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道德强度反映了个体对体育情境中道德事件本身道德性质的认知水平,对于个体在运动中的体育道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以568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男生307名,女生261名,平均年龄=19.1±1.04)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理统计检验体育道德强度与体育专业大学生比赛中亲-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和体育道德推脱在体育道德强度与比赛中亲-反社会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体育道德强度与体育专业大学生比赛中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比赛中的反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体育道德推脱对体育道德强度和比赛中亲-反社会行为之间关系均表现出了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体育道德强度一方面直接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比赛中的亲-反社会行为,另一方面通过体育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对比赛中的亲-反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整合社会认知、锻炼行为和体育运动心理学等理论,在调查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基础上,考察道德认知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综合影响。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调查问卷以及自编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量表对上海市1156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体育学习偏差行为总体处于中下水平;道德认知对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影响显著(p<0.01),道德认知(β=-0.306)对偏差行为具有中低度效应(0.3<β<0.5)。结论:女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越高,其体育学习偏差行为就越少;道德认知水平是减少(或避免)女大学生体育学习产生偏差行为的积极要素;提高女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体育学习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20,(9):812-816
目的探究基本心理需求对运动员运动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方法采用心理需求满足问卷、运动调节问卷、道德认同问卷和运动亲社会行为问卷对312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结果与结论 1)基本心理需求正向预测运动亲社会行为水平;2)自主性动机在基本心理需求与运动亲社会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主性动机对运动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受到道德认同的调节,即在高道德认同水平下,自主性动机对运动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曹光豪  高远 《湖北体育科技》2023,(5):447-450+460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和自我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认知重评策略是否在体育锻炼和自我控制之间起中介作用。方法 本文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情绪调节问卷以及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对504名大学生(男239人,女265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自我控制两两呈现显著正相关。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认知重评策略频率(β=0.206,t=4.647,p<0.01)和自我控制水平(β=0.202,t=4.541,p<0.01),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β=0.292,t=6.762,p<0.01)。结论 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和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频率在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运动反社会行为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发生成为运动道德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 研究采用运动员道德意识量表、运动反社会行为量表和运动道德推脱量表,对我国运动员进行测查,旨在考察运动员道德意识影响运动反社会行为 的心理机制,即探究运动道德推脱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SEM)发现:(1)运动员道德意识可以对运动道德推脱、运动反社会行 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运动道德推脱可以对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产生显著的正向影 响;(2)运动道德推脱在运动员道德意识与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关系中起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说明:道德意识水平越 高的运动员在运动中越少会使用运动道德推脱,也越少从事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道德意识既可直接影响运动反社会 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又可通过运动道德推脱间接影响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结果提示,在对我国运 动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应当加强对运动员道德意识以及运动道德推脱方面的教导,以更好地预防和降低我国运动员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徐红萍  李江 《体育科技》2011,32(1):12-14
运动员体育道德认知与体育道德行为脱节是影响运动员体育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从社会道德、家庭道德、体校的体育道德教育等方面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最后从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完善体校的体育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运动员体育道德认知与体育道德行为脱节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探讨道德认同、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影响,检验多重中介模型适配性。采用道德认同的内在化分量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的自我定向分量表、体育道德推脱量表和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量表,对1537名大学生(年龄20.42±0.532岁;男874人,女663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负向影响显著(F=76.668),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对偏差行为的正向影响分别显著(F自我定向=186.899,F道德推脱=137.076);在道德认同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时,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分别具备部分中介效应,而且,二者的多重中介效应也显著,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8.10%、5.04%和9.88%,即: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间接影响效应占总效应的53.02%。结论:道德认同是改善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心理特质,自我定向、道德推脱是诱发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前因要素;道德认同既可以直接的方式改善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还可以通过抑制道德推脱机制来缓解自我定向,进而有效避免产生体育学习的偏差行为。本研究可为防范和解决体育教学中的诸多潜在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从体重自我污名的双重属性出发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体重自我污名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双刃剑影响及边界条件。方法:采用体重自我污名问卷、亲友锻炼鼓励问卷、锻炼价值认知量表、消极锻炼情绪量表和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对3 406名青少年进行测量,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体重自我污名通过锻炼价值认知、消极锻炼情绪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2)亲友锻炼鼓励正向调节锻炼价值认知在体重自我污名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3)亲友锻炼鼓励负向调节消极锻炼情绪在体重自我污名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4)亲友锻炼鼓励正向调节锻炼价值认知和消极锻炼情绪在体重自我污名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结论:体重自我污名显著促进锻炼价值认知的增强和消极锻炼情绪的削弱,进而驱动青少年的体育锻炼行为,亲友锻炼鼓励在上述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为有效应对体重自我污名的双刃剑影响,应在巧妙运用体重自我污名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促进作用的同时,积极应对和防范体重自我污名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远  陈瀚文 《湖北体育科技》2022,(12):1060-1064+1124
