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3年台湾地区《非营利幼儿园实施办法》颁布,非营利幼儿园一时成为岛内热议话题。台湾地区教育部门自2014年始推行非营利幼儿园政策,并制定五年百所非营利幼儿园的目标,截至2018年百所目标即将达成。秉持着优质、平价、普及和保障弱势等价值的非营利幼儿园在推行过程中亦存在诸多问题,如"零盈余"的制度设计导致诱因不足、财务运行缺乏弹性、场地及人力资源缺乏等。这些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对大陆地区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实践中应完善立法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公私协力多模式助推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监督管理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等。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立法是区域内校企合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立法现状,分析了较具典型性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法规文本,指出其在法律体系、评价体系、法案文本操作性等方面存在不足;进而在校企合作法律体系建设、科学化立法、法案文本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同时鼓励各省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企业类型和专业大类、职业教育层次,进行差异化校企合作地方立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等部委印发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对学前教育普惠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泰宁县以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契机,结合山区县域实际,积极探索扩增优质资源、总园办学改革、深耕办园内涵、关注教师成长等路径,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促进县域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逐步由“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学前教育普惠性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无论是国家的相关文件、法规,还是领导讲话及会议精神都对学前教育普惠性给予高度重视。学界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学前教育普惠性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具体而言,关于学前教育普惠性的内涵、概念研究,普惠性幼儿园的定义与特征研究,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性的原因、措施与策略研究,发达国家普惠性学前教育及其启示研究,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价值与功能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普惠性幼儿园准入标准、农村留守儿童普惠性学前教育个案与民办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学前教育普惠性视角下财政投入模式研究,学前教育普惠性与立法研究等八个方面受到学界重视,开展了认真研究并涌现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证成果。  相似文献   

5.
《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十条”均提出发展学前教育应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强调要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在现阶段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有助于保障每个适龄儿童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平等,实现学前教育公平;有助于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大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有助于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园率,推动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成为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6.
2013年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学前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普惠资源逐渐扩大,地方改革深入发展。但学前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如教育公平、教师供求、学前教育"小学化"、学前教育立法等问题。因此,学前教育的发展亟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多渠道督导、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儿童福利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福利是儿童教育福利的起始点,国家和社会应为0~6岁学前儿童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学前教育资源、机会和服务,以保障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国际学前教育福利经历了从补缺型到优质普惠型的发展历程,力求让不同儿童、不同家庭和不同社会群体共享儿童福祉与发展成果。为助力“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学前教育福利也应走向追求儿童美好生活的优质普惠型福利,在积极转变学前教育福利观的基础上促进托幼均衡发展,推进学前教育福利服务一体化,实现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精神,山东省以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为契机,在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扩增普惠性资源、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保教质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压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健全普惠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推动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应落实政府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责任。鉴于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符合政策法律化的条件,本研究建议《学前教育法》采用专章立法形式,规定学前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经费预算、经费标准、财政补助及财政引导等条款。通过政策法律化确保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制度的长期性、全局性及强制性,解决民众对优质低价学前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日益成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实现需要相关政策提供权威保障和实践依据。通过对中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考察,中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倡导性的"积极开展"发展到"普惠性"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并在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上提供确实保障。  相似文献   

11.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日益成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实现需要相关政策提供权威保障和实践依据。通过对中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考察,中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倡导性的"积极开展"发展到"普惠性"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并在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上提供确实保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快速增加、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办园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政府统筹力度不够、发展失衡等问题。美国开端计划在学前教育立法、经费投入保障、综合服务项目和家庭社区合作等方面的做法保障了儿童受教育权,促进了教育公平,对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早期教育》2007,(12):52-54
早期教育2007.12用爱心、激情与才智,携手共绘幼教美好明天杨进1∶4坚定信心,恪尽职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姜瑾1∶5加强管理,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何幼华1∶8打造开放、多样、优质的学前教育,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尹后庆1∶11《学前教育法》,一部期盼着的法——专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邢世忠6∶2开展学前教育立法工作,为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专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杨进6∶4共同努力,推动学前教育立法工作的开展——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8∶1近十年我国幼儿体育研究综述——对122篇学…  相似文献   

14.
以杭州、江苏、宁波三地学前教育法规为代表的地方学前教育立法在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从具体内容看,三个地方性法规全面覆盖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如地方政府责任、事业发展方针与机制、地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管理与监督、保教人员资格与权益、相关法律责任等.今后我国中央及地方学前教育立法都应将儿童权益保障置于学前教育立法目的的首位;应明确中央政府职责,并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责的监督;应关注地方性学前教育法规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前教育立法:思考与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个体全面健康发展,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公益性是学前教育的根本性质。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主导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责任,其中,立法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既是现代政府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破解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诸多突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与迫切需求。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力量严重不足,幼教领导与管理失去有效保障;学前教育经费严重匮乏,事业发展缺乏基本的经费保障;幼儿园的办园体制、投入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急需在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构建学前教育新体系;教师身份不落实、待遇缺乏保障,队伍不稳定;各种社会力量办园的条件、权力和行为缺乏应有的规范与保障等。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上位的法律规范与保障,因此,专门法的缺失已严重制约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已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与法律基础。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基本理念应包括:强化学前教育的公共性与公益性;凸显和增强政府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职责;以公平和均衡为基本立法价值取向,优先保障并向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立法重点应抓住影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深层次的核心问题,特别是明确规定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政府职责、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园体制、教师队伍建设及建立督导评估与问责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国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方向指引。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着眼点是解决公平与质量问题。经过十年的探索,普及、普惠、优质成为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普及是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普惠是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任务,优质是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目标。展望未来,要坚持党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的中国式新样态,从而实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下学前教育迈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取得一些优异成绩的同时,许多机制体制中的问题也亟待立法保障,进一步明确、解决.现有的学前教育法律环境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为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亟需加强学前教育立法,提高立法位阶,用法律形式明确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为原则,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努力维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科学保教,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出现,推进学前教育事业长久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学前教育的投入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没有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政府责任缺失,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到位,导致学前投入严重不足。构建学前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切实保障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立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学前教育立法中强化政府责任,明确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主体地位,是保障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学前教育起点公平,美国采取了三种与社会运行相一致的"瞄准性"财政投入方式:通过立法保障国家贫困儿童专项项目实施,通过联邦、州、地方政府合力提供持续的项目经费,通过购买学前教育服务提高弱势家庭选择能力。在我国学前教育稳步发展与经济投入受限并存的情况下,可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通过立法为"瞄准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提供法律保障,财政投入优先关注贫困家庭弱势儿童,建立学前教育"瞄准性"投入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扩大财政投入的受益面,提高财政投入的有效性,从而为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孩生育政策,对作为基础性支撑的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加快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办性质幼儿园作为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重要力量,近十年重新回归国家公共教育政策视野,不少地方也出台了支持公办性质园发展的利好政策,但尚未能有效解决其发展长期存在的管理体制、投入体制机制、教师政策制度等深层次问题。在新形势下,为充分发挥公办性质园在多快好省地拓展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普及普惠并有质量的发展,应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价值取向,将公办性质园纳入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坚持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着力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实事求是因地因类制宜、政府和举办方双轮驱动的四项改革原则;建议进一步理顺公办性质园管理体制且推进属地化管理,建立健全投入保障与使用机制,创新完善教师人事制度与待遇保障政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