色的感知是其对赛事品牌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2)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的感知中,与马拉松运动相关的形象内涵具有较大的相似性;(3)办赛城市特色是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形象感知差异化的重要来源。研究结果为马拉松赛事主办方依托办赛城市特色积极打造独一无二的赛事品牌形象,提升赛事吸引力和竞争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里里  罗赣 《体育科技》2022,(1):40-44+4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近年来在贵州参加马拉松的参赛者消费行为调查数据为根本,根据AISAS消费行为研究为模型,在统计分析参赛者一般人口学之外,还分析了AISAS消费者行为模型的所有环节。研究表明:贵州省的马拉松赛事数量与办赛质量逐步提高,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便利,通过在网络上获取和搜索赛事消息的参赛者最多,更多的参赛者对电子智能设备更感兴趣,参赛在的消费满意度决定了他们的分享意愿。  相似文献   

16.
深入剖析高质量马拉松赛事的吸引力感知维度,对比掌握部分普通赛事报名不足的主要因素,探究不同马拉松赛事的吸引力问题。基于跑者需求侧视角探讨马拉松赛事的吸引力感知维度,指出赛事吸引力是今后打造头部IP马拉松赛事的主要着力点。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基于扎根理论从众多错综复杂影响马拉松赛事吸引力的因素中提炼了赛事质量、过程体验、参赛成本和赛事服务4个关键维度;其次,采用量化分析识别了4个感知维度的不同影响力,同时检验其对跑者再次参与赛事意愿的预测能力;最后,基于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客观精确结合,分析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CBA)球迷主观幸福感的形成机制,提升球迷赛事参与过程中的情境体验,强化球迷的认同感与满足感,构建CBA球迷价值共创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模型,运用bootstrap、层次回归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球迷价值共创显著正向预测组织认同,在价值共创的获取使用、风险共担维度对组织认同的影响中,满意度、情感体验起调节作用。2)球迷组织认同在价值共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组织认同在价值共创的风险共担维度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获取使用、透明度维度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满意度减弱与情感体验增强的条件下,组织认同对价值共创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呈增强趋势。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俱乐部提升球迷主观幸福感的操作性建议:1)CBA俱乐部可以服务主导逻辑为出发点,将球迷引入赛事全流程中;2)CBA俱乐部可通过营造体验情境、优化互动方式促进球迷的价值投入。  相似文献   

18.
目前,体育赛事营销成为体育产业中的热点问题。通过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大连的观众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研究结论:①体育赛事表现和服务质量对观众满意度有直接的正向影响;②体育赛事表现和服务质量通过赛事影响范围对观众满意度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19,(2):115-120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提升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促进体质健康意义重大。采用父母支持问卷、锻炼行为调节量表和青少年体力活动问卷,对1084名青少年进行抽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父母支持、锻炼动机与体力活动的关系,试图构建父母支持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1)父母支持能正向预测青少年体力活动;锻炼动机各维度(外部调节除外)能正向预测青少年体力活动;2)锻炼动机各维度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效果不同,体现为自主性动机比控制性动机影响大;3)父母支持通过两条路径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第一条路径是直接影响,第二条路径是通过内部调节动机间接影响,即内部调节动机在父母支持与体力活动之间起中介作用。这启示我们,父母支持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青少年自主性动机、体力活动水平的提高,父母为青少年创建良好的支持性环境,是提升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支持主效应模型,参考社会支持量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参与满意度量表对650名户外徒步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建构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社会支持—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参与满意度4变量影响路径。结果发现,户外徒步旅游社会支持、亲友支持、群体支持、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两两变量间存在显著相关作用;户外徒步旅游社会支持、群体支持会正向显著影响积极情绪体验;户外徒步旅游社会支持、群体支持会负向显著影响消极情绪体验;户外徒步旅游社会支持、群体支持正向显著影响参与满意度;户外徒步旅游积极/消极情绪体验在社会支持和参与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户外徒步旅游积极/消极情绪体验在群体支持和参与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