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语文教学及相关研究中,作文教学一直缺乏普遍性的显著成效,教学研究缺乏根本性的突破。其症结主要表现在,训练内容的序列性、读写结合的交融性、教学方案的精当性、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作文活动的趣味性、作文交流的广泛性、讲评材料的直观性等方面得不到和谐完整的统一。构建一个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作文教学的系统工程,为有效解决上述症结打开一个突破口。系统构想一、组建“现代技术作文教学”课题组,负责系统工程开发、教学实施、跟踪反馈等全程研究、监控、指导。二、以开发多媒体作文教学软件为核心工程,开发出一套中学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处处听到一个"难"字,学生喊"作文难写",老师叫"作文难教".深入了解分析一下教学的状况,其实难的症结在于我们对作文教学缺乏研究,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没有找到适合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3.
柴长保 《现代语文》2011,(5):133-13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每次作文总有部分学生"怕"字当头,叫苦连天,有的东拼西凑,有的甚至干脆照抄原作上交应付。症结何在?在于学生"底气"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于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怕写作文、消极作文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愿  相似文献   

4.
郑振慧 《广西教育》2008,(35):23-24
作文教学效率不高是长期以来困扰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症结何在?究其原因在于此两点:其一,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没有转变,仍然固守陈规;其二,学生的写作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教师要依据作文写作的规律和青少年的特点去寻找培育其创新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徐翠菊 《现代语文》2007,(5):118-118
很多学生一提写作文就会头疼,说是没东西好写,其实也就是缺乏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要症结在于学生平时缺少素材的积累。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又怎么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从积累素材抓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的定位和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偏高,脱离学生的实际,是小学作文教学种种问题的一个症结。  相似文献   

7.
王静 《广西教育》2010,(20):39-40
“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作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然而,如今很多中学生缺乏通过作文真实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意愿。那么如何解开这一症结,正确引导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呢?笔者有如下浅见。  相似文献   

8.
现代文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在于:在现代文教学中,缺乏一个完整清晰、科学高效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作文教学的灵魂。传统的作文教学之所以徘徊在“高耗低效”的怪圈里.主要原因是作文教学手段单一.缺乏有效的写作情景来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课堂教学缺乏刺激和沟通写作主体思维的桥梁。将多媒体网络与作文教学进行优化整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有较高水平的文章来?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两点粗浅的认识: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作文水平部分语文教师总感叹作文教学“越教越难”。难在哪呢?笔者认为难就难在其自身缺乏写作“内功”,甚至不谙为文之道;难就难在作文教学思路狭窄,受制于条条框框;难就难在教学观念陈旧,缺乏创新眼光。还有些教师总埋怨学生不会观察生活,不会“用独特的语言表现独特的感受”,尤其对作文不感兴趣。但这些症结的由来,怎能与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没有关系呢?与其埋怨学生,不如从自身找找原因更客观些。教师要求学生多读书,而…  相似文献   

11.
许少英 《甘肃教育》2000,(10):18-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积久的困惑,我们以为其症结在于教者不能出山看山,对作文教学缺乏宏观把握。具体表现为:重环节轻整体,重结构轻基础,急功利轻积累,重方法轻悟性培养,使写作内容贫乏,写法生硬机械,缺乏灵气活气。为此,在认真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分析作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反复揣摩,尝试构建了“摄联悟写”作文教学模式 (以下以 SLWX为代码 ),通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已初见成效。   一、 SLWX模式的理论依据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写文章就必须“摄取”并熟悉客观事物。同时事物又是普遍联…  相似文献   

12.
现行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教师前期指导失,不能启发学生思路和题目解读过度,造成学生思路的限制以及作文启蒙阶段试题机制滞后性等诸多症结,造成了中小学作文缺乏想象力、词汇贫乏、套作、虚假等一系列问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应该“观察生活,写出多角度、独特性、有创意的作文”,需要语文工作者以实物教学、体验式教学为理论支撑,结合具体课堂实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3.
浅谈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教学是语义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平时的学生作文中。学生往往缺乏写作的兴趣,很多同学“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每写作文,总是翻来覆去几个人、几件事,常受原米思维定势的影响,作文水平也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职校生普遍缺乏应用与作的学习兴趣,这是应用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的一个症结,要解开这个症结,将应用写作课讲得实用而有趣,让学生学得扎实而显效,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处理好下面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历来受到重视。而事实上我们师生在作文上虽然耗费了不少心血和精力,但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上却收效甚微。作文“难写”与作文“难教”的教学矛盾往往导致怕写和怕教的心理症结,严重挫伤了师生的作文积极性。怎样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症结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指导不得法,脱离生活,脱离实际;二是训练不得法,生搬硬套,激发不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农利中学生作文教学应向生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靠长期训练获得的,学生作文的优秀与否,是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大检验。学生作文能力差,其症结除了作文指导课收效甚微外,语文课堂教学也存在高付出低产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作文教学缺乏一定的序列性,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一个与阅读相适应的写作教材,而且作文教学脱离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部分语文教师不注重学生作文的修改提升,学生没有从修改中认识导自身的不足,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对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开展序列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杜正文 《学语文》2012,(1):74-74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许多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害怕写作文。反思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症结还是作文教学本身,即重视作文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忽视了学生作文的心理需求。作文的情感没有培养起来。“感人心者莫于情”,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如果学生的笔端倾注激情,文辞就如充沛的源泉{Et汩流淌,反之,就如死水一潭,枯井一口,文思呆滞,语言干瘪。  相似文献   

20.
王新芳 《教育论坛》2004,(2):31-31,50
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在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多方面如出一辙,缺少创意,缺少扑面而来的新鲜感。症结何在?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写作时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