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如你知道自己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的话,那么,你就继续地做下去,不要理会别人会怎样地讥笑你。相反的,假如你觉得事情有一点不对劲,任凭周围的人如何纵容,如何引诱,你都要拒绝他们。  相似文献   

2.
明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相似文献   

3.
明镜吟     
明镜吟水与汨罗接,天心深有存。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江山不受吊,寒月下西原。——徐屯田《过杜工部坟》江流有声,却夹杂了无边的落寞;天地无语,却传递了历史的叹息。一位诗人的离开,带走了一个时代的色彩,一颗巨星的陨落,让我们至今仍在哀叹。  相似文献   

4.
聪明的小朋友们,对于月亮,你们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吧?每当夜幕降临,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就会悄悄爬上浩瀚的夜空。它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在它的照耀下,都仿佛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有着浓厚的浪漫色彩,它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如初生萌芽般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永远的明镜     
新时期到来,大家对假大空烦透了,提倡说真话。一声“真格的”,无不喝彩。向真、仿真的自然沾光,连乱真也能“炒”一阵子。 知识分子有个天职是说话,无论用嘴还是用笔,若一声不响,是失职;若做假,是渎职,严重了还是公害。但知识分子深知说真话的难处,那不是好玩的,搭上自家性命都不稀罕,因此又有商量;真话不能说的时候,也不说假话。沉默未必真金,可有含金量。  相似文献   

6.
朋友都是镜子,这是我的择友与交友动机。文如其人之说是古人总结的,我经过自己的验证也觉得基本正确。所以我的读书便也和交友差不多了,寻书选书读书也成了择友与交友的过程。朋友是镜子,读书不也就是为自己的灵魂寻找镜子,或者说是给自己的灵魂照镜子吗?而人生的不同阶段里,灵魂也是在成长变化着的,那么寻找的镜子或者说朋友的结构也就会不同。  相似文献   

7.
盛银妹 《家长》2010,(7):1-1
做完作业后,女儿把笔一扔就找隔壁妞妞玩去了。我一看,课本与练习本摊了一桌子,铅笔盒敞开着,脱下来的校服随意扔在椅子上,桌子底下是一堆吃剩的果冻。  相似文献   

8.
坦白地讲,自从详细地拜读了《黑龙江教育》后,我便不敢不看她。因为她就似一面明镜清晰地照出我在教学工作中的所有不足。这不足让我惭愧、内疚。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便把全身心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我喜欢这项事业,因为它让我充实,让我体会到人活着的价值。原以为付出很多收获会很大,谁知事与愿违。正处于活泼好动年龄阶段的学生上课却极是倦怠,不爱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更有的学生竟然天天不写作业。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总体成绩下滑,纪律方面也不如人意。我真不知我做错了什么,煞费苦心却收效甚微。一天,为了平静烦乱不已的心情,我从抽屉…  相似文献   

9.
98岁的季羡林先生离我们而去了。初识先生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发奖会上。那时我在新闻出版署工作,全国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图书,季老是评委,坐第一排,我在台上干一点宣布谁谁讲话之类的“主持”之事。他大概看过我哪一篇文章,托助手李玉洁女士来对号,我赶忙上前向他致敬。会后又带上我的几本书到北大他的住处去拜访求教。他对家中的保姆也指导读书,还教她写点小文章。先生的住处是在校园北边的一座很旧的老式楼房里,朗润园13号楼。  相似文献   

10.
吃晚饭时,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说起学校下午开会的情景:那天是个晴天,同学们站在太阳下听校长讲话,热得汗直往下淌,而老师们却站在很远的树阴里,还不停地说话.女儿的话语中流露出愤愤不平.我一听,脸有些发烫,但我不知如何向她解释,只好对她说:"一个人做了一件应该做对的事没有必要跟做错了的人去比,更不要有不平衡心理."也不知女儿听懂了没有,但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明显感觉自己的底气不足,因为这样的事情在我身上也曾发生过.我当时只是把这样的事看作小事,想不到学生的反映却如此强烈.  相似文献   

11.
天山:一时回首月中看 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不仅是盛极一时的商业之路,更是古中国对外文明、睦邻友好的重要通道。西汉时,自玉门关、阳关出西域的北道上,有两条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向西南行,  相似文献   

12.
梁衡 《学习之友》2009,(10):34-39
98岁的季羡林先生离我们而去了。 初识先生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发奖会上。那时我在新闻出版署工作,全国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图书,季老是评委,坐第一排,我在台上千一点宣布谁谁讲话之类的“主持”之事。他大概看过我哪一篇文章,托助手李玉洁女士来对号,我赶忙上前向他致敬。  相似文献   

13.
《红蜻蜓》2023,(12):14-17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号召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来读书,从而建设书香社会。对于读书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口味:有的人喜欢看小说,有的人喜欢读戏剧,有的人喜欢读诗歌,有的人喜欢读科普。大家兴趣不同,读书的方法却可以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14.
去年九月在北京,承蒙少波同志将他的大作《明镜记》初稿交我阅读。对我来说,先睹为快,获益非浅,感激之情是可以想见的。少波同志让我提点意见,限于个人水平,不敢!不过当他的剧作已经发表、上演和读者、观众见面之际,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总还有些好处吧!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鉴赏》2009,(10):29-29,55
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要求以“买镜”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魏书生说:"师生之间,有许多感情解释不清,分辨不出究竟是谁关心了谁."是呵,魏老师在发此议论时,内心一定涌动着翻腾的浪潮.朱熹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学生就像一面面明镜,时时观照着老师的言行.  相似文献   

18.
吴昊 《语文知识》2000,(4):39-39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必得秋霜?”(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其中“明镜”一词,课本未作注解。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和《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在评析此诗时,均理解为诗人揽镜自照,对镜端详,显然是把“明镜”直解为生活中梳妆用的镜子。笔者认为,这样解析欠妥。  相似文献   

19.
诗人作诗,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许多都是触景生情,借景抒怀,因此,诗歌与天文地理、自然风貌就有着紧密的关系。诗人。同其他文艺家一样,以自己特有的眼光去观察周围世界,发现自然的美,审美的冲动又激发他们  相似文献   

20.
面对历史悠长的丽江古城,人们是否已遗忘了它本该具有的历史意义?面对昔日险奇的三峡,如今还能否体悟到李白当年“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豪情?作为历史化存在的价值,它们已经或正在被人们扭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