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沿边地区民族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有三种形式:教育部审批或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育部审批或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各院校与国外高校自行签约的校际间合作项目。沿边地区民族院校由于受区域经济、文化落后等因素影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存在布局不均、层次偏低和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沿边地区与内陆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政府应加强引导,调整布局,扶持沿边地区民族院校开展对外合作办学,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层次、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沿边地区民族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解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之我见周裘绒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是基本条件。所以,研究解决好办学经费问题,对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和刻不容缓的紧迫性。一、办学经费奇缺目前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办学经费奇缺。这是我们对民...  相似文献   

3.
民族聚集区高校的办学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聚集区高校具有特殊的办学功能。它是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传承优秀文化的有生力量,支撑地方科技创新的中介平台和高等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平衡力量。深刻认识这类高校的办学功能,并努力使其转变为现实力量,对于更好地发挥这类高校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学校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单一,以升学预备教育为其主要模式,学校教育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缺乏地方适应性,为此,应改革中小学单一的办学模式,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确立渗透型办学主模式的地位,并逐步向综合型过渡,以提高其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剖析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特殊性,民族地区师专服务功能的特殊性,以及民族师专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殊性;总结民族地区师专的成功经验,指出其办学的特殊困难,研究民族地区师专改革和发展的走向,提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民族地区师专将向综合性民族地方大学、地区民族师范学院、有特色的民族师专三个方向分流发展。建议采取五项特殊措施办好民族地区师专。  相似文献   

6.
张翼 《教育文化论坛》2011,3(6):112-114
在中国西南民族地区,遵义是较早接受汉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文章拟通过对古代学校教育的流变,梳理各种办学形式的变迁历程,探讨古代遵义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历史。文章认为,一个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其民族文化教育的启蒙和发展。古代遵义,以学校为主的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呈现出萌发早、学校教育制度较完善、办学形式多样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是发展民族地区成人教育事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具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存在民族地区所特有的诸多困难.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单位应从教学要素的整体协调和教学过程的流程控制着手,从民族地区特点和成人教育实际出发,建立基于三全原则(全员参与、全因控制、全程管理)的教学质量全面控制体系,努力提高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必须引导和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到民族地区办学。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支持东、中部地区社会力量在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办学,或者面向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在东、中部地区办学;鼓励和引导民族地区群众自费送子女到东、中部地区求学就读。合理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布局结构,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教育投入的规模效益;加快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要重视加强边境地区义务教育。继续办好内地“西藏班”和“新疆班”。教育对口支援…  相似文献   

9.
创办特色学校要立足学校实际,把学校的优势资源升华为特色.而民族地区学校的优势在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因此,民族地区的学校要通过确立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多元文化取向的办学理念,依靠多语优势,双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从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语言双语化等方面入手创建特色学校,从而提高其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的民族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贵州民族学院自上世纪末就开始不断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学校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人才,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只有着眼于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开放,才能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各个领域的骨干人才。以这个办学理念为指导,我们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办学思想上的新突破:明确了“立足贵州,服务贵州,为贵州经济建设和社…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 ,塑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复杂的民族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明显的民族价值取向的学习动机 ,传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特点。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的局限性 ,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来指导正确的民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高职高专的大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着心理素质、英语发音和文化差异上的问题,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解决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才能有效地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在教学中的选材上对民族性的作品用的也很少。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高师音乐教学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院校的重要组成群体,由于从小受到特殊生活环境、教育环境以及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在进入大学生活之后其民族观具有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特点,注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实际特点进行研究,探索切实有效的民族观教育途径,有助于培育其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相似文献   

15.
苗族是从其他省区迁到云南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又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通过对威信县韩姓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的研究,可以认识云南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而了解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有关高校突发事件的研究比较多,但专门针对民族地区高校突发事件研究较少,我们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借助成熟理论,探讨如何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水平,为民族地区高校的科学管理和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倾斜政策与教育公平问题历来是我国民族教育所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高考少数民族倾斜政策的回顾,从教育公平角度,对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少数民族倾斜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实践问题进行反思,提出在政策调整中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单纯以民族进行划分的标准,建立严格的民族成分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鉴 《教育研究》2006,27(4):24-27
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概括为“国家专门机构统一协作、多省区联合开发、不同层次民族自治区共同使用”,其理论基础在于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理念。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目标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知识,放眼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特点,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知识、态度与能力的一代新人。地方课程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社会历史、传统科学、民族艺术和语言文学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民族自治机关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域而存在,对保障国家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宪法》规定自治地方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须报不同的人大常委会批准。但是在直辖市是否有权批准的问题上,不同时期制定的法律却发生了冲突,且与《宪法》规定发生抵触。通过词义与历史的考察,得出在我国现行的宪法秩序下,直辖市下是没有自治机关的;然而现实的社会事实却是在直辖市下有自治机关。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宪法修正案或者宪法解释的方法来保证整个法律体系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民族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可以区分为现实目标、根本目标和功能目标: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完善民族地区政治权力结构、促进民族政治文化世俗化、提升民族地区自治机关能力、推动大众政治参与发展、推进基层政治一体化进程与提高政治整合度;而民族政治发展的实现逻辑则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构建“集分平衡”的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关系、构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地区和谐政治文化体系、完善和扩大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参与渠道、培养一大批具有高政治素质的民族干部,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