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一种意识形态,一直充溢着西方人的精神领域,即便其间遭遇过否定抨击、诋毁,甚至改革,宗教观念在西方人的灵魂深处从未泯灭.本文就莫扎特所处的时代、生活环境、民俗风貌及他的宗教作品去挖掘几份宗教情感,这将更有助于我们去接近这位古典大师.  相似文献   

2.
扎西达娃试图在文本中调和三种文化关系:汉文化、西方文化和藏族宗教文化,把读者带入他的情感体验,希望可以找到新的宗教拯救之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尝试从作者的文化身份和情感结构入手,分析解读作品中所呈现的文化杂糅现象。  相似文献   

3.
艾略特作为二十世纪英语世界伟大的宗教诗人和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宗教文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宗教与文学》一文。他认为只有符合文学标准且表现了基督教思想感情的作品,才是伟大的作品;另外,必须以道德批评和神学批评来补充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4.
哈代与上帝之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后期是西方科学与宗教激烈冲突的时代,“上帝死了”道出了这一特定时期的精神危机。英国小说家哈代面对宗教的衰微,表现出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在理智上他相信科学的进步,在情感上又留恋旧的宗教,这种复杂的“宗教情结”使他的作品流露出深深的失落感、悲剧意识和宇宙荒诞意识。从上帝之死的角度来审视人类的命运和精神困境,是哈代与19世纪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最大区别  相似文献   

5.
解放被理性压制和放逐的情感是劳伦斯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劳伦斯尝试建构以生命本体为核心的新宗教来唤醒肉体,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开启重生之门。但在其前期作品中,他的新神——“健康的两性关系”一直是以缺席者的身份存在。在接触印第安人宗教特别是阿兹特克宗教后,劳伦斯才找到他的“黑暗之神”,完善对“血肉信仰”的建构,并藉此最终解放情感,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作品中渗透着一种强烈的泛宗教情感和泛神论思想,其小说多次使用“神”这一概念,“神”字在他的笔下具有三层内涵:自然、爱与美,它们构成了沈从文作品主旨的三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7.
艾略特强调诗歌的客观性、实用性。他关于“传统”、“非个人化”和“客观对应物”的理论都建立在创作客观性基础上。同时,他也强调感觉的作用,强调理智和情感的结合。他的诗是“社会的记录”,具有实用性。他后期的作品充满宗教思想,企图用宗教的伦理道德来净化人的心灵,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南唐后主李煜,虽以其词作最为人称道,但他亦有优秀的诗歌作品.在其各类诗作中,数量最多的是悼亡诗.通过对李煜悼亡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作内容的分析,结合古代悼亡诗的特点,能够解读其悼亡诗中蕴含的夫妻情感、道德情感、宗教情感和政治情感等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9.
清唱剧产生于16世纪末,在17世纪中叶是一种宗教题材的音乐剧。在19世纪的法国,歌剧艺术达到一个繁荣时期,弗兰克的音乐创作对复兴法国民族音乐作出很大的贡献。他的音乐格调崇高,感人肺腑,有着真挚的宗教情感,他笃信天主教,使他的许多作品都带上浓厚的宗教意识,最突出的是两部清唱剧《赎罪》和《论福》,表达出世俗人对主的感恩心理,充满祈祷般的敬畏感和虔诚感,从其作品中,可以遐想到奇妙教堂建筑,感受灵感的宏伟,得到心灵的净化。  相似文献   

10.
论徐訏创作中的宗教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是一位颇具宗教情感和宗教情怀的作家,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常常溢出浓浓的宗教色彩。《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通过“我”与海兰、白蒂之间的情感纠葛,《彼岸》通过主人公“我”的坎坷人生经历的描写和心路历程的揭示,《时与光》通过对郑乃顿、多赛雷、苏雅的人生道路与追求的描述,都溢出浓郁的宗教色彩。作品都以充满悲剧意味的爱情故事,探索爱情的真谛,表达人性的思考。以奇幻的情节、心理的剖析,显示其创作的诗意风格、浪漫色彩。  相似文献   

