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活用文本,梳理文本话题,使学生明确写作主题;拓展文本词汇,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仿写文本语段,引导学生迁移输出范式,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中背景知识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语文课中的背景知识?笔者通过"课始介入、课中相溶、课尾拓展"三个板块进行阐述,如何帮助学生利用好课文背景知识,积极地赋予文本时代内涵,盘活文本、教活文本,激活文本,引领学生到充满各种文化现象的"大语文"环境中去体验、去学习,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教师需要重视资料拓展,并能在教学中将这些资料与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融通,助力学生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拓展资料,需要拓展与文本主题相关的资料,拓展与文本背景相关的资料,拓展能够填充文本空白的资料,拓展有助于升华文本主旨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拓展是实现"大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它如同放风筝。有效的拓展可以打开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架设文本与自然、社会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阅读文本,自主地理解文本、研究文本。在某次教研活动中,笔者聆听了一位教师执教《钱学森》一课。在敬佩执教者精深的教材解读的同时,对其阅读教学的拓展产生了些许想法。[课堂回放]师:钱学森一心想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但却经过了五年漫长的等待,这是为什么?生:因为美国政府不让钱  相似文献   

5.
卞瑞君 《考试周刊》2022,(32):92-95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而文本语篇是阅读的载体。基于单元主题的阅读形式是以单元话题为核心的语言探究方法,学生通过对教材的了解,加之拓展阅读的深化,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主题的意义,抓住语言的本质,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小学教师应当积极立足单元主题阅读,以拓展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英语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87):94-95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拓展不仅能促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完成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实现;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目标、教材、文本、学生、教师五个方面阐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内容拓展问题,并从这五个方面阐述英语课堂有效拓展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具有战略性意义,必须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重视。语文教师根据语文教材文本体现“党的领导”相关内容的隐显程度,可以采用三条有效的教学路径:对于全显的文本,引导学生研讨,从而自主把握主题;对于半显的文本,帮助学生阐发,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主题;对于全隐的文本,指导学生比较,在拓展中领悟主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主题阅读是根据单元核心话题对主题情境进行宏观架设,对教材文本适度整合、重构的阅读活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大单元阅读活动应遵循生活性、思想性、可读性和系统性原则.在英语大单元主题阅读中,应整合教材内容,有机融入拓展文本;融合多模态文本,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深入研读文本,把握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9.
Warm up or lead in设计一:Choose clothes T:I have a good friend.She is going to have a party.I want to go to her party.But what do Iwear.Look,there are many clothes.Which one do you think I will wear?Why?师用课件出示学习过的上装类单词,让学生帮助挑选,并要说出为什么,如:I like the blue skirt.It'scool…当学生帮助挑选完上装后,师再出示下装:I can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施以"拓展延伸"术是一项重要策略。但教学中却存在着"画蛇添足"的现状:文本拓展"漫无边际"、文本拓展"喧宾夺主"、文本拓展"随心所欲"、文本拓展"盲目追求"。如何使文本拓展走向"锦上添花"?作者进行了探索:在背景理解处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在重点难点处拓展,提升学生的理解认识;在主题升华处拓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外延伸处拓展,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群文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时围绕主题,通过课内阅读材料统整建构,课内外阅读素材融合衔接,课外阅读资源主题渗透路径,拓展学生阅读面,提升阅读素养。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PEP7 Unit5 What does he do?为例,具体阐述教师以教材中的阅读文本为参照,采用一篇带多篇的方式,选取开发、融合课内外阅读资源,展开同步阅读,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机会,增加学生阅读储备;同时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分享思辨、意义建构等方面的指导,提高英语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你知道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类“主题栏目”,起到拓展本单元教学内容和弘扬数学文化的作用。如何有效开发教材中的“主题栏目”,放大数学学科育人价值是亟需我们探索的话题。特级教师蒋守成提出“主题拓展教学”主张,基于某个主题将“你知道吗”“动手做”等栏目开发成数学拓展课,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的认知边界,促进数学对于人的整体培育。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蒋守成的《铺地锦》一课,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3.
"主题阅读"就是围绕一定主题,把多篇文章、多种信息以多种角度组合在一起,在多个文本交融的品读过程中,最终实现主题意义的构建。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围绕"主题阅读",从"文本激发‘主题阅读’的兴趣、单元主题拓展‘主题阅读’材料、现实生活升华‘主题阅读’感悟"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发掘语文教学资源,改进语文书文字资料匮乏的"薄"的缺陷,让语文书"厚"起来,让语文书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人文修养的"厚"实载体。  相似文献   

14.
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从而促使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和生命性的课堂景观。笔者从初读构建话题、熟读感知话题、研读升华话题、活读拓展话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与看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Step 1.Warm-up 1.Sing a song"Go to school" 2.Free talk T:伊伊伊,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S1:I go to school at…T:What’s the time now?S2:It’s…T:It’s time to have class.设计意图:愉悦的歌声使学生情绪高涨,迅速地进入到语言学习的状态中。师生间的自由交谈,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更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当天的语篇主题。Step 2.Presentation and  相似文献   

16.
拓展是实现“大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它如同放风筝。有效的拓展可以打开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架设文本与自然、社会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阅读文本,自主地理解文本、研究文本。在某次教研活动中,笔者聆听了一位教师执教《钱学森》一课。在敬佩执教者精深的教材解读的同时,对其阅读教学的拓展产生了些许想法。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评比、展示、研讨等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在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主题,通过直观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谈话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等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导入活动激活学生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话题。往往在课堂教学伊始就引人入胜,让课堂教学趣味盎然。而对文本的梳理过程,教师可以极尽聪明才智,在对文本仔细研读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各部分文本的不同阅读活动,教师设计的空间很大。读后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基于话题、基于文本,设计出一个个让学生初步思维、  相似文献   

18.
吴旭升 《学周刊C版》2014,(2):179-179
“主题阅读”就是围绕一定主题.把多篇文章、多种信息以多种角度组合在一起.在多个文本交融的品读过程中.最终实现主题意义的构建。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围绕“主题阅读”.从“文本激发‘主题阅读’的兴趣、单元主题拓展‘主题阅读’材料、现实生活升华‘主题阅读’感悟”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发掘语文教学资源.改进语文书文字资料匮乏的“薄”的缺陷.让语文书“厚”起来.让语文书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人文修养的“厚”实载体.  相似文献   

19.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还可以让他们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本文中针对此话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周娟 《湖北教育》2022,(10):47-48
<正>“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围绕阅读主题收录了大量的同主题文章,不仅为学生拓展课堂所学知识提供了帮助,而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范文。“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主题写作课,通常以课内及丛书配套的多篇文章引入,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这几篇文章写作共性的分析,提取契合学生写作实际的写作元素,打开写作思路,习得写作技法。下面,笔者以教材文本《背影》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老海棠树》《月是故乡明》的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寄情于物”这一写法的提炼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