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十分简单,它通常由“两个条件”(已知的数量情况和相应改变数量的情况)和“一个问题”(在两个条件下的设问)组成。解答一道复合应用题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依次解答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的过程。这就是说,学生掌握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学习复合应用题的前提,掌握分析简单应用题的方法是学习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必要条件。小学低年级简单应用题教学质量的高低必将直接影响到中、高年级复合应用题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提高小  相似文献   

2.
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知识,其解法特别,数量关系看似简单,但在实际解答中又容易混淆,因此也是教学的一大难点。那么,怎样才能教好而又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呢?结合工作实际,我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审清题意,确定已知与未知审清题意,确定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是解应用题的首要环节。当然,解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也不例外,首先应审清题意,确定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二、找准题中的关键条件,即中介量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中,一般会出现三个量,在这三个量中,一个为已知量,两个为未知量。在两个未知量中,其中一个为要求的量,则另…  相似文献   

3.
复合应用题是要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才能解答的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复合而成的。学生必须在全面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解题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复合应用题中最简单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在教两步计算应用题之前,应进行简单应用题的综合复习。复习时,举出每一种数量关系的例题,要求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以及怎样计算,使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等有一个全面而又比较清楚的认识。并且注意抓好分析与综合训练[如分析训练:要求两班人  相似文献   

4.
吴选前 《小学生》2012,(11):53-53
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可概括为简单应用题、一般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等类型。一、简单应用题简单应用题又称一步运算的应用题。它是从具体的式题向复合应用题过渡,也是解答其它种类应用题的基础。简单应用题已知数量仅一对,且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学生只要掌握与课题相应的基本数量关系(如总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教三年级应用题时,对培养这种能力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摸清底子,打好基础解答简单应用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在教复合应用题之前,我先摸清学生掌握解简单应用题方法的底子,做好复习、巩固和查漏补缺的工作。使学生掌握:从两个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提出可能解决哪些问题;已知一个条件和确定的问题,如何补充另一个条  相似文献   

6.
三、应用题(一)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个数量关系,仅用一步运算就能解答的应用题叫做简单应用题。通过复习,应使学生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和基本数量关系,为进一步复习应用题打好基础。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十一种基本类型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小学数学复合应用题,无论如何复杂也都是由若干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只要我们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把复合应用题分解为一个个的简单应用题,多么复杂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理顺,并能逐步求出最后结果。分析法,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然后把其中的未知数条件再当做要解决的问题,继续找出解决它所需要的两个条件……,这样直到找的条件都是题中已知条件为止。分析法其实是个“逆向”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复合应用题就会被一步步分解为依次解  相似文献   

8.
注意加强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的教学彭阳县二小张正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历来是个难点,特别是一般复合应用题。我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加强基本数量关系教学是帮助学生提高解答应用题的一种好方法。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学生掌握好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十分...  相似文献   

9.
第五部分应用题应用题可以分为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和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用一步运算解答的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又可分为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教学中通过解答简单应用题,应该使学生初步了解事物间的数量关系,为解答复合应用题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题在小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涉及的面也广。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 ,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因此 ,应用题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应用题分为简单运用题和复合应用题 ,复合应用题是指两步以上的应用题。在复合应用题中 ,最后一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数据 ,至少有一个题里没有直接给出 ,有待于选择已知数经过计算先求出来 ,这就要通过分析数量关系 ,理清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的连接“链带” ,逐次解答相关的中间问题 ,从而把复合…  相似文献   

