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我国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探究性学习为标志的新课改中,课堂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了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不能脱离具体学科教学.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化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化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这些问题要落实,归根到底,其落脚点就是如何进行初中化学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赋予了我们能更多自由地创设课堂教学的空间和自由.新课改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围绕怎样更好地处理新课改的教与学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次惬意和挑战的工作.一堂好课、一个好效果是从课堂教学设计开始的.教学设计要追求"新"与"实"."新"、"实"就是课堂教学形式、内容、教学实效.如何做到"新"与"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作为基础性教育的小学数学有着更大的教育责任与更远的教学目标,因而不少小学数学老师为突出教学重点,着手进行针对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有效问题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提问能力。基于此,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方略研究"为题,阐明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及需遵循的原则,随即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有效问题设计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4.
刁仁锋 《考试周刊》2013,(85):10-11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基于新课改的精神,把握新课改的本质,在教材中设计了旁白,通过旁白实现了对正文知识的补充与延伸,同时增强了数学学习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本文阐述了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旁白设计的原则,重点探讨了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旁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如何顺利有效地推进新课改,是每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角度,针对新课改的主要任务,认为在教学中要坚持三大原则,对此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期为新课改顺利有效地推进指明正确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课程变革,它不仅涉及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等表层问题,更涉及课程思想、价值观、文化传统、行为习惯、教学生活方式等深层次文化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课改确确实实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但是"是不是"与"能不能"毕竟是两码事.能否真正"突破"需要很多相关条件,尤其需要将这些条件加以有效整合.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绝不只是操作层面上的理念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们整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和思维风格.笔者只想换个角度,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一番新课改.  相似文献   

7.
数学命题是数学问题解决的重要逻辑工具,因此数学命题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质疑式学习"思维场"的建构意在利用场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先对质疑式数学命题学习"思维场"进行解读,进而给出质疑式数学命题学习"思维场"建构的原则,针对命题学习的流程和"思维场"的形成阶段,提出并分析质疑式数学命题学习"思维场"的建构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标导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法.其理论依据为新课改理念,建构主义学说,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学习结果分类的目标系统理论,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系统,陶行知的赏识教育理论等.我校在实施"目标导学法"过程中,对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变"教案"为"导学案",变教师"教教材"为"用教材",变"刚性教学设计"为"弹性导学设计",更多地关注"三维目标"的体现.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深入研究理解新课改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寻找到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施途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这18个字是"目标导学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任务"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任务型教学法受到愈来愈广泛的关注, "任务"已成为外语教学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对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任务"进行了界定,通过辨别与分析,揭示出任务的本质及其内涵,阐释了适合于任务型教学的"真"任务,提出了任务设计的原则和任务实施的步骤,以期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出具有真实性、交际性和可行性的教学活动,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课改实施环节的调研和分析,认为新课改方案中缺乏对参与各方权利关系的合理安排、忽视课程实施环节的矛盾处理以及配套措施不到位是导致新课程改革活动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笔者通过厘清新课改内部的矛盾关系,探讨了新课改制度设计与组织实施中的运行模式问题,认为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教育制度并不支持类似的单兵独进,因此应注重对课改目标设计、运行模式、权利分担、动力机制和课程管理等问题的系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新课改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数学拓展课是对教材中"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有效补充,其意在丰富拓展课程资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在设计数学拓展课时,可遵循以下六个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及发展性原则.基于以上设计原则,例举了三种常用的设计路径:延伸教材内容,完善认知体系;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多向思维;聚焦数学发展,培养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三审中发现两篇文稿中的几个错误:"谈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的数学教学的设计原则"的案例3出现错解.幸未伤及全文主旨,"瑕不掩玉",我们决定选用;但"探讨数学解题思维特征,反思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例1、例2均属病错题,因而决定弃用.现将这几个错误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三贴近"原则渐渐引起了教育界同仁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全国各地也相继开展了对"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三贴近"原则是实现理论与现实相联系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贯彻"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14.
学习方式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面对新课改对阅读教学所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知识点零散的现象,力求根据教学的主干内容,巧妙设计"主问题",让学生围绕"主问题"展开各种语文学习活动,从而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问题导学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针对学生实施的自主探究型教学策略。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需要完善问题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如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创新教学模式是当前新课改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合作的能力.练习题目,是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巩固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中不可跨越的一环,不容忽视.随着"学讲计划"新课改要求的不断推进,语文练习题目设计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结合目前语文练习题目设计现状,分析了语文练习题目设计存在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讲计划改进语文练习题目设计的建议,以期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开放性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在当前的新课改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索通过3个途径,有效进行"开放性"教学:一是立足教材,挖掘和设计"开放性"数学问题;二是在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对知识的各种情况进行探究;三是追求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中的新维度,要求英语教学应以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英语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对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有效达成三维目标的情景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情景教学的可行性;实施情景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和开展英语情景教学的方法三部分.  相似文献   

19.
陈卫平 《考试周刊》2011,(82):164-164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诱导语言,是传授知识的媒介物。尤其在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新课改中,许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够,提问的原则把握不准,问题设计不科学,提问技巧不高超,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把握提问的原则、优化问题的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经过十多年的新课改,情境设计的重要性已经根植于教师的内心,成为教师每天备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这个角度来讲,新课改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改革是成功的,因为它已经有效地扭转了以往教师"重结论,轻生成"的教学理念,实现了"将冰冷的学术形态的知识转变为火热的教育形态的知识".但是,如果据此就说在情境设计方面已经大获成功,那还为时过早,客观地说,我们离成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在实际操作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