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莉 《良师》2010,(1):54-55
悉尼一家书店里,在一摞摞外文书刊中,一本红色烫金字的《孙子兵法》非常吸引眼球,书名被译为《作战的艺术》。奇妙的是,《孙子兵法》作为书店的热销品,竟然摆放在一堆商业书籍之中,左邻右舍都是商业奇才的著作。这让我亲眼见证了《孙子兵法》在知识经济时代被“知本家”们热程中,我发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符号,或者说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可谓千奇百怪。这其中有对神秘的东方韵味的理解,也不乏对中国的误读和曲解,毕竟他们阅读到的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并不全是公正和客观的,但他们眼中的中国也的确值得我们思考,有反思,才会有进步。  相似文献   

2.
尽管我在中国衢州只呆了9个星期,但有时候感觉我在这里生活了辈子。我在很多场合对他们说过我非常赞赏中国学生的自控能力、悦人的礼仪、清洁的外表以及对成年人的尊重。我们代表团成员对他们在艺术及其他学科方面的杰出表现深为感动。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计量标准的统一是生活舒适的保障,而在中国,计量标准的不统一印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在中国,计量不一致的最明显的例子是对铜钱的计量。铜钱是这个国家主要的货币,各地都采用十进制,这也是最简易的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庄琴芳 《现代企业教育》2006,(5):I0014-I0015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陆小华按媒体基本定位将我国经济类报纸分为五类:1.泛经济型财经媒体.如《经济日报》、《市场报》等,其基本定位是权威的经济专业报纸2证券型财经媒体,如《证券市场》周刊等三大证券媒体.这些媒体更专注于资本市场领域 3.经济专业型财经媒体,如《经济学消息报》等.这类报纸更像是具有一定学术性的大众媒体,4.行业依托型财经媒体.如《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产经新闻》等,这类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与某个特定的行业有天然联系.利用特定资源为立足之基.5.新财经媒体.如,《财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这类媒体运作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更专业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5.
斯坦利·富兰克林(Stanley Franklin)(1930—2004)是英国政治漫画家,他笔下有多幅反映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漫画。1966年10月27日,中国在本国国土上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这对国际社会造成不小的震撼。如上边漫画,发表于《每日镜报》1966年5月12日,漫画中一位瘦弱的老农挑着担子。一边是轻重量的篮子——“人民需求”,另一边却是非常沉重的核导弹。老农头戴着“中国经济”的斗笠,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走在一座摇晃的铁链桥上,可谓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6.
<正>莫言在最近的一次文学对谈活动上,否认他被翻译到国外的作品是在揭中国的丑。我没想过写给外国人看,他说。不过动机不重要,重要的是,随着这位中国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进入外国市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形象也在发生改变,除了《毛泽东语录》《论语》以及气功、中医药和烹饪类书籍,如今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与中国成人教育的新发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成人教育》1998,(1):5-7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改革的丰硕成果,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提供了广袤的土壤和良好的机遇,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经济学教育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方面要传播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知识,让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迈入国际化的轨道,另一方面是立足中国的现实,培养把中国的经济实践升华为经济理论的人才,为经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为此,2005年6月,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梁晶工作室等八家单位共同发起的首届“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在中国经济学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时隔一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和梁晶工作室于2006年3月18日再次组织召开了“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之二,主题为“现代经济学教育:共性传承与个性彰显”。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杨瑞龙教授等多位中外经济学家共聚一堂,着重从现代经济学教育理念出发,以全球视角审视中国的经济学教育,探讨如何构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要问题。征得主办单位及与会专家同意,本刊将研讨会有关内容择要整理发表。会议主办方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开展和宣传,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早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教育》2004,(6):96-96
《21世纪教育》创刊以来,始终用一种大教育的视野来分析中国教育的得失,探讨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它以敢于直面中国教育的现实,勇于探求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为鲜明特点,全力打造中国最厚重的教育期刊。  相似文献   

10.
吴志菲 《留学生》2014,(1):19-21
林毅夫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在献身经济学之前,他曾是中国台湾的一名上尉军官。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林毅夫设法回到祖国大陆,在北京大学攻读完经济学硕士之后,赴美留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师;80年代末,他携妻将雏再次回到祖国内地,开始了漫长的中国经济发展专题研究,带着中国经济案例走上了世界讲坛。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历史新阶段。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合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 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一、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力资源在生产中的地位 从国际上看,20世纪末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回顾一下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就可以看到,工业革命曾使往日的自由劳动者成为机器的附庸:劳动异化为资本的奴隶;人制造的机器反过来成了人的主宰。与此相对应,工业革  相似文献   

13.
晚清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随着国门洞开,大批外国人来华,他们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方法到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记叙和评析,从另一种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反观自我的"异域形象"。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开始迈进 21世纪。瞻望新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如同展望人类社会必定进步一样,每一个人对此都会毫不犹豫地持积极、肯定的认识。然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源于何处 ?却是一个必须认真思索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作如下探讨。   动力之一:社会经济形态的急速变化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我国当前社会的经济特征。   从人均收入水平看, 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5425 1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 2162 0元。①我国大体处于工业化的初中级阶段;   从国内生产总值看,尽管 1998年我国国民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进入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新世纪的变化与挑战.中国成人教育将何去何从?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人类进步的直接推动力,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社会。 ——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不仅在生产领域引发了史无前例的革命,同时也全面而深入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不但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东西方文化、教育也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相互碰撞与融合。 ——21世纪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不仅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对人的潜能开发以及人对社会生活的自觉参与。 …… 面对崭新的世纪.成人教育必须树立全新的观察视野,探索富有时代特色的发展道路,拿出确保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 以上,正是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论坛、以至自四面八方赴京参加论坛的众多成人教育工作者所努力的。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经济观察报》的一条征订广告吸引了我:"在以下城市,你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享受上门订报的免费服务……"读了这  相似文献   

17.
18.
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推动世界经济走向新的繁荣的时代。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将是人类运用现代科技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时代,将是教育——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龙头——高等教育必将面临新世纪带来的巨大挑战和良好机遇。作为高等教育工作,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21世纪初叶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大背景和国内大背景都要清清楚楚。本分析了21世纪初叶的国际政治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科技环境和国际社会形态。弄清了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从从容容地接受新世纪的挑战,抓住新世纪带给我们的机遇,从而高屋建瓴地创造出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对于近年来中国现代学史研究方式的反思,折射“21世纪论”的未来走势,从而部分地反映出“21世纪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揭示“21世纪论”出现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