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2013,(1):42-43
绘实景 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向我们展示着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烈日炎炎,秋天红叶似火,冬天千里冰封,更有那风雨雷电,霜露雾雪……这些都给我们独特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2.
诗人以隐遁客观事实的方法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象征隐喻暗示来识读生活、描摹生活、叙述生活,用象征性的物象来暗示主题,暗示其他特指的事物,把直觉、幻觉、想象、回忆甚至梦境与现实融为一体,使诗人的意识活动具有更大的跳跃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诗歌意象意境的多义与朦胧。李商隐生活时代的灰暗,让他在尴尬中不断追求自我,探索诗歌的真谛,诞生出延绵不绝的艺术创造力,并使诗人常用病态的手法来绘画一幅幅诗歌景象。  相似文献   

3.
杜甫是写怀人诗卓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这不只是因为怀人为题材的诗歌在他的全部诗作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更重要的是他具有流寓生活的亲身经历,使得他的怀人诗内容丰富、真切感人。他把流离中的所思所感通过艺术概括再现在诗歌里,为读者展示出一幅真实的生活画面,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所开拓的新的境界确实是独树一帜的,当时的怀人诗中,无论从作品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来看,杜甫的诗都是有代表性的,这些诗不仅在当时充实了琳琅满目的唐诗坛,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贵的诗歌财富。杜甫的怀人诗,在艺术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色。胡应激在…  相似文献   

4.
美国现代主义诗人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的诗歌不仅继承了传统诗歌的表达理念,还突破了传统中那些陈腐和平庸的清规戒律和表达模式的束缚。他在诗歌中对语言偏离的使用让人耳目一新,也带来了全新的语言技巧。同时他的诗歌还加入了各种标点符号和不同字体、不同的排列顺序,给人描绘了一幅幅如真如幻的动态画卷。魔力的色彩徜徉于诗中,跃然于纸上,铭刻于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5.
昌耀的诗歌是独特的,他完全脱离了那个时代基本的诗歌环境和语言方式,无视当时的诗歌时尚,与当时的时尚保持着清醒的距离。他的诗歌的这种独特性固然与其本人个性有很大关系,也与其生活的环境关系极大。所处的藏族文化极大的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文章试图从藏族文化方面来解读昌耀诗歌所表现出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文学史上,人们对杜牧常喜以“风流才子”冠之。依据主要有三:其一,他早年在淮南幕府中任掌书记的一段生活。其二,他的《遣怀》诗中的“自白”。其三、他做湖州刺史的原因。本文从这三方面对杜牧“风流才子”形象进行再认识。杜牧的扬州生活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且杜牧扬州生活的主旋律被他表面的浮艳风流所淹没;《遣怀诗》隐藏着一个关心国事的诗人形象;“杜舍人牧湖州”段子,既便本事是实真的,恰恰体现了杜牧对女性人格的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上,人们对杜牧常喜以“风流才子”冠之。依据主要有三:其一,他早年在淮南幕府中任掌书记的一段生活。其二,他的《遣怀》诗中的“自白”。其三、他做湖州刺史的原因。本文从这三方面对杜牧“风流才子”形象进行再认识。杜牧的扬州生活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且杜牧扬州生活的主旋律被他表面的浮艳风流所淹没;《遣怀诗》隐藏着一个关心国事的诗人形象;“杜舍人牧湖州”段子,既便本事是实真的,恰恰体现了杜牧对女性人格的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8.
孙犁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他善于“从生活的散文中抽出生活的诗,用这生活的忠实描绘来震撼灵魂”.孙犁的小说始终梦魂牵绕着冀中平原的白洋淀,他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触展现了那片根据地人民艰苦卓绝,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情景和此中凸现出的人情美、灵魂美,所以人们常常把他的小说称为“诗化小说”.孙犁小说中的诗情画意,至少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作品中充溢着一股诗一样的激情;二是浓烈的激情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深蕴着劳动人民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三是作品洋溢着诗歌那种富于想象、夸张的浪漫气息.一、情感投入方式的自觉孙犁是个极富感情性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始终涌流着一股激情,时或象奔腾不息的川流,酣畅淋漓地倾泻;有时又像潺潺的溪水平静地流着,柔和而滋润.这使得他的作品仿佛有一股袭人的力量,紧紧地牵引着读者,让人迂回于作品深层的情感漩涡中.孙犁自己也非常强调作品中的情感,他说:“情  相似文献   

9.
从教数十年,深深感受着教育教学的苦与乐,喜与忧。随时随地看见一个孩子,就会想:他几岁了?上几年级了?学习怎么样?喜欢什么学科?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他的学习生活是不是很轻松,很愉快?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创造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至今仍放射着璀璨的光芒。本文围绕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献身教育"与"教学做合一"理念探索聋校的教改之路。  相似文献   

