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氨基磺酸作为催化剂,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研究了各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催化效果好,使用量少,产率高,三废排放少,廉价易得。  相似文献   

2.
这个反应不宜出现贵州毕节师专(551700)丁学军在高中化学的练习过程中,教师们常把氯酸分解反应的配平系数作为选择题给出.但是,该反应的配平问题非常复杂。以致无法解释.如果在中学出现该反应容易搅乱中学生对配平规律理解.现分析如下.通常,研究任何一个无...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Perkin反应的基础上用无水三乙胺催化对羟基苯甲醛和乙酸酐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比和催化剂量对该合成的影响,并对这些条件最佳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二氯甲烷中咪唑(Im)与尾式缬氨酸卟啉铁(Ⅲ)(FeLval(C1))的轴向配位反应,用光度法测得了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标准摩尔焓变(△Hm0)和标准摩尔熵变(△Sm0).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是熵和焓都降低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Pt(Ⅱ)离子配位化合物为例,研究了该配合物进行取代反应的一般机理,讨论了影响形成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取代反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的基本原理,概括了影响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各个因素及提高反应速率的各种方法,介绍了应用该方法处理水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并对光催化氧化法的发展前景及研究方向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常压下,采用铜锌氧化物催化剂,1,4-丁二醇液相脱氢制备r-丁内酯的新工艺,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对产品收率的影响.该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乙二醛双缩(2-羟基苯胺)与钙离子的显色反应.在PH值12~13范围内,该试剂与Ca反应生成紫红色配合物,无需萃取,在乙醉存在下,性质稳定.方法检出限为0.05μg/ml,线性范围为0.10~1.5μg/ml.此方法用于检测补钙药品、保健品中钙含量,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9.
本文注意到Coats-Redfern积分式校正后适用于MnO2与KClO3的催化分解反应动力学研究[1].为进一步验证修正式的准确性,本文将Coats-Redfern修正式应用于CuO与KClO3的催化反应中,结果表明修正式同样适用于该反应.同时探讨了CuO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用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的反应,探讨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酸醇体积比为1:3,催化剂为1.5%(w),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120℃时,乳酸酯化率达97.2%。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天祝褐煤酸活化法制备腐植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制备腐植酸的方法是煤经过碱抽提,酸析出后得到腐植酸产品.本实验以酸活化理论为指导,使煤酸活化后将不溶性的腐植酸盐转换成腐植酸,再用碱抽提的方法制备腐植酸.和传统方法相比,酸活化法具有操作简单、资源利用率高、能耗低、产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对多酸的形成及其酸性作一讨论。简单总结出多酸形成的几种途径和强、弱含氧酸形成多酸的可能性以及多酸形成后酸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82-/TiO2-ZrO2,用于合成乙二酸二丁酯,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催化剂焙烧温度、用量、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带水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S2O82-/ZrO2-TiO2是合成乙二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在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乙二酸为0.2mol时,酸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4,反应温度为130-135℃,反应时间为90min,催化剂用量为2.0g的优化条件下,乙二酸二丁酯的酯化率达95%.  相似文献   

14.
硫酸氧化法制备己二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硫酸作为氧化剂氧化环己醇为制备己二酸,反应温和且易控制,无有害气体放出,反应时间较短,产率和产品纯度均较目前实验室中常用的浓硝酸或高锰酸钾氧化法为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研究过氧乙酸生产中过氧化氢浓度、冰醋酸用量与不同稳定剂含量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生产配方和加入稳定剂后的过氧乙酸产品在自然存放条件下的贮存稳定性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显示,当过氧化氢与冰醋酸的配制比例为1:2时,过氧化氢浓度越高,过氧乙酸的产率越高;过氧乙酸浓度越高,贮存稳定性越差;1g.L-1的8-羟基喹啉或0.1%磷酸稳定剂可有效提高过氧乙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以氯乙酸和苯酚为主要原料,采用Williamson法合成具有杀菌作用和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苯氧乙酸,以它为中间产品,加入氯制剂,合成防落素的主要成份对氯苯氧乙酸和植物生长调节剂2.4-二氯苯氧乙酸,并对影响合成产率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方波伏安法研究了尿酸在聚甘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中,尿酸在+0.31 mv左右产生一个氧化峰,峰电流与尿酸在1.0×10-6—1.0×10-5mol/L浓度范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5.该方法可用于直接测定人体尿酸,回收率为95.5%-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1.4%.  相似文献   

18.
氢氟酸生产过程中,水对生产影响极大,文章结合生产实例介绍了氟化氢生产过程中水的来源,分析了各种来源水对氢氟酸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有机化学教材不把一氧化碳作为甲酸酸酐的原因的分析,依据酸酐性质进行论证.提出了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可以把CO作为甲酸酸酐来讲。从而加强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天然联系。  相似文献   

20.
南太湖地区酸雨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雨是当前南太湖地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通过对该地区酸雨化学成份分析 ,论证了煤烟型大气污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并探讨通过减少大气中酸性物质的排放来防治酸雨 ,改善大气质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