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共有产权房是以共有产权形式供应给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模式,具有保障保值增值功能,有利于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和提高购房人住房满意度,为解决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作用。通过改进共有产权住房模式,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构建适用性更强的大学毕业生共有产权住房模式,可以为解决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问题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保障房的供给会对商品房市场产生一定的价格财富效应。因此,为充分刺激消费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应该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资建设机制,维持商品房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合理比例。  相似文献   

3.
面对人才市场中的激烈竞争,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和成本,影响其消费心理和行为.调查表明,毕业生的消费心理主要表现为理性消费,并不盲目跟风;讲求个性,注重包装;投资于各类证书考试,注重能力的培养,讲求实用性,但也缺少计划性.面对这种情况,社会、老师和家长要加强对毕业生择业消费的引导,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4.
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均认为就业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人单位认为,沟通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是大学毕业生必备的能力,而且也是他们普遍欠缺的能力。往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能力高低决定其初次就业成功率和初期就业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观点相比,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普遍高估了自己的就业能力。三个群体均认为本科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就业能力提升需要大学生本人、高校、用人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几方面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于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由于性别、政治面貌等因素的不同会导致就业能力的显著差异。工作经历、环境适应能力、社交礼仪等因素对就业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呈线性关系。高校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加强实习、实践教学。大学生自身要注重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学习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几方面的共同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面临较大挑战,基于此提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分层自主学习模式建设,在因材施教、认知学习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以网络教育平台为依托,以大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小组合作为方法,以教师监督为辅助,以考核评估为保障的多维度、立体化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而引发的就业方式、就业过程、用人观念等一系列社会变量的变化,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开始凸显.本文通过对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情况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访谈分析,探究当代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做出了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职业生涯过渡模式是由Schlossberg提出的主要针对个体在经历职业生涯过渡时感到困惑和迷茫的心理状态而建立的一种职业指导理论。本文介绍了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该理论与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关系及其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英语运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反馈了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英语运用情况、英语运用能力与实际需求的吻合程度及他们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和建议。其目的是了解毕业生英语运用情况。发现其能力不足之处,反思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用于指导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教学更能适应社会的薷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从具有哪些特征的毕业生会选择教师职业、什么动机促使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两个方面进行分性别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大学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的概率显著低于女性;选择教师职业的男性和女性存在一定的特征差异。薪酬和就业选择方面,选择教师职业的毕业生起薪低于选择其他职业的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的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概率更高。教师与其他职业的职业收入差距在男性毕业生群体中更加显著。选择教师职业的女性更注重职业符合兴趣爱好、职业稳定性以及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也更容易对所选工作的稳定性、社会地位以及工作的独立自主性感到满意。给定个人特征和家庭背景,选择教师职业的毕业生群体内部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有效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招生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以及毕业生指导工作乏力等原因,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是破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有效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招生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以及毕业生指导工作乏力等原因,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是破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3.
应届大学毕业生频繁离职不仅会给企业及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大学毕业生本身的职业成长与发展.通过对企业中应届大学毕业生工作稳定性的调查和访谈,分析应届大学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高的原因,有助于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入职前后应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盲目离职行为,顺利渡过职业适应期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就业竞争压力不断提升,成功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代社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择业观日趋呈现低迷状态,影响着犬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在大学毕业生的择业与个人成功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应在大学毕业前提早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和心理弹性的基本情况,探讨就业压力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 CD-RISC)对数所高校240名大四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就业压力具有显著的学校差异和专业差异;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学校差异和专业差异;就业压力和心理弹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心理弹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运用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工资效应等。研究发现近三成大学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专业与工作匹配受专业本身的影响,即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匹配可能性有显著差异;专业与工作匹配还受到性别、学校特征以及实习经历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会给毕业生带来工资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匹配问题为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议。
Abstract:
Using 2008 graduates' survey data and quantitative method,this paper studies several questions on the match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filed of study and their jobs.We find that:firstly,thirty percent of college students report that their filed of study and job are not related;secondly,field of study and job match varies across college major,which means students in different major have a different possibility of match;thirdly,match are also affected by several factors,such as gender,college characteristic and individual intern experiences;and lastly,mismatch between field of study and job has a wage effect on students salary.Based on these findings,we propose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universities,graduates,and employers.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就业能力的基本结构为基础,对高校课程的诸多结构性要素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毕业生对本科各类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不佳,且存在专业差异;专业教育课程无法满足毕业生实际工作需求;各类课程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促进浮于表面;毕业生胜任工作能力与市场所需能力差异巨大.基于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提出大学课程结构性调整的策略:增设通识课程;重点建设与更新专业基础课程;调整实践课程与素质课程比例及类别,实践课程需分阶段实施;吸纳行业精英参与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8.
以两种流行的社会分层概念小资、布波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现阶段白领阶层的社会分层状态进行探索。作者认为,首先这二者之间有部分的继承关系,但同时布波更强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二者都可以由消费符号来体现与其他阶层的异质性。最终的探讨是为了寻找一种在精英阶层和民众之间的中间阶层,分析这个庞大的中间阶层在社会运行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息息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均有显著影响;高等教育体制越完善、大学毕业生对高等教育体制的认可度越高,其获得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业质量也越高;当前大学毕业生对现行高等教育体制评价不太高、满意度偏低。因此,要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就必须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是要健全高校课程设置体系;二是要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体系;三是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高考弃考等现象,再次引发人们对高等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审视。在对福建省2所高校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高校、科类毕业生的社会分层情况、父子的职业地位相关性,以及父子阶层的地位变化等对比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分流影响毕业生的社会分层;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数毕业生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同时高等教育仍是优势阶层地位再生产的重要工具。由这一研究结果审视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可以得出高等教育的矛盾性功能依然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强化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的结论。真正很好地协调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