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对于中国古代幼童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蒙学教材是古代实施蒙学教育的主要中介。通过对古代蒙学概念的研究及蒙学教材特点的分析,将会为当代幼童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蒙学是中国古代的启蒙之学,对我国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蒙学教材的特点,就现代教育和现代教材的‘改革提出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蒙学,即启蒙之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童蒙须知》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为儿童编写的一篇启蒙读物,不仅是宋代重要的蒙学文献之一,也是后世蒙学教材编撰时仿效的范本。其言易晓,其事易从,尤切于日用,涵盖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杂细事宜五个部分。通过详尽规范儿童日常起居、言行礼节等内容,充分彰显朱熹的蒙学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产生深远持久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积淀,蒙学教育、蒙学教材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以《史籀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为代表的周秦教材,以《急就篇》为代表的汉代教材,相传相袭,发展至唐代,蒙学教材不断完善,基本趋于成熟。到了宋代,蒙学教育流行于民间,几乎成为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随之出现了一大批语文教科书的雏形——《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童训》、《十七史蒙求》、《训蒙诗》、《名物求蒙》等重要蒙学教材。到了明清,教材内容更趋完善,分科教材的出现,教授方法的规定,是这时蒙学教育、蒙学教材成熟的重要标志。探讨我国蒙学教材及其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其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我们今天普及中小学义务救育,编纂中小学教材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学的兴起,仿照古代各种蒙学教育机构和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教材上、教学模式上当代学前教育与古代蒙学教育相比有其不同处;在教育理念上却也有其相通之处。如何借鉴古代蒙学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如何使古代蒙学教材为我们当代学前教育所用,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许多教育者共同研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陶有宏 《现代语文》2008,(11):13-1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蒙学教育的传统。我国古代对8—15岁儿童的教育叫“蒙养”教育。如果说“四书”“五经”是中国经学教材典范的话,那么我国古代也不乏以识字为主的蒙学教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则莫过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习称三、百、千)。中国蒙学教材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尤其是“三、百、千”在我国古代语文启蒙教育中曾赢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蒙学教育,经过数千年的创新与沿革,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流传下大量的蒙学论著。研究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发展过程、内容方法和蒙学教材(或读物),可以借古鉴今,使现代蒙学教育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的蒙养教育的不断发展的,蒙学教材也在不断的丰富扩展。其间编写了大量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蒙学教材。纵观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的流变,它是源远流长,综合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田建荣 《考试研究》2009,(1):103-120
蒙养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举制长期并存。科举考试使蒙学教育目的与其接轨,使蒙养教材渗透强烈的功名利禄思想。特别是一些科场的失意者,做蒙师便成了他们临时的选择和人生过渡,这不利于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在科举考试的推动下,古代蒙学的确有了长足发展,在识字、写字、读书和作文训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科举考试推动、促进并保护了中国古代蒙养教育的发展与成就。  相似文献   

10.
陈睿 《文教资料》2020,(1):161-163
蒙学教育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起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阶段,兼有知识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双重责任,对儿童成长与学习的意义重大。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程中,蒙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系统梳理蒙学教育在古代朝代更迭中的发展变化,深入了解蒙学教育的历史演进,探索蒙学教育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1.
The Component Model of Reading expanded upon the Simple View of Reading by adding an ec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mponent. Elements of the ecological component include teacher knowledg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extbooks, and teacher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examined the extent of teacher knowledge about text structure, the extent to which textbooks focused on text structure related skills and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 percentage each skill and strategy was covered in lessons and teacher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Such analysis shows that although text structure interventions may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student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re are multiple elements of the ecological component that may be counteracting the benefits of the intervention. First, teachers have a limited knowledge of the five common text structures. Second, textbooks systematically minimize text structure instruction and only cover comprehension skills and strategies sporadically throughout a year-long curriculum. Third, teacher learning of text structures and change in practice was moderated by these ecological factors including textbook scheduled instruction and administrator support.  相似文献   

12.
13.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analogy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used with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xtbooks. The framework takes into account aspects of past research into analog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to allow for a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of textbook analogies based upon nine criteria including chemistry content area. Many of the 93 analogies classified described abstract chemistry concepts such as atomic structure and bonding, however, the frequent use of simple analogies, and the scarcity of stated limitations, are likely to create learning problems for students. In some textbooks, authors made use of margin spaces to include more analogies and these marginalised analogies often contained a pictorial component.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analog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and possibl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4.
在系统分析活页教材的理论研究与发明专利应用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方案,从“外显、基础、构件、延展和核心”五个维度深化对新型活页教材的理解;对新型活页教材构建进行探索,提出“双元开发、成果导向、学生中心、多角融合”的四个编写原则,创新了新型活页教材改革研究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最新的变化为讨论其中涉及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性质 ,外国文学选目及评价方面的变化和意义 ,新形势下外国文学教学的策略提供了现实条件。外国文学中译本 ,是中国文学的特殊组成部分 ,是现代白话文的特殊组成部分 ,所以也必然是中国语文的一部分。新版大纲和教材的外国文学选材范围大幅度拓宽 ,评价趋向多元化 ,同时保持了意识形态的连续性。面对如此教学实际 ,从人性、社会批判、命运或象征三层次提炼和整合作品主题是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已形成热潮,在远程教育领域便更是成为一种需要.而多媒体课件虽然兼有教具和教材的两种功能,但却不能脱离文字主教材,倒是应该原于文字教材,易学于文字教材;其要点是:深入浅出表述文字教材;由博返约浓缩文字教材;形象直观展示文字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文字教材;拾遗补缺充实文字教材;修桥补路疏通文字教材.  相似文献   

17.
学科教材论是一门主要探讨学科教材的编写、使用、评价、管理、历史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注重揭示学科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使用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兼具实践应用性与理论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以学科教材编写和使用等现象和事实为基础的、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学科教材问题,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学科教材论基本原理系列、学科教材开发和使用过程系列、学科教材历史发展与比较系列。发展学科教材论需要凝聚研究力量,建立学科教材论的学术共同体;需要扎根实践土壤,把握学科教材论建设的重难点;需要着眼独有元素,突出各学科教材论建设的个性;需要知悉理论基础,以多元视角开展学科教材研究;需要增强方法自觉,构建学科教材研究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高性能终端设备的日渐普及,移动阅读等电子阅读方式已成为人们数字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领域,数字教材作为推行教学改革、开启智慧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与核心要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准确把握数字教材的概念、形态与功能,是数字教材推广应用的前提。从媒体特征的差异性来看,数字教材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发展形态--静态媒体数字教材、多媒体数字教材和富媒体数字教材,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媒体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动态性始终在不断增强。从支持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数字教材功能模型应以数字教材内容为核心,以工具软件、终端设施及网络平台为支持环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具体功能的设计,以为数字教材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智慧教材是一种新形态的一体化教材,是传统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的结合,其编写与开发以学生为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智慧教材的概念及特点,然后分析了目前军队院校教材的现状,阐述了军队院校建设智慧教材的必要性,最后研究了智慧教材建设的思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教会小学教育是中国近代教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相对完整的办学类型与中国近代历史相伴随。教会小学在办学体制、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教师培训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一方面带有殖民教育的宗教传播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强行渗透,但同时也对中国传统小学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转型、西方文化的传播以及有初步近代科学知识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