11.
艾瑟·拉斯克—许勒作为表现主义的非典型女诗人之一,其诗歌在对当时社会和市民阶层进行抨击的同时,与其他表现主义诗人相比,更突出的是其作品中流露的自我矛盾、悲观、充满宗教神秘和死亡气息的生存困境及沉溺孤独、逃避的心理。基于此,主要以许勒的《逃离世界》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其作品中面对生存困境时的自我束缚、逃避的心理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因为文化环境的影响,海明威与基督宗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出于时代和个人经历等原因,海明威对基督宗教表现出矛盾复杂的情感取向,既在理性上怀疑反叛基督宗教又在情感上企图从中获得安慰和救助。另一方面基督宗教对海明威的生活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作品的命名、宗教话语及宗教意象的引用等表面层次,而且更深层地表现在人生观和作品主题的形成、对友善仁爱和平的赞美和渴望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精神探索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从早期基督教会音乐——合唱开始萌芽,文艺复兴时期——合唱的形成,巴洛克时期——合唱逐步发展再到古典主义时期——合唱走向成熟,西方合唱在宗教与世俗的此消彼长中发展着,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为西方合唱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音乐无论在歌剧、交响乐、协奏曲,还是钢琴作品、室内乐、舞曲、宗教音乐等各个方面,都意味着和谐与完美。许多宗教合唱作品都可以说是古典主义时期的经典,莫扎特的《安魂曲》作为古典主义时期宗教合唱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宗教合唱的风格特征,这部作品注入了作者对整个人生的深刻感受,表现了他作为市民音乐家一生所遭受到剥削、屈辱冷遇、贫困的痛苦和他对光明欢乐始终不渝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4.
黄慎作为平民画家,饱读诗书,绘画作品带有“士气”,因身份地位限制以及宗教、社会氛围对他的影响,人物画作中带有现实主义意味,他的现实主义作品多是带有“士人画”内涵的世俗画,具有其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伦勃朗作为17世纪荷兰乃至欧洲最为耀眼的艺术之星,他的作品对整个时代都有着非凡的意义。作为他最具代表性的宗教题材的画作《浪子回头》更具有研究价值。今以"浪子回头是否是画家最后一幅作品"的疑问作为出发点,从四个方面分析画作,并与其他时期的作品相比较,分析画家伦勃朗最后一幅画作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6.
《巴黎圣母院》中的格兰古瓦也是作为一个对照性的人物形象而存在的。在作品中 ,同样作为宗教的牺牲品 ,他与克洛德构成对照 ,作为“诗人”,他同样为伟大诗人和作家的雨果的自我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17.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对"被欺凌与被侮辱者"苦难生活的真实反映和对贵族资产阶级恶德败行的揭露,构成了他作品的主要内容,这类作品处处闪烁着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但是,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又都在不同程度上渗透着宗教道德思想观念。试图通过他的具体生活经历和作品实际,对他的宗教伦理学进行探微,以期获得对他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赵军  肖永贺 《考试周刊》2012,(38):12-13
辛格是美国现代著名犹太作家,他一生创作颇丰,作品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作为一个犹太裔美国作家,辛格的作品处处充满了犹太性,这也是他作品的独特魅力所在。辛格作品中的犹太性主要体现在创作时选择的语言——意第绪语,他对犹太人日常生活、历史的细致描述,以及对犹太宗教问题的表现上。  相似文献   

19.
常世举 《天中学刊》2007,22(3):69-71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中浸润了浓厚的宗教意识,既有人生本苦的佛家体验,又有悲天悯人的基督情怀。白先勇能够成功地疏导自己的情感焦虑,这与他对宗教具有某种程度的亲近有关。他最终并未皈依宗教,但他的创作与宗教血脉相连、精神相通。  相似文献   

20.
史铁生的作品中往往透露出一定的宗教意识,正是这种的宗教意识使其摆脱了双腿残疾的折磨,用平静、宽广、博爱的心境来面对世间万物,所以他的笔下往往能够诞生崇高的作品。史铁生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独特环境中的人生体悟,人文精神的特立独行是其宗教意识产生的原因。作家笔下的宗教意识以虚设目的作为支撑,通过原罪与救赎,对佛教苦谛观进行移植和转化,体现出超脱精神、超越命运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