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黑骏马》以古朴的民歌《黑骏马》为依托,通过对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爱情悲剧的表述,展示了一部古老草原世世代代生活史以及它和现代文明的一些冲突。《黑骏马》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自省意识是极为可贵的。正是这种超越功利目的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的反省显示了知青/寻根文学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2.
张承志的《黑骏马》以一出爱情悲剧为形式,展现了蒙古民族在历史转折之际的自我审视、化追寻及抉择。具有令人回味不尽的历史与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张承志的作品有着鲜明的象征色彩,不仅给人厚实、深刻的感觉,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一点,在他的小说《北方的河》和《黑骏马》中体现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黑骏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了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笔法,再现了草原的风土人情,歌颂了草原人民善良、朴实、勤劳的美德。每次读到《黑骏马》这本书总是激情澎湃,始终觉得读张承志的书能重新寻回激情和信念。笔者以个人的感受与李更先生就《黑骏马》的艺术成就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5.
民俗机制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作用。张承志的《黑骏马》之所以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主要是民俗生活的成功描写 ,具体表现在 :(一 )有形物质民俗生活相 ;(二 )无形心意民俗生活相  相似文献   

6.
《黑骏马》是张承志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评论者往往将目光集中在男女主人公身上,关注特殊背景下文本对爱情的思索与吟咏,而忽略了其中的父亲形象。诚然,父亲形象在《黑骏马》中时常出现却不够突出,甚至不及与之对照同构的母亲形象,但将文本父亲形象与张承志早年经历结合起来时,苍白的父亲形象与文本的着力追寻父爱所形成的情感张力,透露着文本对父爱缺失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态视角解读张承志草原生态小说《黑骏马》。通过主人公白音宝力格对蒙古草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疏离与多年之后的回归和感悟,反映出蒙古草原文化崇尚的生态整体主义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折射出作者对蒙古族生态文明的深沉怀念。  相似文献   

8.
徐蕊 《现代语文》2009,(7):123-124
张承志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在《黑骏马》中他用超越性的眼光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探索,忍受失落的悲伤和精神无归属的苦闷,继续爱和怀念着草原上的索米娅和奶奶,升华了对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9.
《湘南学院学报》2019,(3):60-64
张承志在小说里构造了一个与蒙古草原、黄土高坡、北疆山川这三块土地密切相关的动物世界。骏马、狗、羊这三类意象尤为突出,他笔下的骏马是英雄的坐骑,青春的见证;狗是忠诚的伴侣,前行的支撑;羊是宗教的寄托,神圣的象征。这些动物意象的设置,与作家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它们的存在从根本上反映了张承志对草原文化和苦难宗教观发自内心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金殿中 《文教资料》2006,(26):62-63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张承志的小说《黑骏马》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即人物对比、意象对比和场景对比,并具体分析由此带来的抒情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黑骏马》的意蕴是丰富的,是一首生命的诗,是一个年少的梦,是一曲华彩的旋律,是一种失去的美好回忆,是青春,是理想,是亲情,是爱情。在这曲生命的旋律中,它奏出了文化观念的冲突,生命意识的高扬,草原生存状态的"知在"的表达等多重审美意蕴。四处飘洒着生命的余韵。  相似文献   

12.
13.
张承志的《黑骏马》与马尔扎克《沙漠里的爱情》是两篇理性较浓的小说,小说在对民族文化、社会关系的探寻方面体现了作家深刻的理性思维。两部小说都触及到相关的物象描写,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小说的美感效应。在情感的流向上,两部作品也有相似的情感流程,使小说产生了一种诗意美。  相似文献   

14.
一曲草原古歌与一段人生故事合奏出了张承志的唯美小说《黑骏马》。小说《黑骏马》展现了叙述者对草原“母性”生命意识从否定到肯定再到崇拜的过程。小说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笔法再现了草原博大的“母性”生命意识及主人公在往事重温中力图用自我归罪的方式所重新确立于草原文化中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张承志小说中的拟父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承志的“寻父”意识是一种“拟血缘认同感”,在这种认同感的驱使下,张承志在小说中构建了大量的拟父子模式。其中的自然父亲威严、崇高,儿子从中汲取超越自身的精神力量,这时儿子的认父仪式是父子的亲切拥抱;英雄父亲刚烈、英勇且是神圣价值的承载者,这时儿子的认父仪式是向父亲下跪。张承志的“寻父”是在寻求生命的意义,但儿子的身份定位限制了他意义寻求的深度。  相似文献   

16.
张钰 《文教资料》2014,(31):57-58
张承志是一位具有理想主义气质的作家,从1978年开始写作到之后创作出《黑骏马》、《北方的河》、《心灵史》等著名作品,无论从其个人经历还是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经历了多次的徘徊与找寻,有缺失时的不安,有找到时的欣喜,也有认清那并非真正皈依的彷徨,及再次踏上找寻之路的坚忍。张承志从未放弃,一直带着崇高的理想、秉着清洁的精神,在为他的思想、为他的心灵,找寻一个栖身之所,找寻一个灵魂家园。  相似文献   

17.
《黑骏马》是我国著名知青作家张承志的代表作。故事以民歌《钢嘎.哈拉》为线索,以辽阔壮美的草原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以严峻而抒情的笔调向我们诉说着美好爱情的失落和成长历程,感叹着命运的无常和世俗生活的沉重。  相似文献   

18.
张承志的《黑骏马》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骏马》为主线,描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凄美的爱情。小说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笔法,再现了草原民族的风俗人情。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9.
谢家禄 《文教资料》2008,(28):166-168
"母亲"是张承志小说描写的中心.借助于"母亲"这一主题写出了一系列草原小说,张承志塑造了一系列勤劳、善良、仁义而坚强的母亲形象.更由于张承志自身独特的气质及对"母亲"浓郁的感激之情,造就了张承志"母亲--人民"的文学创作精神取向.  相似文献   

20.
在《黑骏马》的表层文化意蕴之下存在着一种深层文化意蕴。这便是作品中以“灵性”和“心绪”两个字眼一再暗示出来的东西:那“灵性”我把它称作原始母性。那“心绪”我把它称作恋母同归的无意识本能。那灵性在自发额吉和索米娅身上存在,也在大地、草原、河流和母马身上存在。那心绪在成年后的向音宝力格身上存在,也在所有孤寂的牧马人身上存在。正是这种深层文化意蕴构成了作品的神圣色彩及其神奇而神秘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