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主义”与“女性艺术”在中西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差异性,决定了“女性主义”与“女性艺术”于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特殊性界定。引论“女性主义”与“艺术”在中国实现的可能性空间,有助于中国当代女性艺术摆脱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走出女性主义的悖逆之境。  相似文献   

2.
好莱坞动作片的发展历经了经典“历险”动作片、现代“惊险”动作片和当代“暴力”动作片三个阶段,女性在动作片中的地位也历经了一个由没有到“花瓶”再到独当一面的变化过程。女性在动作片中的形象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按照男性审美眼光塑造女星,这是长久以来女性主义所强烈反对的。一种是按照男性动作女星的标准来塑造动作女性,这也是对女性意识的背离。另一种则让女性在与男性的对抗或合作中表现出女性的性别优势,体现了真正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中国理论界翻译、介绍了许多文学作品及其批评著作。这一流派的思想、文学批评对中国的文学及其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女性”的具体含义却很少给以明确的内涵。只把“女性”的含义做一个普遍的概化概念来应用。文章力图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阚下,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各个国家、重要流派中的“女性”的具体概念,给予一个明确的解释。以达到对“女性”内涵的多样性的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4.
西方女性化与中国新时期女性学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新时期女性创作的繁荣促使政治化界运用有别于男性化的理论对其进行评,扩大了女性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女性主义对“人类性”写作主题产生了积极健康的影响,同时开阔了女性创作主题,使“私人化”写作在争鸣声中表达了独特的女性话语。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展开是伴随着对“女性文学”概念的讨论而开始的,对“女性文学”概念的争论延续至今。对“女性文学”概念内涵的争论,不是混乱的、苍白的没有涵盖力与阐释力的空洞能指,它是我们文学史观念和思维方式、方法论变革的重要一步,“女性文学”概念的讨论为当代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思维与阐释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女性主义运动和批评理论中,女性一直是以男性中心文化的反抗者的身份出席,然而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不断深入发展,女性自身内部的差异性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一些女性以一种“父权”的态度对待“他者”女性,而作为男权文化的“同谋者”的身份在场。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能促进女性主义文学和批评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吉尔曼的短篇小说《黄色壁纸》被认为女性主义的经典之作。该文从分析小说叙述者“爬”的根源、“爬”的前兆两个角度,解读小说中“爬”的含义。叙述者的“爬”,即疯癫,仅仅女性反抗男性权威的一种形式,并没有获得真正独立的自由,因此也不具备所谓女性主义的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充满解构精神的一种批评方法,是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批评理论。在这种批评思潮的影响下,80年代的中国曾涌现出一大批女性作家,她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借鉴、吸收并创作了大量具有女性意识,反菲勒斯文化中心传统的女性作品。王安忆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她的“三恋”、《我爱比尔》、《岗上的世纪》、《弟兄们》等等,都是很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本。  相似文献   

9.
“自传性”成为五四女作家“女性写作”的途径,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女作家的“自传性”小说是真正的“女性写作”。文章用女性主义的眼光对五四女作家的“自传性”小说进行研究,探究其蕴涵的女性意识,有助于我们更直观、真实、深入的认识五四女性。  相似文献   

10.
寻找和建构女性主体性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从精神或心理上、文化女性主义放眼于她们理解的人类“历史文化”、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深入无意识层面、“符号文本”派则把主体与语言符号结合起来纷纷提出找寻与建构女性主体性的理论方案。但多数女性主义以自然性征为基点和主张排他主体和占有主体的缺陷,必然使女性主体性建构走向虚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最早把黑夜和女性联系起来的是《易经》。《易经》称“一阴一阳为之道”,白天是阳,黑夜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黑夜和女性就是在“阴”这一层面上连接在了一起。到了八十年代,女诗人翟永明更是在女性主义意义上挖掘二的关系,她把那首《女人》组诗的序言部分命名为“黑夜意识”,以此呼唤女人自觉的独立的主体意识。池莉虽然没有在作品中刻意描写黑夜和女人,她笔下的黑夜和女人的关系也没有成为翟永明的“黑夜意识”的积极脚注,因此,我们不能随意用女性主义的理论进行涵盖,但是,在当代女性主义语境下对池莉小说中黑夜里的女性形象表现出的较为复杂的思想意蕴进行解读,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概括起来,池莉笔下的“黑夜意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女性情谊”为视点,记述新时期女性文学在“五四”时期复苏的女性意识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双重作用下的发展沿革,指出文本中女性叙事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并进而阐释产生局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男权制的社会中,男性主宰着文学叙事空间,女性成为被剥夺声音的群体,处在沉默的失语状态。从早期单纯的女权抗争到20世纪妇女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女性们逐渐认识到抗争的狭隘,把重心转移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层面。从英国的夏洛蒂、伍尔芙到法国的西苏,她们不断吸收和发展前人的创作成果来试图构建女性独有的话语权,走出"女性失语症"的尴尬情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实现女性独立解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学批评笈展历程中,女性主义学批评最具增长点,90年代以来发展尤其迅速。正如徐坤所言:“一九九五年,中国女性在亿万世人的瞩目之下经历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女性集体狂欢,中国女性学也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高潮体验’。”女性主义学批评也相应显示了欣欣向荣的势头。可是时至今日我们并没有看到预期的结果,反而面临着许多的困惑:一方面是更多的新理论不断被引进和运用,从事女性主义批评的队伍不断壮大,一方面却是批评对象的排斥和读的漠视,甚至其存在的合理性都遭到了质疑。这种现象无疑是值得关注和探究的。  相似文献   

15.
“女性文学”揭示了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性别”特征;“女性批评”力求批评的“性别公正”;“女性写作”是女性重新命名的话语实践;“女性文学理论”凸显了理论上的性别烙印;“女性文学研究”实质上是对文学的一种性别分析。借鉴女性主义关于“社会性别”的理论和方法,将“性别”作为一个基本范畴运用于文学研究,不仅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电影《钢琴别恋》是由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一部以“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出发点的富有浪漫情谊的爱情片,这部影片也被视为是“现代女权的经典之作”。从女性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女性的话语权问题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成长这两个方面来进一步解读这部经典的影片。  相似文献   

17.
韩国电影异军突起,如同韩国美女一样令人瞩目。有着“大男人主义”传统的韩国在战后一直接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在韩国有了长足发展,这方面的内容已在电影中有相当的表现。总的来说,今日韩国正在反思男尊女卑的道德传统,韩国电影已经渗透着对女性地位、女性角色、女性气质及两性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中外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演变,结合具体的广告案例阐释当代女性日益崛起的主体意识表现,从西方女性主义的视角审视女性在广告中“被压抑”的现实,呼唤两性平等、和谐的广告文化。  相似文献   

19.
女性、女性主义、女性写作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三个基本概念。通过对这三个基本概念的中西对照,阐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这三个基本概念引入中国后的变异及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西方女权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第一人"。她详细地分析了女性生活的现状和女性创作的境遇,深刻地剖析了女性受压抑的根源,并创造性地将女性主义思想引入诗学,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伍尔夫提出的通过女性写作来颠覆男权中心、实现女性自身价值的观点指导和激励着当代的女性主义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