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协同推进劳动教育,让家庭成为劳动教育的起点,让学校把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相融合,让社会成为劳动教育的实践舞台,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学习与实践中提升能力与素养,掌握劳动技能,学好各学科的知识,把小我融入大我,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
《云南教育》2008,(22):40-42
开展“三生教育”就是要让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理念,通过学校引入家庭,通过家庭向社会辐射。昆明高新一小把“三生教育”与家庭教育揉为一体,家长对“三生教育”的所思所想,让我们读懂了——  相似文献   

3.
开展"三生教育"就是要让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理念,通过学校引入家庭,通过家庭向社会辐射。昆明高新一小把"三生教育"与家庭教育揉为一体,家长对"三生教育"的所思所想。让我们读懂了——  相似文献   

4.
谢飞 《考试周刊》2011,(88):216-217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的共育关系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共同教育外来人员学生。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的优劣。共同教育的理念是教师和家长交往合作的基础。首先,从促进外来人员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看,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扮演着相同的角色,是共同的教育者,共同担负着外来人员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其次,在人格教育方面,学校和家庭是天然的伙伴,因为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在青少年人格形成最具可塑性的时期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最后,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的根本目的和利益是一致的。教师受社会重托,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其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茁壮成长。尽管家长的教育出发点不同,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决定了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不仅必须合作,而且要很好地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师家长委员会以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组织形式,以学校发展、家庭教育、社区文化为主要阵地,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团结教师志愿者、家长委员会代表、社区青保干部自主参与到学校各项工作管理中,形成了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的整合,从而发挥学校、家庭、社区和谐共建的指导功能、策划活动的智慧功能、示范群体的榜样功能和沟通协调的合作功能.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学校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家长工作特别是毕业班家长工作是经常性工作之一,要求毕业班全面进行家庭走访,掌握家长思想类型;重点解决问题,并发动全校教师展开社会宣传活动,明确规定本学期召开两次毕业班家长会。学校行政上领导教师又学习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於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宣传提纲”;结合检查了工作中存在的“贯彻劳动教育不全面”、“对社会宣传工作做得不够”的缺点,并批判了部分教师与己无关”的错误思想。成立了毕业生工作组;推动了工作  相似文献   

7.
家校教育价值观整合,亟需密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家庭教育价值观的走向。很大程度影响着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发展取向。因此,本研究基于社会层面的家校教育价值观分化为研究缘起,在家校教育价值观的总体水平的定量分析基础上,主要分别把脉家庭居住地区、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构成和家长职业技能.从而通过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价值观、打破资本积累对家庭教育价值观的束缚、发挥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实现家校教育价值观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个全方位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个工程的参与者有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其中学生家长是这个工程中表现最为活跃的社会因素,他们有很强的参与意识,这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当把这种资源挖掘出来并加以利用。而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家访,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家访的主体是教师,出发点是学生,对象是家长,教师处在这二者之间,可以说,在家访工作中,教师扮演着二传手的角色。首先,传信息。要把学校和学生的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家长,把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信息收集起来,反馈给学校,使学校与家庭之间构建起交流的桥梁,有利于学校和家庭共同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班主任工作☆其次,传情感。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改革不够了解,教师对学生的变化了解不多,通过家访增进学校和家庭的理解信任,可以在彼此的心中架起感情的桥梁。第三,传关爱。教师对学生的品德的关爱,对生活的关心,对学习的关注,在家访的过程中会得以充分反映。学生会感受到爱的温暖,家长会感受到爱的博大。第四,家访要到位、要及时。学生有变化,要及时传给家长,家长有建议,要及时传给学校。作为教师,对学生在校的表现状况要客观公正地传给家长,而作为家长也应如实地反映学生...  相似文献   

9.
宋佳 《江苏教育》2022,(2):43-44
协同育人指凝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通过多方面的沟通、协调和合作,实现统一的育人目标。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应以学校劳动教育为主导,以家庭劳动教育为基础,以社会劳动教育为支持,提升三个维度劳动教育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聚焦同一个育人目标,让劳动教育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03年起,我校在长达六年的“教师、学生、家长和谐互动教育场”探索中,形成了引领我校多方和谐互动的《学生宣言》《爸爸妈妈宣言》《教师宣言》三大宣言,进而创建起一个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和谐互动的教育场。在这里,“和谐互动的教育场”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措施和教育活动,整合家庭、学校的教育资源,组成教育合力.让教师、学生、家长在平等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作用和影响,尽可能发挥各方的特长,从而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同,  相似文献   

11.
魏建春 《教师》2014,(25):35-35
正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和社会结合在一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当前农村初中的"家校合作"教育形式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偏差,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农村初中家长、学校、教师对家校合作的重视程度不足(1)家长缺乏参与意识。许多农村学生的家长忽视自己参与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劳动是获取文明教养的重要途径,但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家长不首肯、学校不落实、社会不提倡,导致学生劳动意识缺失和劳动技能薄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把劳动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中来,通过激活课程中的劳育因子,自主拓展实践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模范事迹,填写个人成长档案,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自主劳动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家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要想把这三方面合成一股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力量,教师就必须处理好与家长及其他与教育学生有关的社会成员的关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就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劳动教育的组织对于初中生健康成长、有效参与社会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当前虽然提出了初中阶段劳动教育的理念,但在落实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初中阶段劳动生活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场所,而劳动教育的开展依赖于学校的教育环境,如何从理念、知识、技能、技巧掌握等多个角度出发,对于学生进行劳动的全面培养,则是学校劳动教育组织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本文主要从初中阶段劳动教育的组织必要性出发,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内容,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具体落实方法,以推动初中劳动教育顺利实施与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35):183-184
深入挖掘家长资源,充分发挥志愿者特长,把家长志愿者引导到小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第二课堂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6.
2019年,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针对初中生劳动实践状况的调查显示,学生、教师、家长能够准确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初中生校内劳动实践相对较好、校外实践较为薄弱,自我服务相对较好、家务劳动相对薄弱.监测数据表明,浙江省初中学校劳动教育路径健全,但也存在劳动实践发展不平衡、学校的主导作用不够明显、家庭的基础作用不够...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大兴区团河小学以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研究的载体,以家长教师协会作为研究的推进方式,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活动的主要形式,将国家级课程《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和《美术》中的部分内容与地方课程《大兴——我的家》进行了整合,在三至六年级中进行试验。由于学校整合了四门课程,在四个年级中实验,学校、家庭、社区三方人±参与,所以把实践活动定名为:“四四三在行动”。  相似文献   

18.
所谓"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家访这一形式,既能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而有针对地进行个性化教育;又能缩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取得家长对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改善  相似文献   

19.
家庭、学校、社会要协同推动劳动教育,在社会中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将劳动教育列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三方要密切合作,家庭要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理、自我生活能力,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学生掌握劳动知识,社会要为学生提供运用劳动的场所,发挥支持作用,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基地。下面,我从“一、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二、小学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三、家庭、学校、社会推动劳动教育的意义”“四、家庭、学校、社会推动劳动教育的举措”四个方面入手,就“三方协同”构建劳动教育课程,育劳动新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初中德育想生活回归主要是把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进行整合,打破学校围墙,引导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发展人际交往。同时,德育还要改造社会生活,通过家庭学校的联系,也通过学生社会实践,向社会辐射学校的正面影响,扬清激浊,从而改造周围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