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转型和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契机.本文以安徽省铜陵市为研究模型,探讨基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理论和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吉林省投入产出分析为切入点,研究了信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交互关系。指出: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了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推动力就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信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信息化互为促进,共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洋经济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优化是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海洋经济是广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北部湾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对发展广西海洋经济和广西经济至关重要。广西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区域、后发等优势和一定的基础,但总体上看经济总量小,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落后,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亟需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北部湾海洋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4.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江苏省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使省内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研究如何发挥金融发展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现实意义。在选取衡量江苏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各项指标以及在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VAR模型,并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是促进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是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助推器。据此提出江苏省更好地利用金融发展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后金融危机时代,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要改变过去尾随式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规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空洞化,亟需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本文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依赖性和专用性的程度归结为依托型、互动型和嵌入型三类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最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结构不仅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影响了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陕西省的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化升级这一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陕西省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和优化对策研究。通过分析陕西省三次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主要问题,为陕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本文探讨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的因素及为什么它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8.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对衡水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滞后原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因此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势在必行.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其关键影响因素--技术创新,并提出一系列我国政府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中的重要手段。要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解决好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的问题,必须坚持以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为切入点,做好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78—2014年西部地区相关数据,从产业结构演变及其与城镇化的耦合度等方面分析其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二三一”型,三次产业支持城镇化发展差异显著,其中,第二产业贡献最为显著,第一产业贡献最弱。从三次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度看,第一产业与城镇化由基本协调变为严重不协调,而第二、三产业与城镇化由基本协调转变为优质协调。基于此,从产业转型升级与特色产业打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力 《大众科技》2013,(6):302-304
就目前国内工业类型而言,从原料来源角度分析可分为资源型、来料加工型、混合型三种类型,我国西部地区多以资源型为主。由于本土资源难以为继和城市功能结构缺失,以及产业优化与提升等原因,将促使西部传统工业城市转型。而在转型过程中,功能结构调整与补充、产业联动发展、交通物流打造将是西部工业城市转型主要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温婷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143-153
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以全国239个地级城市为样本,在地理距离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分别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比较其行业差异。结果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集聚不仅能够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还对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经济发展特征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影响更大;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本地及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各异,其中信息服务业集聚促进作用最大,其余依次为物流业集聚、金融业集聚,科技服务业集聚和商务服务业集聚。  相似文献   

14.
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和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产业公地的集群式升级路径,构建包括技术创新、资产结构、人才结构、产出结构、绿色发展、两化融合发展等6项准则层指标及20项方案层子指标的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得出指标权重,最后从产业政策、军民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及全球价值链嵌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信息化带动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雪梅  牛晓宏 《情报科学》2003,21(10):1031-1035
信息化建设对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分重要,在分析了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与产业结构总体概况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在传统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建设性地提出了黑龙江省以信息化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几点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论高新技术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指出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素质低下,产业结构水平低,中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升级。然后分析了发展高新技术对促进中国各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当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问题,提出应该重视先进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视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应以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重视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修华  王翔 《软科学》2012,(3):29-32
以碳排放量为焦点,选取1995~2010年我国碳排放量的数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了GDP增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比耗能高、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低,提高第三产业比例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可实现国民经济的提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指出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