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与体育运动的蓬勃兴起,给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阐述体育人文观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分析研究奥林匹克运动新格言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旨在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两者更好指导体育文化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文化社会学视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悖论进行研究。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平公正理念、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奥林匹克运动的科学化及其商业化进程中均存在着矛盾性和不合理的文化悖谬;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悖谬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这些悖谬无法从奥林匹克运动本身找到解答,须从文化的视域去寻求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视角下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之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多元文化理论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应有之意:1)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要更具“平等观”;2)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要更具交流性;3)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要更具融合性(内聚性)。指出了奥林匹克文化多元化的最大障碍:1)“西方中心论”思想的根深蒂固;2)民族文化(体育文化)自信心的羸弱。  相似文献   

4.
以文化协商的视角纵观奥林匹克运动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协商图景、协商理念和协商路径三个领域阐述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文化协商模式,旨在探寻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周期性全球事件的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5.
奥林匹克运动在其繁荣发展过程中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克服了威胁其生存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然而在繁荣发展的背后却潜在着人文危机,奥林匹克运动要真正成为人类和平的圣典,尚需迈出飞跃性的一步。作为东方传统文明象征的我国文化,在当今形势下,他的存在不仅仅在于能否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否促成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与完善。因此奥林匹克运动要谋求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共享,特别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已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论武术与奥运的接轨--从文化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从文化学的视角,对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体系,具有不同的文化特性。但是,它们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文化价值是相同的,这为它们走向融合提供了必要基础。武术进入奥运会不仅能够丰富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推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又能实现中华民族向奥林匹克贡献中国项目的心愿。  相似文献   

7.
对奥林匹克运动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观的异化现象,并提出了奥运会在六大洲轮流举办的对策,同时指出了奥运会在中国举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现代奥林匹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文化多样性为视角,回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论证了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单一性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指出奥林匹克文化的多样性对构建和谐社会、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为深入认识奥林匹克文化,为奥林匹克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今社会不仅是一项体育竞赛,更是一项社会文化事业.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一种社会敦育方式.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来教育青年,这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在20世纪后半叶充分的得以体现。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青年的影响是其它文化现象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0.
论奥林匹克教育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教育为核心、体育为载体的国际文化现象。因此,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下4个方面论述奥林匹克教育:什么是奥林匹克教育;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奥林匹克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多个视角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互动发展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双方持续互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的互动发展在北京奥运会后还将继续下去,从而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奥运会与我国高校体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它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成为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体育文化运动。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必将促进奥运文化与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融合与互动,进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儒、道、释主体文化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就社会属性、运动属性和文化属性审视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特有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因奥林匹克运动的介入而充满活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现代化但不是全盘西化,"邯郸学步"做法不可取;现代化不能使民族精神迷失在"融入"中.  相似文献   

14.
顾拜旦构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大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背景和顾拜旦的言论等文献的分析,认为:顾拜旦把人的和谐发展与世界的和平发展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通过奥林匹克的文化活动培养和教育青年.为了保证奥林匹克运动理想的实现,他设计了各种仪式、文化活动,制定了各种制度保证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圣性、独立性和纯洁性.顾拜旦架构的奥林匹克运动既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宗教精神、教育价值和审美艺术,又根据历史条件赋予时代精神,提出了崇高的奋斗目标,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连接了古代文化、现代精神和未来理想,成为促进人类的和谐、和平发展的社会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的起源与发展入手,结合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的文化特性进行分析,指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同时必然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产生交融,这种交融对二者的发展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育全球化进程中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是当代体育全球化的典型代表。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化推进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文化价值。它向世界推出了一种共同的文化形态和模式;它向世界发出了一种“和平与发展”的声音;它向国际社会推出了一套需要共同遵守的社会准则;它提出“重在参与”理念,并促使世界各国全球融合意识不断增强;它促进和加快了包括体育文化在内的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会徽是宣传奥运会最有权威性的形象标志.奥运会会徽在设计理念、思路和手法上体现了丰富的文化艺术特征,反映了主办国和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也诠释了崇高的奥林匹克理想.奥运会会徽见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繁荣,展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团结、和平、友谊、公正、坦诚的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代最辉煌的文化活动,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深远。在分析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特征与奥林匹克教育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奥林匹克文化在我国学校的传播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包括:①在学生中产生“泛奥林匹克”现象;②竞技运动中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③奥运会的过度商业化。并存在很多冲突之处。  相似文献   

19.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以其特有的性格影响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是其他文化形式无法替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与青年的关系,对于青年行为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研究课题。奥林匹克运动是教育青年的方式之一奥林匹克运动是通过一种竞技比赛形式具体反映出来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均然。这种竞技形式不只是为了奖牌而进行体力和体能的较量,同时具有教育的功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教育的角度审视,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借助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了深层的文化解读,并探讨了北京奥运会的文化效应对大学生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以期帮助大学生在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自觉地去创造理想中的奥林匹克主义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