目的 探究大学校园处于疫情封控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心理弹性三者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认知重评策略是否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情绪调节问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问卷,对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的385名疫情封控管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在体育锻炼量和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体育锻炼量与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呈显著正相关(r=0.153,p<0.01),体育锻炼量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90,p<0.01),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与心理弹性水平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r=0.381,p<0.01)。3)认知重评策略在体育锻炼和心理弹性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体育锻炼量能够正向预测疫情封控管理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和心理弹性水平;参与体育锻炼可以直接促进疫情封控管理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也可以通过认知重评策略的中介作用对其心理弹性产生间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准实验设计研究在公益活动中融入体育元素对大学生捐赠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公益体育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捐助行为,这种影响是通过情感卷入和行为卷入的中介作用实现的,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正向调节公益体育与捐助行为的关系,而公益意识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说明借助公益体育提升捐助行为的重点对象应是体育兴趣高的人群。研究结论丰富了公益体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为如何更好地策划公益体育项目,有效将公益与体育相结合以提升捐助行为、以及精准确定公益体育的对象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1)探讨体育锻炼这一社会活动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2)验证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检验这两个变量在体育锻炼预测个体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是否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的7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两两显著相关;2)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间的预测效应显著,纳入中介变量后,直接效应也显著。以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别为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显著,以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为链式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同样显著。结论 体育锻炼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能力与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情绪调节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攻击行为量表对南昌市各高校45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运用Bootstrap方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采用process4.1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情绪调节能力、领悟社会支持(r=0.66,p<0.001)(r=0.70,p<0.001)呈显著正相关;体育锻炼与攻击行为(r=-0.65,p<0.001)呈显著负相关。(2)情绪调节能力在体育锻炼与攻击行为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部分中介效应值为-0.04,占总体效应的21%。(3)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了情绪调节能力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结论:体育锻炼负向预测大学生攻击行为;体育锻炼对情绪调节能力起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能力正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情绪调节能力和领悟社会支持负向预测大学生攻击行为;情绪调节能力起部分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通过情绪调节能力影响攻击行为的后半路径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认知重评、亲社会行为在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量表对916名(男502,女414)在校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测量,通过中介作用检验和Bootstrap分析对各变量进行研究。结果1)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认知重评、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293,0.394,0.362;p<0.01),体育锻炼与认知重评和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321,0.425;p<0.01)。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共有3条作用路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主观幸福感(95%CI [0.056,0.116],效应值为0.085,占总效应的28.15%);体育锻炼→亲社会行为→主观幸福感(95%CI[0.010,0.049],效应值为0.028,占总效应的9.27%);体育锻炼→认知重评→亲社会行为→主观幸福感(95%CI[0.010,0.044],效应值为0.026,占总效应的8.61%)。结论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认知重评和亲社会行为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中的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运动情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先决运动情感影响一个人继续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方式.从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先决运动情感特点的形成及其在运动态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运动情感特点对大学生持续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个既能够满足大学生现实参与运动的需求又能适应进入社会长远参与运动的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社会链接具有将宏观的社会目标转化为个体的驱动力和行动力的功能。基于网球项目的数据,从社会链接视角出发,以社会资本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探讨社会链接和体育参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发现:社会链接视角下的集体社会资本对体育参与动机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即积累集体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体育参与动机;体育参与动机是社会链接影响体育参与行为意向的重要中介变量;运动能力感知在社会链接对体育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中起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变行为认知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应变行为能力水平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应变行为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并提出加强大学生应变行为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科学》2018,(3):114-120
为揭示我国运动员运动亲反社会的归因特点,采用质性研究法对我国运动员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我国运动员运动亲反社会行为包含18类树状节点,如"私交好"、"被动反击、以牙还牙"、"团队精神"、"战术安排"等,其中涉及运动亲社会行为的8类,涉及运动反社会行为的13类,有3类树状节点在运动亲反社会行为中重复出现;2.运动员运动亲社会行为的归因表现出了内部归因倾向,而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归因则表现出了外部归因倾向;3.亲社会行为归因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归因在不同指向以及不同性别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并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1 150名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8.68±0.895岁)作为被试,采用运动动机量表、实施意向量表、自我认同感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其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利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SS 2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351,p<0.01),运动动机对锻炼行为的直接路径有显著影响(β=0.167,t=12.525,p<0.01)。2)运动动机对实施意向(β=0.217,t=10.003,p<0.01)和自我认同感(β=0.164,t=15.356,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实施意向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43,t=13.115,p<0.01),自我认同感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84,t=7.831,p<0.01)。3)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包括...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运动认知、情绪及竞技水平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79名国家现役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认知和情绪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且具有典型的预测效应,其中,运动认知对竞技水平还存在显著的间接性影响(0.241),情绪成为一个重要的调节变量。同时,在对运动认知和情绪对竞技水平的各路径分析中,仅社会期待焦虑未呈现显著性,其他各维度均表现出显著性的作用。为此,建议重视竞技运动中运动认知和情绪的作用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将认知和情绪作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预测和控制变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双重过程模型对3896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从锻炼情绪角度探讨社区邻里社会环境影响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过程机制。结果表明:社区邻里社会环境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体育锻炼行为;调和式热情部分中介社区邻里社会环境与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而强迫式热情的中介效应不显著;锻炼认同正向调节社区邻里社会环境与居民调和式热情、强迫式热情的关系;锻炼认同调节社区邻里社会环境通过调和式热情对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中介过程,从而起着有中介的调节效应,而在强迫式热情中介社区邻里社会环境与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中,锻炼认同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拓展了社区邻里社会环境影响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中介机制与边界条件,提示社区在提升整体邻里社会环境时需要营造积极活跃的锻炼氛围来强化居民锻炼认同感,从而提升调和式热情体验,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其参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