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高曼于1997年将“情绪智商”这个概念引进智力教育,给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带来一次很大的冲击。现代社会要求孩子不仅要有高“智商”,还要有高“情商”,即控制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具有高情商的人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能够敏锐地觉察别人的情绪,具有同情心;能够与人愉快地合作,人际关系融洽。婴幼儿阶段是情绪培养的关键期,关系到以后智力、意识和整个人格的发展。这一时期,孩子的情绪不稳定,智力活动和行为很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和影响。因此,关注孩子的情绪发展,培养孩子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  相似文献   

2.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哪怕面对挫折,这种素质也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3.
姚鹏 《知识文库》2022,(18):76-78
<正>陶行知先生关于“学生自治”问题的研究要点之一是自己管理自己。当前,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重在鼓励孩子自由、自主、愉悦、创造,主张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的情绪问题越来越多,不容忽视。孩子的自我管理不仅包括生活和学习,还包括情绪管理,而情绪问题中较为普遍的就是任性行为。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处在一个社会环境中,虽然年纪比较小,但在成长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倩芸 《家教世界》2022,(Z2):74-75
<正>建立自我认同感其实是青春期孩子必须经历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需要他们相信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有意义,所以孩子会有种种“炫耀”性质的行为,以期能够引起家长、同学们的关注,一边是特立独行,一边又是矛盾的情绪,因此要帮助孩子获得真正的自我认同感就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钱灿 《四川教育》2010,(10):21-22
亲子交流也需要智慧 美国心理学家阿戴尔·弗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就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写道:“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却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儿童青少年的课堂学习行为是其学习心理状态的外部表现,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心理问题,第一是课堂能否满足孩子情绪愉悦的需求,即学习的动机问题;第二是课堂能否实现孩子的成长需求,即学习能力问题;第三是课堂能否尊重孩子的不同发展需求,即学习的个性化问题;第四是课堂能否促进孩子提升自我调控能力的需求,即学习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7.
于焱 《辽宁教育》2013,(12):20-21
教育行为失控是指教师在其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教师行为违背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具体到幼儿教育实践中,这种失控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不良行为孩子过分否定斥责和惩罚;对能力弱的孩子过急态度;对表现个性的孩子采取压制态度;对所谓“好孩子”过分娇纵。  相似文献   

8.
孩子头痛脑热了或咳嗽气急了,做父母亲的都知道这孩子身子“闹病”了,该带着去看病,打针吃药,医除病患,可当孩子心理、情绪,行为发生导常了,做家长的是否意识到这也是在“闹病”,该带着孩子去医院诊治呢?其实,儿童的心理、情绪、行为异常是一类常见疾病,如果不重视,延误或错过治疗时机,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还会妨碍孩子的读书学习。本期,我们讨论孩子睡眠障碍和口吃问题。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父母化”的孩子通常难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社会化的个体,常常伴有一生的孤独感,长大后也很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并且更容易出现酗酒、药物滥用等行为问题,被迫“父母化”后——他们成了特殊的“问题孩子”。  相似文献   

10.
南京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儿子今年12岁,上小学六年级,过去还算是个听话的孩子,可现在却爱生气,对大不了的小事也要顶嘴,动不动就要反抗。他还跟奶奶说,“不相信我,就要反抗”、“专门说我,就要顶嘴”。真是越大越不懂事,越来越难管教。怎么办?A青春期的孩子,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成年人。所以他们既有孩子的行为,也有大人的行为。这时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烦恼多,爱发火。家长该怎么办呢?第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情绪好,你说他几句他愿听,听得进。情绪不好时,你不说他,他还烦恼着呢,你再说他,他就火了。第二,要宽容孩子。青春期的孩…  相似文献   

11.
梁东标 《教育导刊》2004,(24):50-52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思想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思想、言谈、行为与情绪表现模式的影响。所以,欲要孩子改变,家长必先要作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12.
情绪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生活的精神支柱。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说:“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绪智能,前一因素只占20%,而后者占80%。”一个人的成败深受情绪影响。积极、平静、轻松的情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消极、冲动、紧张的情绪则反之。家长要帮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郭春洋 《学前教育》2023,(12):14-15
<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是天性使然,并不需要后天培养,而需要尽心保护。所以父母要做的是顺着孩子的好奇,鼓励他对未知进行探索,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科学素养的启蒙与培养。1把大自然当做“大大自然角”,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幼儿园班级里大多会有一个区域叫做“自然角”,那里其实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目的是给孩子在园期间提供一个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机会。从这点来说,家长日常可以多多带孩子去大自然踏青、探险,或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和孩子一起饲养小动物,把大自然当做“大大自然角”,追随孩子的目光所在,引导孩子有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人类丰富的情绪表现无疑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的缘由。儿童,同样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有的孩子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有的孩子受了委屈只是暗自流泪,有的孩子快乐自信,而有的孩子冷淡退缩。  相似文献   

15.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人类丰富的情绪及其表现无疑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的缘由之一。幼儿,同样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有的孩子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有的孩子受了委屈只是暗自流泪,有的孩子快乐自信,而有的孩子冷淡退缩。  相似文献   

16.
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因“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而引起一些对抗性的语言和行为,为此家长很苦恼,亲子关系不融洽。在咨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家长把心态放平,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允许孩子进行暂时情绪发泄;教会孩子面对冲突时的应对策略;父母双方在孩子面前统一好角色;家长一定要做到忍与等。经过一学期的调整,通过孩子的测验画及家长的反馈,我们看到该家庭的亲子关系开始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7.
乐乐特别爱吮吸手指,仿佛手指上涂了蜜;壮壮必须捏着被角才能睡着;笑笑无论走到哪儿都要抱着自己的玩具熊;丁丁高兴时和生气时都会用力拍自己的脑袋;阳阳喜欢用手抚弄自己的生殖器……孩子的这些“怪异”的行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婴幼儿的这些行为是其特有的自我安慰的行为,是他发泄自己情绪的一种方法。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出现的心理状态,往往伴随着行为上的变化,孩子也不例外。当他看见妈妈离开时,当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当他感到饥饿、口渴时,内心会产生悲伤、害怕、焦虑、不安等心理状态,这时他就会用自我…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育》2006,(9):40-41
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孩子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9.
凡是孩子因疏忽大意、缺乏经验、自制力差等而造成的危害集体或他人的行为,称为“过失行为”。幼儿的过失行为往往没有预谋或不良动机,所以又称“无意过失”。无意过失后果虽不严重,但会造成他人一定的损失和痛苦。作为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无意过失。首先,要冷静地面对孩子的无意过失行为。孩子的过失行为常令家长烦恼和气愤。一个人在恼怒中情绪容易激动,处理事情就会有失偏颇。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冷静下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从孩子“消极”的行为中寻找积极的因素,对孩子的过失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如冬天到了,孩子怕金鱼在冰凉的水里冻坏身体,就兴致勃勃地把金鱼缸搬到外面去晒太阳,由于人小用力不当,玻璃缸摔坏了。这时如果家长把孩子揍一顿,显然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20.
何军 《山东教育》2007,(3):49-50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人类丰富的情绪及其表现无疑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的缘由之一。幼儿,同样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有的孩子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有的孩子受了委屈只是暗自流泪,有的孩子快乐自信,而有的孩子冷淡退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