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是读者对小说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作为《红楼梦》“楔子”(前五回)中的第三回,主人公“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将引出这部宏篇巨著中的许多人物,尤其是举足轻重的王熙凤和主人公贾宝玉。该以怎样的情节让这部戏中的人物在林黛玉的眼中依次登场,又以怎样的方式设置宝黛初次相见,是曹雪芹精心构思的主要环节。在《林黛玉进贾府》中,这位文学大师以其精湛绝伦的艺术笔墨为我们创置了独具特色的人物出场。  相似文献   

2.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出场描写历来为人称道,主要人物写法的摇曳多姿、绝不雷同自不必说,单是对伴随主要人物左右,处于“陪宾”地位的婆子、丫鬟的叙写也各各有别,似淡笔带过,却大有讲究,真正起到了以“陪宾”衬”主脑”的作用,不可小视。黛玉进贾府见到的第一个主要人物是贾母。我们且看作者是如何写贾母身边的仆从的。这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黛玉初见贾母时,黛玉尚未进屋内,只  相似文献   

3.
有句俗语说得好:“人配衣裳马配鞍。”服饰是人的身份、性情、风度、处境的表现与标志。中国古代画家画人物,“头脸儿”是最需下功夫的部分,其次便是“衣纹”。善于绘画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非常重视人  相似文献   

4.
《林黛玉进贾府》各色人物的出场,虚实结合,动静相间,似贬实褒,细细味之,让人不得不赞一句:妙笔天成!  相似文献   

5.
精彩的文章都是相似的,虽然相隔千年,曹雪芹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写人的手法竟颇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林黛玉与琵琶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方式以及对贾宝玉与白居易层层铺垫手法的对照,感受相似的手法下人物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描写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再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及性格特征,从而揭示作品的主题。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成功的作品,其中《林黛玉进贾府》就是较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杨娜娜 《语文天地》2011,(10):50-51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的必修篇目,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该文作为全书的序幕部分,按照适当、适时的顺序一一展示了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包括身份、外貌、性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文中曹雪芹对人物的描写堪称经典,不仅描写精准到位、生动形象,而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令人赞美和惊叹,堪称“人物出场亮相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8.
开学第一次集体备课就是——《林黛玉进贾府》。几位年轻教师分别发言,向老教师请教:教师A:我不知道,是否需要将课文的情节给学生梳理一下?  相似文献   

9.
王丽丽 《语文天地》2011,(19):50-51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的必修篇目,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该文作为全书的序幕部分,按照适当、适时的顺序一一展示了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包括身份、外貌、性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文中曹雪芹对人物的描写堪称经典,不仅描写精准到位、生动  相似文献   

10.
李敏 《现代语文》2006,(10):29-29
《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如果仅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方面的描写进行赏析,概括人物形象,学生很容易达到教学目标,但这只是停留在初中水平。怎样才能提升本课的鉴赏层次呢?可设想从人物的衣着描写着手,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达到从创作学角度鉴赏名著的层次。文中三次写到黛玉的外貌,都是别人眼睛看到的。在众人眼中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王熙凤夸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描述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其中人物出场的描写尤为精彩.文中在作者的精心处理之下,对贾母、王熙凤、贾宝玉这三个人的出场描写,显示了其高超的写作技艺.  相似文献   

12.
《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人物就有十多个,已经令人称奇,而曹雪芹变化多端的写人技巧更令人赞叹不已。相关专题论文林林总总,不乏精彩论述。而我想用“对比阅读法”来鉴赏《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眼睛描写,窥致王见豹,进而体会曹公的三寸柔毫所具有的鬼斧神工。  相似文献   

13.
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中曹雪芹对各类人等的"哭"的描写,已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抓住这一细节描写品读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学生了解《红楼梦》的最佳篇章之一。历来论者多谈其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刻画,而忽视了两个重要人物:贾母和王夫人。先说贾母。《红楼梦》第三回中,涉及贾母的,我们主要应注意三处语言描写。第一处:"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不仅详细描述了贾府精美的房舍和布局,而且极力泻染了贾府的尊贵,豪华与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展示了《红楼梦》一书的典型环境。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用意七分,下语三分”,是经过作家高度提炼又保持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的语言,一些看似平淡的家常絮语,却于平淡之中见神奇.特别是《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能够使读者从作品中听出声音,看到人物的活动,进而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思想、性格特点以及人物的身份地位.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用意七分,下语三分",是经过作家高度提炼又保持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的语言,一些看似平淡的家常絮语,却于平淡之中见神奇。特别是《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能够使读者从作品中听出声音,看到人物的活动,进而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思想、性格特点以及人物的身份地位。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用意七分,下语三分",是经过作家高度提炼又保持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的语言,一些看似平淡的家常絮语,却于平淡之中见神奇。特别是《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能够使读者从作品中听出声音,看到人物的活动,进而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思想、性格特点以及人物的身份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应试教育观念盛行的大背景下,教师教死书、死教书,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情况日益严重。如何将教材用活、用深,把教材中有的知识学透、挖透,没有的知识引申透,成为当代语文教育者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在秉持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研读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以教材为基础,以人物关系描写中的主仆关系为视角展开探究,分析从《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关系描写中透析出的主仆关系深意,进而让学生学会语文教材分析方法本领,使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学习语文课文不再停留于表象。  相似文献   

20.
《林黛玉进贾府》为《红楼梦》的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介绍小说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在这一回,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的性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