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心理暗示教学法就是多研究学生,以平和的心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不剥夺学生讨论思考和表达的权利,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创新。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教师创造蕴含丰富情感的化学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消除化学物品没有按照科学的原理、方法进行操作引发的负面事件的影响而造成学生对化学的恐惧心理。积极的心理效应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开发人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2.
林晗 《考试周刊》2014,(74):4-5
<正>生活中,每个人难免会遇到困难,由于心态不同,结果会大相径庭。为什么?因为心态积极的人遇到困难,会保持乐观的心态,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暗示,鼓励自己,不断前进,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心态消极的人,总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在"我不行了""还是算了吧。""没什么办法可做"等的叹息声中,否定自我,犹豫徘徊,最终陷入失败之渊。因此,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如何。有人说:态度  相似文献   

3.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也有所加深,一旦发现自己某些地方不如人时,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悲观失望、自卑心理、挫败感等消极情绪。因此,让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可以从环境暗示、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三方面入手,辅导学生进行积极自我心理暗示,还可以教给他们一些自我暗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在人的发展诸多因素中占有基础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把握心理现象的规律,要“以心培育心”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一、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心态成就一切”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一天到一所乡村学校,在老师递过来的学生名单上随意打了几个勾,并说:“打勾的学生将来一定会大有出息”。时隔多年,他的预言竟成真了,那几位被打了勾的学生果真大有出息。这时他告诉老师们,自己并没有预言的特异功能,但确实使被打勾的学生受到了激励,这就是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从中我们看到心理暗示的作用,积极暗示使人的心理潜能得以激发活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心理暗示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积极的暗示能够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及生理机能得到改善,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发挥最大的能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产生不良的影响。世上没有对暗示完全免疫的人,只是对暗示的敏感度有所差异。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强大的,要求教育者要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学生编织一个安全网、一个充满鼓励、信任的环境气氛,为其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并教育学生,时时给自己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理暗示:我...  相似文献   

5.
自我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使自己的思想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从而富有激情地面对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正是由于自我激励的重要作用,当学生情绪处于低谷、遇到挫折、信心不足或自卑失落时,有效的自我激励有助于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成为走向成功的内能。极兴奋的状态从而富有激情地面对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宁 《教师》2011,(24):23-23
自我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使自己的思想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从而富有激情地面对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正是由于自我激励的重要作用,当学生情绪处于低谷、遇到挫折、信心不足或自卑失落时,有效的自我激励有助于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成为走向成功的"内能"。极兴奋的状态从而富有激情地面对问题  相似文献   

7.
心态决定成功。同样的问题,不同心态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积极心态的人看到的是潜力,消极心态的人看到的是困难。看到积极因素的人走向成功,关注消极因素的必然失败。积极的心态可以通过:“自我激励、专注目标、鼓励他人、宽容自己、欣赏自己”等方法养成。  相似文献   

8.
正不知不觉,高三第一学期已经进入尾声,莘莘学子面对纷至沓来的学习任务和不久之后的高考,压力不言而喻,能以良好的心态应对高三学习压力是每个学生内心都深深渴望的状态。面对压力,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不可忽视且简单易行。有人问我,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将自己的状态向积极的方向引导呢?我给了他肯定的回答——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在心理上朝着暗示的方向转变。如果懂得利用言语、环境、动作等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学习中、考场上就能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而可以超常发挥,给自己带来事半功倍的收效。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要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有人类以来,不知有多少思想家和教育家都一再强调信心与意志的重要性。他们都明确指出.信心与意志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可以用心理暗示诱导和修炼出来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成功始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这是时代的伟大发现,是成功心理学的卓越贡献。成功心理、积极心态的核心就是积极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0.
梁辉 《职业教育研究》2011,(11):152-153
高职生的年龄特点、心态特征和社会情境决定其尚未形成完善的自我,比较容易接受暗示。受暗示期间,一方面,学生的批评能力降低,容易不加辨别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另一方面,暗示时获得的观念具有超常优势兴奋性,更易于牢固地内化在学生的潜意识中,长期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暗示的积极作用,消除暗示的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予学生真诚的接纳和肯定,树立教师的权威,全员参与积极暗示教育。  相似文献   

11.
暗示法是一种常见的、奇妙的心理现象,积极暗示法能通过教育者自己的语言或行为,使幼儿接受积极的暗示,能帮助幼儿克服焦虑、胆怯、自卑等心理,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而小班幼儿中多存在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现象,教师应通过言语暗示,鼓励大胆表达;通过动作暗示,增强活动能力;通过表情暗示,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阶段,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自卑,其形成有自身、家庭、学校三因素。克服和避免它的滋生与蔓延,可采用正确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自我补偿,正确归因,关注和鼓励,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自信心等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通过语言、行为、心理等积极暗示,开发高职院校后进生的潜力。班主任积极的心理暗示像是一盏灯塔,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是水底暗礁,高校教师作为班主任,应该学会通过积极的暗示,引导学生向自我发出挑战。  相似文献   

14.
爱学生就是希望见到学生能快乐地学习。教师巧用积极心理暗示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以便创建卓越课堂。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的影响,还会让学生进行转化,让学生自己养成积极心理暗示的习惯,让"我"来帮助我,总是充满阳光,快乐地进行学习生活,能够为促进学生成才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15.
焦点目录■主持人语■童年的暗示影响着我的一生■积极的暗示帮女儿找回运动的自信■良性暗示就是条件性的批评和非条件的鼓励——访北京友谊医院柏晓利大夫■体态暗示在家庭教育中的神奇力量主持人语很多心理杂志都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  相似文献   

16.
一、积极的心态教师需要具备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就是把好的、正确的扩展开来,同时在第一时间投入进去。二、主动的心态“主动”就是“没有人告诉你而你正做着的恰当的事情”。“主动”给自己增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决定权在个人。三、空杯的心态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教师需要用空杯的心态重新整理自己的智慧,去吸收现在的、别人的、先进的、优秀的东西,努力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四、自信的心态自信是一切行动的原动力,没有自信就没有…  相似文献   

17.
心理暗示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已渗透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心理的自我维护,引导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消极的心理暗示往往会影响到孩子个体的认知思维过程,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模式,甚至会影响到其一生的发展。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避免消极暗示的不良作用,同时要积极的帮助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19.
自信心就是一种相信自己,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心理倾向.它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人的自尊、自爱、自强之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迈向成功的彼岸.反之,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感到自卑自贱,就会自暴自弃,从而导致失败.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每天都充满信心,对未来都充满希望,相信自己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20.
心理暗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心态的有效途径。本人从事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多年,在此就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