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潮林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4):4-7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现实依据,指出其人本性、实践性、统一性等特征及必要性,并从教育目标、内容、载体、方法、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工具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于呆板。因此,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必须做到:教育目标上要“立足现实”,构建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树立“以人为本”,实现教育主体间的情感交融;教育内容上要“取材于现实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教育方法上要“通过实际的生活”,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于莉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6):133-134
高等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等原因,致使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有关教育人员提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生活化.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如何生活化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甘睿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12,(6):111-112,130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已逐步引入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从生活的角度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重视大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积极实践,从而实现大学生个人生命价值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张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2):79-81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人才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学生知行脱节,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时代性,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平凡生活。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强调教育应该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以生活为基点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问题,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对生活世界的积极参与,目的是实现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将直接关系到边疆的稳定和发展,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边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文章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然特征入手,论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受思想政治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脱节现象,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问题,这些问题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困难.这值得思政工作者反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实际生活为起点,成为大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教学内容针对性弱、互动性缺乏、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教学实践规范性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该受到重视。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解决现实困境,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具象化、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改变学生传统思维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一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它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结构性整体,由高校教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网络媒介等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这一模式的构建应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 相似文献
11.
张季菁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2(5):84-86,89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原则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原则:坚持先进性与继承性、创新性相结合:坚持针对性与差异性、多元性相结合;坚持集体教育与外在教育、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现实性与系统性、主体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周慧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2):18+20-18
高等学校历来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发展培养人才的重点工程,特别是16号文件出台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和成果的巩固变得尤为重要,而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广大学生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因此,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云鹏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31-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动态发展体系,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积极探索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科学方法与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本文通过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来阐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王文鹏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4):56-58
现代网络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大胆探索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积极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15.
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美结合与展现。应从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讨论恩来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更好地学习和弘扬恩来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运庆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2)
新形势下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日益显现;当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成长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认清形势,勇敢地面对挑战,以创新的精神和胆识,努力承担起大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本文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问题,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留柱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3):76-7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和谐的工作体系,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主体性原则;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增强时代感,做到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建设和队伍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19.
周国华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6):85-87
高校学生社团全方位地影响着学校的育人环境和学生的成长。深入研究和指导好学生社团建设,是扎实改进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团积极作用突出,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也同样明显。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必须重视和谋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积极推进社团优质化工程,实行学生社团的“准法人”管理和“企业化”运作,处理好规范管理和积极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教育法"是教育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创设和管理的尝试。本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育人的方式,使大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