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子月刊》作为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背景下由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知名女性刊物,在宣传抗战、动员女性参加救亡方面具有重要历史贡献。《女子月刊》紧紧围绕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积极向女性同胞宣传抗战救亡、动员其贡献自身力量,并在这一过程中采取了设置时事专栏、宣传女性抗战典型、搭建读者平台等策略方式,具有形式灵活多样、风格通俗易懂等动员特点。《女子月刊》的抗战宣传动员,使部分女性读者民族意识得以觉醒,开始主动地投身于战地服务、参军入伍等伟大抗战救亡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诗经》与《楚辞》是最早的有集中的女性描写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后世文学女性描写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诗经》与《楚辞》中的女子形貌描写进行多方面对比,展示诗骚女子在形体、容貌等方面的特质,并试图诠释审美视角下先秦时期的女子形貌以及对后世文学女性描写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万琼花博士的《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1905-1938)为中心的考察》是一部整合思想史、社会史与妇女史的近代女子教育史,也可以看作一部具有开拓性的近代妇女思想史。该书置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建构于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两大语境中,论述了近代女子教育思潮的兴起变化,认为国家政党、男性精英、知识女性等都是掀起近代女子教育思潮的主要力量,近代知识女性正是在各种力量的矛盾运动中建构自身的主体身份的。  相似文献   

4.
女子高中是美国单性别教育的重要体现。私立女子高中由于开办历史较长且女性人才辈出而具有特殊社会地位,其课程设置集中体现了美国学校女性人才的培养理念。本文通过对波特女子高中课程理念、课程状况、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分析,认为该校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开发课程,发展跨学科课程,重视科学技术类课程,并积极营造促进女生发展的校园氛围,以致力于将女性培养成世界公民。该校教育成果斐然,曾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全美第一女子寄宿高中”。  相似文献   

5.
《女孝经》是唐代郑氏所作,是当时女子孝道教育的书籍。全书的结构模仿曾子的《孝经》,宣扬女子应遵循的孝悌观、夫妇观、母仪观等女德思想。《女孝经》确立的女德规范,通过儒家思想教化、榜样示范、奖罚结合等方式在实践中得到大多数女性的信仰与尊崇。其女德思想对于培养传统社会家庭生活中礼教有序、长幼尊卑、和睦相处的社会风气具有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女孝经》在禁锢女子实现自我价值及人生追求方面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的女性人物形象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比较《红楼梦》与前代的优秀戏曲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里的女子之美与崔莺莺、杜丽娘相当,但个性化和真实性胜之;《红楼梦》里的女子在个性化真实性方面与《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李瓶儿相当,而在人物美上远胜之。可以说《红楼梦》的女性形象总结了前代优秀作品的优点,而又舍其不足。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和作者曾在实际生活中和女子长期生活在一起,观察体验颇深很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孝是中国传统道德之首德。《女孝经》规定了女子孝道的责任范围及道德规范。唐朝以后,《女孝经》成为民间教育女子的重要修身教科书之一,对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女子教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分析《女孝经》中关于传统女子孝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对现代女性孝道教育与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诗经》中女子对爱情的大胆主动令人惊奇,本文主要从男女比例、地理的隔绝、女性的压力、女性的性成熟较早、女性的性心理、社会遗存等方面探讨了《诗经》中女性对爱情主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子教育真正意义上始于民国时期。民国初期政府制定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将女子教育平等的内容列入到学校教育制度中,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第一次使男女教育平等权在法律上得以确认。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和清末时期的女子教育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女子教育的出现便是一项很大的进步,清末的女子教育并没有受到政府的支持,而在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从具体来看,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在法律保障、教学设计等方面较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民国初年女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广大进步知识女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批判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压迫和束缚,并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大力兴办女子学校,推广女子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显示了女性的社会主体意识。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发展有两方面:一是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把妇女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了"男女平等"的现代思想;二是兴办女子学校,鼓励男女同校学习,把妇女从被剥夺受教育权的境地中解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蒋家琼 《文教资料》2012,(14):144-145,148
《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是一本特色鲜明的集教育学、历史学、女性学与文化学于一体的学术论著。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研究基础扎实、体系庞大、内容详实、研究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独到、史料翔实、结论正确、启示深刻和社会反响好。它也是深入探讨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关系的教育史学著作,填补了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的空白。所获得的启示,对于当今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女子教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汝珍的《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又一部反映女性问题的力作。它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女性命运的问题,其中对女子德才观和审关观的探讨突破了传统观点,在探索女子的命运与出路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民国初期,政府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支持鼓励发展女子教育;中西文化碰撞,促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教育制度的变化为基线,对民国初期女子教育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反思,给当前我国女性教育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新青年》积极倡导女性解放思想,开辟了《女子问题》专栏,从生理、婚姻、教育和政治等多个角度向民众普及女性知识,以科学与理性的态度支持和推进女性解放.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又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新青年》所表达的女性解放思想展示出了五四运动前后知识届对于中国女性发展的美好期待以及对于文...  相似文献   

14.
该校已正式挂牌开学,现为湖北省唯一女子中学,除开设重点高中课程外,还将增设形体与礼仪、成才女性教育、艺术鉴赏、女子防身与自救、家政等特色选修课。培养的目标是根据女性特点,培养具备会学习、气质好、自信心强、有创新精神等现代素质的女性人才。(摘自《湖北日报》1999年9月1日)武汉39中恢复女中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与卢梭的教育理论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这两部著作里面,他们都分别关注到了女子教育,并论述了各自的独到见解。二者关于女子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分析了二者观点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二者的女子教育观中的一些观点,对我们现在反思"女子教育:平等还是依附"这一问题很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秋佳节前夕,青海省少工委办公室、《少年月刊》杂志社在西宁市联合举行了“中秋节茶话会”。来自西宁市区40余名少先队工作者出席了会议,省少工委副主任、团省委学校部部长贾小莉主持了茶话会,《少年月刊》副主编陈希学到会讲了话,西宁市东关回族女子小学大队辅导员白莉等同志分别介绍了各校学习、运用、宣传、发行《少年月刊》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女子高校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存在,不仅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女性人才,使得众多的优秀女性在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中获得发展的机会;而且也在学术发展上具有自己独到的价值,在女性与性别研究、女子高校的教育教学实验研究以及女性传统从事领域的学术化发展等方面肩负有重要的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18.
民国女子教育发展经历了迅速兴起与传统定位、全面西化与独立性缺失、重新定位与政策调整三个阶段,其发展受到教育制度、传统文化、民主意识和民族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由此反思,当前我国女性性别教育存在女性性别教育缺失、中性化性别教育的误区。要重建女性教育,需要有明确的性别教育目标、设置女性特色课程、营造女性教育的良好环境,民国女子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女子高校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存在,不仅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女性人才,使得众多的优秀女性在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中获得发展的机会;而且也在学术发展上具有自己独到的价值,在女性与性别研究、女子高校的教育教学实验研究以及女性传统从事领域的学术化发展等方面肩负有重要的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以来以来,我国的一些仁人志士一直在为争取女子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断努力,美国的女子教育也进行了不断改革。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的女性主义思潮极大推动了各国对女性教育的重视,中国和美国等许多国家纷纷重新审视女性教育的社会角色地位,本文试图从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对中美近代的女子教育改革进行比较,以期找到更适合当代我国女子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