11.
孙琪 《甘肃教育》2000,(3):29-29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 ,两步应用题教学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关键和基础。要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首先要找出中间问题 ,这是解答两步应用题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找出中间问题 ,就必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解答。这是两步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 ,我的做法是 :一、由两个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改编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找出中间问题将前后两个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通过组合改编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例1 粮店某天上午运来面粉37袋 ,下午运来面粉25袋 ,这天一共…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简单应用问题,为他们将来升学或独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怎样才能搞好应用题的教学呢?我认为首先应当从理论上掌握应用题的难与易的分界线,其次要懂得有关解答困难应用题的思考方法.日常生活中涉及数量的每一个事件都有三个相关的数量,已知其中任何两个就可以求其余一个.例如:购物事件有购物数量、单价、总价三个相关数量;匀速运动事件有速度、运动时间、运动距离三个相关数量;工作事件有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个相关数量,如此等等.如果一道应用题中所涉及的每一事件的三个相关数量都有两个是已知的,根据其关系就可以求得第三个数量,这就是一道显浅的应用题.如果一道应用题所涉及的每一事件的三个相关数量有且只有一个是已知的,不能直接计算求得其他两个相关的数量,这就是一道困难应用题.对于这样的困难应用题,由于不能根据每一事件的一个已知数量直接计算求得其他两个相关的数量,怎样去求解呢?一定要作一个相应的假设,才能够间接地得解.举例说明如下:例1、某人衣袋里有5元与10元的币共100张,总值是650  相似文献   

13.
一、打好基础是进行过渡的前提学生在学习简单应用题时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是运算的意义、数量关系)和逐步形成的基本能力、思维方法等,不仅是解答简单应用题所必须,同时也是解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搞好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是向复合应用题进行过渡的前提和条件。 1.调整教材、改进教法  相似文献   

14.
一、编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组织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只反映一种数量关系中的三个数量间的相依关系,只要掌握了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四种基本数量关系,编题是不难的。复合应用题是由几种数量关系综合构成的,要编一道复合应用题,首先要设想这道题综合哪几种数量关系,是以哪一种数量关系为主线把其他数量关系贯穿起来,构成一个整体。2.选择题材,构思情节.一要考虑对学生有  相似文献   

15.
简单应用题都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所组成。它反映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一个简单数量关系,而这些数量关系是构成所有复合应用题的元素。掌握简单应用题的解法,是分析一切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顺利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所以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使学生掌握分析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熟练基本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6.
简单应用题讲法初探胡金婵,张小蕊简单应用题除步骤简单外,还具有下面的特点:(1)结构简单:只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2)数量关系简单:只有两个已知数量和一个未知数量发生关系;(3)思维程序简单:只要根据加减乘除的含义作一步判断,即可列式解答。正因为如...  相似文献   

17.
简单应用题的问题与两个已知条件直接发生关系,解答时主要是选择运算方法。解答两步应用题的问题需要的两个条件中,一个与问题直接发生关系,是已知的;另一个与问题间接发生关系,隐蔽在题目的已知量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三、复合应用题复合应用题的解答,关键是要把数量关系搞清楚。常用的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有分析法(从未知推向已知)和综合法(从已知推向未知)两种,具体采用那一种,可视题目的难易而定。有时也可以一种方法为主,另一种方法为辅,使之相辅相成,达到迅速解题的目的。 1.某工人一天能生产甲种零件20个,或乙种零件30个,或丙种零件40个。现在要使他在26天内生产的三种零件个数相等,每种零件应生产几天? [提示]由题知,该工人一天能生产甲种零件20个,那么他生产一个甲种零件需1/(20)天。  相似文献   

19.
两步应用题是“九义”数学第五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教材中除扩展含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这种结构外,又出现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其中一个已知条件要在解题过程中用两次。每个例题后都安排了数量关系相似、解题思路相近的变式训练,同时将三个己知条件(例1、例2)和两个已知条件(例3、例4)的例题分三组进行教学。两步应用题的解答都涉及找“中间问题”这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材用线段图展示条件和问题,直观地反映出例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与复习题比较,学生容易找出两种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寻求解…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的特点是用语言或文字叙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一件完整的事情,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涉及到一些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由已知求得未知的过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只有对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一清二楚,才有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学生对题目中的某一种数量关系不够清楚,那么也不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因此,牢固地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