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史学观念的检讨与史学普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我们固有的三种史学观念的调整和转换。我们不能再囿于传统的“史著二分法” ,应当建立起包含史著、传记和历史题材作品三大类型的史学作品新观念———史学作品三分法。三分法使史学社会功能具体化和多元化 ,使史学作品与文化市场实现互动。经此转变 ,史学普及的开端和前景才是真正令人鼓舞的。  相似文献   

2.
清代的乾隆、嘉庆年间,学者研经治史好言“实事求是”,既表现为治学特征和考据方法,更成为治学规则和学术观念.清代史家在“实事求是”观念的影响下,一扫宋明以来空谈天理性命的治学风气,建立起求真考实和无征不信的学术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古代史学向近代史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与以往对汉儒董仲舒所持批判态度不同.着重分析了董仲舒进步的史学观点。为了追求国家安定、社会发展,董仲舒从促使政治进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大一统理论与“三统”学说。这些学说在汉代史学观念更新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与以往对汉儒董仲舒所持批判态度不同,着重分析了董仲舒进步的史学观点.为了追求国家安定、社会发展,董仲舒从促使政治进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大一统理论与"三统"学说.这些学说在汉代史学观念更新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有着复杂的原因,若将其与中唐史官及史学联系起来,便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一,古文运动的发起人员多为史官及其交游者;其二,古文运动的“文以明道”观与史家的道德裁判思想一脉相承;其三,古文创作的崇真尚质文风是史传文学实录直书精神的内在转化.  相似文献   

7.
陆宏慧 《成才之路》2021,(2):134-135
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深入剖析历史教材的基础上,引入历史学术研究成果并渗透史学观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分析在教学中渗透史学观念的意义,阐述史学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及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观念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在新的世纪,研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原因,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实行以来,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编写的新版高中历史教材陆续出版且不断的修订完善。各版本新教材在编撰过程中不同程度更新了史学观念。史学观念的转变究竟给中学历史教育教学、高考试题的命制与史学观念的建构带来什么影响。本文拟以新旧高中历史教材叙述中国近代史开端为例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老一辈马列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在民族危机冲撞下的20世纪40年代的爱国主义史学观念,着重从总结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坚定抗战必胜信心,总结历代反时侵略的民族战争的经验教训,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封建史学和以古讽今、揭示蒋家政权必亡的历史命运等四个方面来加以论述;并且高度评价翦伯赞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史学家,在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促进中国新史学的发展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并以此文来纪念史学大师翦伯赞逝世35周年。  相似文献   

11.
由于流传年代久远、辗转抄写等多种原因,《史记》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前后矛盾的舛误。本文通过对照《十二诸侯年表》及《六国年表》阅渎《秦本纪》,共找出前后矛盾的地方20处,并以《史记》别处记载和相关专著进行校勘。  相似文献   

12.
秦王朝时期,虽然法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但儒家思想也对秦王朝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过深刻影响。儒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积极参与了秦王朝的许多重大的政治活动。儒家的伦理思想已渗透到秦王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对“焚书”、“坑儒”事件的再认识,更有助于全面、客观地看待儒家思想对秦王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于有秦一朝坛的荒芜,一般的论简单归之于秦统治的化专制政策的失误,笔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因素,本从秦历史地理环境的偏僻窄逼,化积淀,薄弱,儒家思想影响甚微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将此问题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是汉初“过秦”之政治思潮的重要组成,以“利民一害民”为核心命题,着重从战争、法治、经济与君主政治等四个方面对秦王朝的政治实践进行具体而深刻的历史批判。在强烈的“鉴秦”意识中,《淮南子》秉持道、儒的政治理念,对秦王朝的“治道”与“治术”进行理性反思,揭示其法家型政治发展模式之利弊得失。在取秦而代,汉政胜秦的政治基础上,《淮南子》试图以秦为鉴,提出“身国合一,身国同治”的政治理念,以此“更新汉政”,构建西汉王朝的理想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5.
婚姻关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妇女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中国古代公主是女性统治阶层成员,对她们的婚姻进行研究能够补充妇女史的相关研究。秦汉时期公主的婚嫁具有等级性、两面性的特点,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公主的婚姻成为调和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与权贵谋求利益的工具。泰汉时期公主婚姻中的某些悲惨事件则反映了公主婚姻中不幸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律,为研究秦史,尤其是研治秦代法制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一手资料,依据秦简律及有关史料,从赎刑的种类,取赎的方式,取赎的方式。取赎的范围,取赎刑徒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对秦代的赎刑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秦王朝的统治思想是一种杂家思想,它利用宗教神学思想来神化统治。宗教神学思想在秦王朝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它在维护和巩固秦王朝统治的同时,也推动了秦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国秦以后政治制度的本质与特征,国内外理论界迄今还没有一种确切的把握。由于清代政治制度是秦制发展的完备形态,因此,通过剖析清代的州县制度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清代州县官府是一个宗法性主奴集团,内部充满各种依附关系、尊卑关系,州县官、幕友、长随、书吏、差役都不是有法律保障的自由人。官府作为与社会对立的统治者,又是一个统一的自利集团,上下尊卑相互依存,共同营私,对来自社会的反抗实行控制、镇压。州县官府的行政机制,以服从私人意志而不是以贯彻法律、制度为纽带。清代的州县财政是一种家产制,表面上具有公共性质,而实际上却为州县官私人所支配;表面上国家定制严密,而实际上却遵循各种潜规则运作,有时甚至全无规则。所有这些,都反映了秦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孔子人学总结了殷商、西周至春秋末年有关天人关系认识的积极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重人思想,对战国时期的史学,尤其是历史思想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史学中有关天人关系的认识,表明重人事已经成为历史思想发展中不可遏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秦朝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严酷的法制社会,实际上,秦朝时期在法制政治之下,涌动着儒家伦理的潜流。儒家的忠、孝等道德标准仍然是重要价值尺度,是行为选择的是非标准。政治上,秦王朝常以法律为工具在民间推行儒家伦理,实行“教化”;要求官吏宽以待民,带有浓重的儒味;对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实行怀柔政策。秦朝礼制中含有立社稷、修宗庙等儒家古制。秦朝,并不是一个失去了温情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