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力学是研究物体惯性、力和运动三者关系的科学,认为力学只是研究力和运动的科学是不全面的.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这是力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物体不受力才能做惯性运动.然而我们所处空间不存在做惯性运动的物体,这就给惯性问题的教与学带来困难,使学生很难理解惯性的本质,很难把惯性和受力现象区别开来,很难在研究力和运动时考虑到物体的惯性.  相似文献   

2.
“力和运动”一章是学习了最简单的运动规律,在建立了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综合研究,从而初步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章涉及的概念有:惯性、摩擦力和二力平衡;要求掌握的基本规律有: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本章是初中力学的重点内容,也是继续学习力学的基础.本文拟对“力和运动”一章的重点进行分析、研究.一、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  相似文献   

3.
知识网络建构 高中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力和运动的关系,联结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基本规律是牛顿运动定律。力和运动的知识网络建构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时,由于受生活中错误经验的影响,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判断往往会误入歧途.那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力和运动的关系呢?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1.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不变化,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  相似文献   

5.
一、两个关系的基本内涵力和运动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用一句话概括,即力决定的是物体的加速度,力和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和速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是牛顿定律所揭露的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的关系,但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自觉的运用这个关系,需要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涵义. 做功和能量变化之间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力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在高中阶段,能把力和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如何用这三大规律求解动力学问题,是很多高中生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时,由于受生活中错误经验的影响,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判断往往会误人歧途.那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力和运动的关系呢?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1.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不变化,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站在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的人.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86):146-147
<正>《物体的浮与沉》这节课是力和运动关系的实际应用问题,初中生对于抽象的力和运动关系理解并不透彻。奥苏贝尔认为,要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和引导。如果利用好《力和运动》中学生已经学过的理论基础设计出比较浮力重力关系的实验,从而判断物体的浮沉条件,这样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好的引入是成功的一半,由此我想到色彩绚丽的鸡尾酒,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法,对年龄在15~16岁的133名高一学生有关力和运动的概念进行调查,根据学生存在的迷思概念特征,设计了基于TEL模型的牛顿第一定律概念转变教学活动并开发了计算机建模工具来支持其概念转变。通过系统的介入这一干预,并对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后,作者认为,这一有计划的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力和运动的理解,从而转变学生力和运动的迷思概念,建构一个科学概念;合理使用计算机建模工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力和运动概念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一、内容概述本讲名为力和运动,其实包含了物体的运动、力以及力和运动三章的主要内容.对于物体的运动部分:要求能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会选择参照物,并依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会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会画出和识别s-t或v-t图像:知道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区别.对力的部分:要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示意图来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对物体受力  相似文献   

11.
运动三定律,是整个经典力学的基础,又是除力学外物理学其他部分的基础。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力和运动的关系。在讲运动定律之前,教师应使学生对力和运动的基本性质等予备知识,有某些正确的了解和比较熟练的掌握,为进一步学习运动三定律创造有利条件。这一点恕不赘述。本文仅就运动三定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力和运动的关系不仅在处理力学问题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其他内容(如电学)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的立足点.如果能用由力和运动的关系所形成的观点和方法去思考、分析问题,就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中一年级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一、调整后本章教材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调整后力学必修部分的核心.本章主要内容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调整后教材的前两章“力”和“物体的运动”,为学生学习本章,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做了准备.从知识方面,是在学完力和物体的运动之后,进而认识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掌握这些最重  相似文献   

14.
说明包括力和运动、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等4章,g=9.8N/Kg.  相似文献   

15.
物体怎样运动(包括运动性质和运动轨迹),取决于它所受的合力和初始条件。牛顿运动定律提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16.
教材简析 第三册自然教材,共22篇课文。涉及四季、动物、人体生理,力和运动、生态平衡五项内容。它是在前两册研究自然界单个物体的外部属性的基础上,过渡到研究自然状态下,大范围内众多物体的本质属性及其规律。尤其是教材的重点单元《力和运动》,篇幅较多,教学内容广泛。 因而,教材重点设置了人为控制和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不难发现关于力和运动、动量和动能的考查试题都是历年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且常考常新,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和利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但很多同学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存在着困惑,在有限的时间内拿不准用力学观点,或是用能量的观点,还是用动量的观点去解决问题.结果即花费了时间又拿不到应得的分.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力和运动的规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没有深刻地理解.本人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力和  相似文献   

18.
运动和力是初中物理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其中运动知识一定要关注"参照物"这个知识点,在探究物体运动时取不同参照物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对力和运动的关系可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得到认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这个定律包含两个重要概念 :第一 ,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去维持 ,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 ,才需要力的作用。第二 ,定律说明物体具有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这种固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科学地说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概念 ,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是物理学中一条基本的规律。然而 ,不少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对这条定律还…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物理学中,力和运动的关系题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