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光豪  高远 《湖北体育科技》2023,(5):447-450+460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和自我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认知重评策略是否在体育锻炼和自我控制之间起中介作用。方法 本文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情绪调节问卷以及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对504名大学生(男239人,女265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自我控制两两呈现显著正相关。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认知重评策略频率(β=0.206,t=4.647,p<0.01)和自我控制水平(β=0.202,t=4.541,p<0.01),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β=0.292,t=6.762,p<0.01)。结论 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和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频率在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力的特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我控制力提供有益的帮助。对54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总体水平高于女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存在年级差异,总体水平依次是大三、大四、大一、大二;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生源差异,总体水平依次是农村、镇郊、城市。  相似文献   

3.
线上教学与线下锻炼融合的体育混合式教学是立足疫情防控、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激发家庭活力的重要手段,并逐渐成为未来教学改革方向之一。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疫情期间线上体育教学和居家锻炼的现状,分析线上体育教学和居家锻炼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体育混合式教学设计,从而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体育课“不停教、不停学、不停练”,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体育应对之策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进行研究。重点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现状,分析疫情防控期间使用高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高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瓶颈:高校体育线上教学内容单一;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网络学习意识有待加强;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考核评价有待完善等。提出:要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体育网络教学效果,应当从丰富线上体育教学内容、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识、实施多元化体育网络教学考核管理等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后疫情时代下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焦虑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6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253人、女生387人。结果 1)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r=0.235,p<0.01)和心理弹性(r=0.245,p<0.01)呈显著正相关,体育锻炼(r=-0.186,p<0.01)自我效能(r=-0.229,p<0.01)和心理弹性(r=-0.341,p<0.01)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2)不同体育锻炼量对大学生自我效能(F=18.99,p<0.01)心理弹性(F=22.93,p<0.01)和焦虑(F=11.92,p<0.01)的影响不同。3)体育锻炼负向预测焦虑(β=-0.11,p<0.01),效应量为-0.04。4)体育锻炼对焦虑影响的中介效应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即体育锻炼→心理弹性→焦虑和体育锻炼→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焦虑,两种途径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3%和7.2%,效应量分别为-0.006和-0.017。结论 在后疫情时代下,...  相似文献   

6.
闫增印 《体育世界》2014,(10):69-70
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可以看出国家对合作学习的重视程度。在澳门高校武术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大学生情意总体表现上,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体育价值观与态度、自信心、沟通能力、行为习惯、解决问题能力及创造力六个分纬度上合作学习教学组均优于传统体育教学组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价值观与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造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更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目的,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整合社会认知、锻炼行为和体育运动心理学等理论,在调查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基础上,考察道德认知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综合影响。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调查问卷以及自编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量表对上海市1156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体育学习偏差行为总体处于中下水平;道德认知对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影响显著(p<0.01),道德认知(β=-0.306)对偏差行为具有中低度效应(0.3<β<0.5)。结论:女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越高,其体育学习偏差行为就越少;道德认知水平是减少(或避免)女大学生体育学习产生偏差行为的积极要素;提高女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体育学习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并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1 150名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8.68±0.895岁)作为被试,采用运动动机量表、实施意向量表、自我认同感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其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利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SS 2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351,p<0.01),运动动机对锻炼行为的直接路径有显著影响(β=0.167,t=12.525,p<0.01)。2)运动动机对实施意向(β=0.217,t=10.003,p<0.01)和自我认同感(β=0.164,t=15.356,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实施意向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43,t=13.115,p<0.01),自我认同感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84,t=7.831,p<0.01)。3)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包括...  相似文献   

9.
高远  陈瀚文 《湖北体育科技》2022,(12):1060-1064+1124
目的 探究大学校园处于疫情封控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心理弹性三者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认知重评策略是否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情绪调节问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问卷,对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的385名疫情封控管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在体育锻炼量和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体育锻炼量与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呈显著正相关(r=0.153,p<0.01),体育锻炼量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90,p<0.01),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与心理弹性水平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r=0.381,p<0.01)。3)认知重评策略在体育锻炼和心理弹性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体育锻炼量能够正向预测疫情封控管理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和心理弹性水平;参与体育锻炼可以直接促进疫情封控管理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也可以通过认知重评策略的中介作用对其心理弹性产生间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488名体育专业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以行为不当最为突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没有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大一学生高于大三学生;(2)核心自我评价对情感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积极应对在核心自我评价和成就感低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消极应对在核心自我评价和情绪低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雷 《体育科技》2002,23(1):89-92
从心理学角度 ,对学生体育学习中自我控制能力深入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优化方向 ,旨在为今后体育课程教学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金林群 《精武》2012,(2):34-35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根据大学生对体育与体育课的认知,从心理学角度,运用学生学习满意度的三个维度来探讨分析大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影响因素,建议学生应端正对体育课的认知态度,体育教师应丰富上课的内容和形式及增强人格魅力,教材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学生体育学习观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选取760名江南生源大学生为被试进行测评,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学习观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结果:①大学生的体育学习观总体呈建构性特点,各维度间发展不同步;②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体育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的体育学习观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④学习能力观、学习过程观和学业自我体验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4.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初探刘靖南(广西民族学院体育教研室讲师)学习动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的心理规律的。因此,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1动机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一门学科。学生在...  相似文献   

15.
韩大勇 《冰雪运动》2011,33(6):66-69
冬季冰上课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冰上课教学未能摆脱纯粹生物体育的教育模式,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滑冰技能的培养,教学中人文精神与快乐体育的理念比较淡薄。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的方法对高校冰上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大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较低、学生对冰上滑行能力的满意度不高、学生学习态度被动,缺乏长期参与冬季体育锻炼的主动意识;通过冰上课分层次教学实验使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改变,学习的积极性、冰上滑行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提高,使大学生在增强体质、增长冰雪文化知识和坚强意志品质的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流畅体验理论探索大学生体育选课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心理学的活动流畅体验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选课满意度进行探索,认为不同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活动获得的流畅体验是不同的;学生选课的满意度主要与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认知、自我运动能力的认知、选课期望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南京体育学院体育表演专业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从专业选择动机、专业发展满意度及未来就业意向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选择动机明确,体现出对专业发展的浓厚兴趣,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履行专业自主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提升个人价值。但高校办学条件是制约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面临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们均表现出强烈的紧迫感,并建议专业建设在立足于不断改善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与未来就业形势的相得益彰,并表示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投生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中。  相似文献   

18.
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高校除了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外,还应重视对学生的情商教育.体育情商教育功能能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竞争意识和协助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山东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满意度调查,分析山东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满意度现状,构建了高校大学生体育满意度的模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的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满意度在不同院校类型、性别、专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院校类型上差异最为突出,问卷中的六个维度在院校类型上均差异显著;体育课满意度是所有调查指标中得分最高的,这表明了山东省体育课的开展是受到了学生肯定的,这将对进一步搞好高校体育工作尤其是体育课的教学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体育科技》2018,(6):544-547
满意度是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对此进行研究为改善体育教学提供实践依据。以湖北省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湖北省在校大学生体育课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体育课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现状,从中找出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体育教学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学生偏向于选择熟悉的体育项目,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选课目的和项目偏好有所差异;影响上课的因素主要集中于运动基础跟不上教学进度和上课地点较远等。建议引进新兴教学思想与技术,优化硬件设施,更新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