11.
初中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九章《摩擦力》一节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之一。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的头脑中没有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如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摩擦力方向怎样确定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等。2 .学生以前的一些错误生活体验对他们产生的负面影响 :如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或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拉力方向相反等。3.有部分知识的理解 ,要求学生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较高的思维层次 ,而学生不容易达到。如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等。4 .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虽然揭示了影响滑动…  相似文献   

12.
罗曼·罗兰  傅雷 《阅读》2023,(40):25-28
<正>最初,他尽量享受这家庭生活,他所用的热情恰似他在一切事情上所用的一般。托尔斯泰伯爵夫人在他的艺术上发生非常可贵的影响,她富有文学天才,曾写过几篇短篇小说。她是如她自己所说的,“一个真正的作家夫人”,对于丈夫的作品那么关心。她和他一同工作,把他口述的笔录下来,誊清他的草稿。她努力保卫他,不使他受着他宗教魔鬼的磨难,这可怕的精灵已经不时在唆使他置艺术于死地。  相似文献   

13.
让·鲍德里亚从符号学路径的解析凸显了消费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的符号化控制了物的消费、文化的消费和服务的消费领域.符号消费社会的出场,挑战着思想家们的智慧,时代呼唤着新型消费理念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苏轼在其诗中多次描写过男子簪花的习俗。其中,以诗歌《吉祥寺赏牡丹》最具特色。这首诗仅用了短短的二十八字就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众人簪花的情景,展示了一位性格饱满的苏轼。他既享受着与万民同乐的人生大乐,又追求着观览山水、自适自足的小乐。他既保持了强烈的淑世情怀,是儒家仁政的坚守者,又吸收了释、老"万物齐一"的思想,是"为老不尊"的叛逆者。这种能入能出、舒卷自如的人生境界,既是对儒家思想的坚守,又是对佛道思想的吸收,最终形成了他圆通自足的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15.
苏轼既创造了惊人的艺术成就,又彰显了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贬谪期间有着鲜明的以自然为美的审美心境。即:不再囿于自然山水的阻隔和贫乏的物质生活,而是以情为本,以超然的心态赏玩着生活中的普通之物,咀嚼着周遭的普通之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他笔下皆化为艺术,焕发生机,昭示着他澄明、宁静、平和淡泊、旷远而深湛的审美心态。这种无往而不适的审美人生智慧汇聚着孔子舞雩风流的人的自然化精神与庄子“适意不异逍遥游”的艺术境界,又有别于同时代以理为本,高谈道德伦理的理学,直指人的现实的情感愉悦,成为了古代士人安身立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哈代——跨世纪的小说家,是继狄更斯后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哈代把他的艺术视野凝聚在小说中被称为“威塞克斯”的地区,以他现实主义的敏锐性深刻观察了威塞克斯社会发展的全部经过,描写了在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侵蚀下,这个保持着古老宗法的社会怎样从稳定到动乱从繁荣到衰亡的历史,反映了他对旧式乡村生活的怀念,揭示了农民阶级的理想、追求、痛苦和灾难。  相似文献   

17.
作家肖体高以五彩斑斓的色彩,流畅、简洁并富有诗意的抒情语言,精心绣绘出他的童年世界。文学集《鸟窝里的哭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肖体高自己童年的生活片段,也看到了别人的童年留影。在这五彩斑斓的少儿生活中,有憧憬,有幻想,有苦涩,有委屈,有自尊,有悲伤,有追求,有希望。当你打开这本书,一页页翻看下去的时候,你会看到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画卷,看到那美好世界中,一双双单纯、清澈的眼睛。细品其作,一种诗的气质,能把读者引进一种感情微醺的境界,甚至是一种如醉如痴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黄金(下)     
王鲁彦 《阅读》2023,(88):13-19
<正>“我必须为来法报仇!叫阿灰一样的死法!”伊云哭着,咒诅说。“咳!不要做声,伊云,他是一个恶棍,没有办法的。受他欺侮的人多着呢!说来说去,又是我们穷了,不然他怎敢做这事情……”说着,如史伯母也哭了起来。听见“穷”字,如史伯伯脸色渐渐青白了,他的心撞得这样的厉害:犹如雷雨狂至时,一个过路的客人用着全力急急地敲一家不相识者的门,恨不得立时冲进门去的一般。  相似文献   

19.
刘庆邦的《平原上的歌谣》堪称一幅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华北平原农村生活的凄美画卷。作者从哲学和审美境界的高度,探寻了民族的苦难极其根源。书写了关乎民族的生存、奋斗,灵魂、苦难的生活史、精神史、心灵史。  相似文献   

20.
谭盾作为当今华人在国际乐坛上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所创作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大胆的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创作手法,使作品独特、新颖。对此,本文就谭盾钢琴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创作技法与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