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艺馨 《军事记者》2012,(11):30-30
社会新闻反映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社会生活,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新闻相比,更具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趣味性。也更富有人情味。当今时代.无论是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社会新闻的比重日趋增大,同时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关注。如果说“脸谱网”(facebook)等一些世界著名的社交网站,是通过分享个人生活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那么当下各种传播媒体.通过增加社会新闻的比重来提高人们参与新闻报道的热情.也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3.
社会新闻要注重社会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新闻采编》2000,(6):13-14
社会新闻,概略地说是指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风气的一种新闻体裁。因为社会新闻大多发生在市民身边,如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等,它们往往很具体、很典型,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能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把它报道好了,往往能产生很好的舆论教育作用。近几年来,社会新闻的报道比重日渐呈上升趋势,而如何才能把社会新闻报好,让上头、下头都满意,也就成了一个需要大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郭淑娟 《新闻界》2013,(13):43-46
新闻伦理在社会性媒体中的生存条件发生了极大变化,网络媒体的产业属性突出、新闻传播方式趋于多样化、信息互动性显著增强、参与传播信息的队伍多元化、网络言论情绪化等,对一直适用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伦理来说,这样的环境是复杂的,应当从新闻伦理主体的变化入手,结合社会性媒体的特征,在继续践行追求真实、客观、公正、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基础上,完善新闻伦理在社会性媒体中的不足与缺陷。  相似文献   

5.
6.
当今,教育为社会所广泛参与和关注,对教育问题的报道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但是,却有新闻业内人士认为,教育新闻与其他行业新闻一样,本身并无普遍的社会性可言。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对教育新闻的报道虽然不少,但有相当多的报道其新闻视角还局囿于常规教育工作的小圈子里,缺乏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因而有人认为,教育专业报要走向社会,必须大量移植社会新闻,借此来扩大读者面,增加影响力。上述观点,我认为有欠妥当。与其他一些行业新闻相比,教育新闻具有更强的社会性。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  相似文献   

7.
大川 《传媒》2000,(5):21-22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趋势。其表现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社会新闻,热衷社会新闻,对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闻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及时、公开传播的受众欲知而未知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最新状态及发展趋向的信息:它分为经济政策,工业、农业、商业等各个行业的专门业务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等三类,这三类新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要使经济报道具有亲和力,是摆在我们新闻丁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10.
社会新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专业分工日益精细的时代,传媒的触角已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讲身边事、说家常话,也报告“八小时以外”的非专业化的琐闻趣事。浏览这些新闻既像炉边琐话一样津津有味,又像电影故事一样扣人心弦,人们在咀嚼回味这些新闻时,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新闻报道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在这种环境下,教育新闻的内容和形式在保证对教育界起到鼓舞警醒等作用的同时,还要能够不忽略其社会大层面上的影响力,脚踏实际地做到教育新闻立足教育,关注社会。但是,目前中国的一些教育电视台却未能真正做到这几个字,结果导致教育新闻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甚至是无人问津,所以在新时期,加强教育新闻的社会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及媒体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热心于某一社会问题的专家,学者.还是掌握权力的各级政府的决策人物.都应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作用,将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潜在“问题”的社会现象烘托成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借此将问题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唤起人们对此问题的忧患和警觉,进而形成对这一问题的共识.从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然,只有借助社会舆论.社会现象的“问题”性才能为大家所了解。对社会问题如何报道.值得新闻工作者研究。  相似文献   

14.
提起党报做社会新闻这个话题,不少地市级党报编辑会说那是晚报和都市生活类报纸的事,与党报无关。因此,党报记只围着市领导转,不是采写会议新闻就是采写领导活动稿。这是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是对社会新闻的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6.
乐升 《传媒》2001,(2):34-34
当下,晚报多,晨报多,都市类报多,文化生活类报多,社会新闻也随之多起来。社会新闻多不是什么坏事,能使读者扩展视野,更广泛地了解社会生活。其中的问题是,有些社会新闻报道虚假的东西不少,读后很难让人相信。就在不久前,一篇  相似文献   

17.
这幅反映普通劳动者生活的漫画,曾获得第1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年赛的银奖。夜深了,远处是一片灯红酒绿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广告招牌在熠熠发光,一辆辆高级轿车排列在路旁,可以想象此刻轿车的主人们,正在娱乐场所里尽情欢度良宵,在高档酒楼享受着美酒佳肴,真是一派大都市的繁华夜景图。  相似文献   

18.
正新闻的社会效果是指新闻所传播信息和表达的思想观点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新闻发表后在社会上的反响。这种反响有积极效果,但如果把握不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在采写社会新闻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忽视新闻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社会新闻注意社会效果,就是要注意从主题上能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主流,从事实上选择那些有益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9.
当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人们不但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我,更要经常地减轻压力放松自我。这就给我们都市报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挑战——都市报不但要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中的好帮手,也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休闲中的好朋友。茶余饭后,有趣的报纸社会新闻,能为广大读者起到很好的减压作用。侧重报道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及社会公德方面的社会新闻,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一直是如我所供职的《千山晚报》一类的都市报的主打项目,近年来,随着都市报  相似文献   

20.
林明 《新闻传播》2005,(10):18-19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各要素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某一要素的改变,往往会导致整个社会系统产生变化。因此,对时政新闻的界定应该是更广义的,即凡是对一个城市、地区、国家或全球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都应该归入时政新闻行列。这是因为许多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