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小说的探究式教学的性质小说的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问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对小说的文本进行能动地探究式地解读的一种教学方式。传统的小说教学方式往往是“主题先行”,即先给文本贴上一个“思想标签”,再在这个标签下对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进行一番定向的分析、评论。这种教学方式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而且教师的教主要采用教授式,学生的学主要采用记忆、理解的方式。这样,实际上是教师一个人的解读代替了众多学生的解读,而且解读的层面仅仅是在“小说主题”和“三要素”之间作平面滑行,…  相似文献   

2.
教师对文本的自主解读,不仅是一个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由阅读一理解一思考一启发的思维全过程的展现。这样的读,感受最真实,最贴近本真阅读状态;这样的解读,也最贴近学生的阅读感受。只有先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才能真正从学生出发,设计教学,有效指导启发学生。所以教师先要自己读,根据“读”来设计“教”,读的深浅决定了教的深浅。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阅读教学北京市怀柔县教科所丁兴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换句话说,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阅读。吕淑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阅读教学当然是教学生阅读。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讲读教学...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阅读体验,原指阅读主体有意识地与作品"离间",不断用新鲜的阅读思维方式和阅读视角对作品进行全新解读,通过开放的动态活动对作品进行意义重构.长期以来,我们都从主观层面以此要求语文教师:面对一篇传统教学文本,教师即使教到"烂熟"程度,仍应自觉地常教常新,不能将文本的解读成为一种定势的思维;或是教师应该坚持自我研读文本,不能只"参考"各种资料,然后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失去教师的自我感受.  相似文献   

5.
付守爱 《教师》2023,(11):27-29
思辨性阅读能力是学生开展深层次阅读的能力基础,学生只有具备思辨性阅读能力,才可更为深入、更为透彻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主题等。基于此,培养与提升小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目标,围绕此诉求,文章作者从统整教材内容、分析培养要求两个层面,明确语文阅读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让学生能够在想象、质疑、预测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思辨性阅读能力,转而挖掘阅读文本中的深层信息,达成深度阅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要“关注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受到普遍重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说什么都对,说什么都行,这种“过度解读”歪曲了多元解读的真正意义,使多元解读成了随意解读,  相似文献   

7.
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强调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文本进行“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这些都是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批判和超越。本文将就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者,在组织学生阅读文本时,应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发现文本中存在的“张力”,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心中产生“张力”,最终让学生通过阅读消除“张力”,进而完成一次对文本的“解读”. 本文试结合几则教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如何生成“张力”. 一、制造“矛盾”生成“张力” 矛盾是一种抵触与对立,我们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的对立与抵触之处,往往能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进而产生“张力”.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阅渎教学中,为追捧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解读与合作探究的模式,有的教师将阅读课上成了学生随意讲、满堂闹的“说话课”,并对学生的发言又给予一味肯定性的评价;同时,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的阅读思考时间不足,生硬地搬演“合作探究”,导致学生的独立、自主阅读有名无实,探究性、创造性阅读无以容身,往往是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仍然十分生疏、肤浅。我们都深知,缺少了必要的纠偏点拨与重点解读的指导,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只会停留在概念式平面的理解层面。  相似文献   

10.
<正>深度教学是指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层面走向逻辑层面,使教学的符号与意义相统一。深度教学中的“深度”指知识解读的深刻性、全面性与学生发展的丰富性从深度学习走向深度教学,是教与学的一致性决定的,也是解决当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局限性的必然选择。“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即指在教学中,教师把课文的阅读理解分为释义、解码、评鉴三个层次。三层次解读有助于让阅读走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自身阅读经验引领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凭借自身的阅读经验“浸入”文本,借助文本细读发现、挖掘课文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走进文本的深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决定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深度.教什么决定怎么教,“教什么”取决于教师能够在文本中“读出什么”,因而教师细读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基础.下面以《项链》为例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教材中“阅读与思考”和“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思想上对该课程认识不到位.为此,笔者分别从课标层面、实践层面审视其教学价值,助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该课程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新课改将“多元,,作为现代教育的追求目标,主张文本解读主体(学生、作者、编者、教师等)的多元,文本意义或主题解读的多元。专家将课堂教学表述为“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指向多元目标的、学生自己的、生动活泼的丰动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倡导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解读课文,甚至允许跨学科、跨时代地解读,即所谓“多元解读”,这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极有帮助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堂上也确实出现不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场景。但毋庸讳言,一些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为了片面追求文本解读的多元化,无视文本的客观性,失去了最基本的原则底线,从而陷入误区,实质上无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随意曲解经典,颠倒是非观念。《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不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  相似文献   

15.
包颖宏 《学周刊C版》2010,(5):153-154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实践证明,让学生“会学”比让学生“学会”更为重要。为了教学生“会学”,教师在阅读中应该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状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规范学生阅读行为,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目标任务进行阅读实践。对此,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提高阅渎能力着手,我对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尝试,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引入语文阅读课堂,使阅读教学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补白”这两个词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前者比较好理解,是指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后者常指用短文填充报纸或期刊的空白处,也指补充、完善作品的艺术手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课文为媒介,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抓住课文内容上的“空白”,创造性地“补上空白”,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使用“阅读”与“补白”的手法,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中的“未尽之意”,从而更好地把握艺术作品的精髓,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民法教学工作,尤其是民法本科教学,在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民法本科教学中,应以让学生了解“民法是什么”为主要目标,使其系统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制度与基本理论,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任课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法思维,从“实然”层面准确解读民法典所设置的基本规则,以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小语阅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而形成阅读能力的活动。它包含“教”与“学”两个主要因素,缺一不成。因此,小语阅读课堂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情况,又要通过听课评价教师怎样实施教学目标的“教”;既要评价学生怎样主动积极地“学”,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标准是:1.教师的“教”,要求做到讲要精要,导要有方,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大多是单篇文本,即使是单元教学,也是单元中的单篇文本。单篇文本的教学,应实践“多阅读策略教学”,教学生同时运用多个阅读策略解读课文,实现文本意义理解的最优化和最大化。以《西门豹治邺》一课为例,“多阅读策略教学”实践思路是:唤醒学生已知的多阅读策略,指引学生使用多阅读策略,启发学生巩固多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20.
黄利华 《成才之路》2012,(15):30-31
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是关注学生生活,根据学生生活的不同层面,立足于他们的生活实际,构建学生的认知观、人生观、生活观以及价值观。从“教阅读”走向“教生活”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