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涉及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针对"3+2"高职数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的问题,教师可整合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运用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等系列途径,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理想信念受冲击、教育管理体系不完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探索党支部"1+3+X"工作模式的实践,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以政治引领为抓手,打造一门精品党课,完善教育管理体系;以激发学生党支部活力为着眼点,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党支部;以"党建+X"为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点,多元化、多渠道创新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3.
分析“2+3”形式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根据“2+3”形式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特点,提出“2+3”形式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策略。  相似文献   

4.
"3+2"高职教育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具有分段、分校办学的特点。其办学机制,外部应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内部应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其培养目标,应突出高等性、技术应用性和职业性;其课程体系构建要把握统筹性原则,体现技能主线和职业教育特色;其师资队伍,应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加强中、高职两校师资的交流互通;其实训基地,要建设适应培养目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中、高职实训基地共享机制;其教学管理,应提前介入中职教学运行管理,规范学籍管理,严格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升学选拔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3”学制高职教育的涵义、中高职衔接“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培养目标等方面探讨了“2+3”分段式高职阶段“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王咏芳 《亚太教育》2019,(11):134-13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有了新思路。笔者从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出发,提出根据专业重构课程内容,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进行多元考核评价。通过数字化教学信息平台,能够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相结合开展高职数学教学,能使学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7.
魏玲  何毅  胡洋 《甘肃教育》2023,(2):21-25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及思政教育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目的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的融合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课融合的现状,梳理了“大思政”趋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课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1+2+3+N”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新路径,破解“两张皮”和“互不相干”的现实窘迫与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8.
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出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各种原因,当前的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可以通过制定完备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高职和本科之间的合作交流、推行具有特色的措施、加强与企业联系及加大对外宣传等途径与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58):138-139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反映出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服务中占有多高地位,多元化评价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能起到引导的作用。本文从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多元化评价的机制、多元化评价的意义、评价的内容入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衔接则是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核心,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解决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问题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纵向递进与横向拓展"的课程衔接思路,构建了"二层次、三类型、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与本科课程在垂直(继续性)与水平(整合性)的衔接,以达到培养"应用特色+本科底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高职"2+1"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带来了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时压缩的强力挑战、校内外如何衔接以及校外顶岗实习如何有效安排和充分监督等重要问题。通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梯级化、公共基础理论设计的分层化、丰富化和服务高职教育大众化、专业基础理论设计的宽广化、专业理论设计的既全面又深化、专业校内实习设计以项目成果为导向、专业顶岗实习设计问计于顶岗的工商企业、顶岗实习全程化指导与监控等举措,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够用、重视实践"这一长期的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相似文献   

12.
赵江南 《教育与考试》2020,(1):22-26,34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3+1+2”方案相较于之前六个省市的“3+3”方案既有延续也有调整和改进。“3+1+2”方案在选考机制上进行了结构优化,物理、历史成为必选科目,统考和选考均调整为一次,有效避免博弈竞争、保证考生质量;在赋分方式上进行了技术优化,利用线性转化方法呈现选考成绩,增加成绩区分度;在招生录取机制上推进“两依据、一参考”,并采用“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逐渐形成多元评价和录取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4"人才培养方案一、概述本方案衔接的3年中等专业学校专业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四年本科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方向)。(一)该方案由3年的中职方案和4年的本科方案组成,既相对独立,又合为一体。(二)中职方案与非"3+4"中职的培养目标有很大区别,即由以就业为目标变为以转段升学为目标,也兼顾了个别学生在中职段结束后就业的需求。(三)方案加大了中职段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以便为后续本科段的学习奠定较扎实的文  相似文献   

14.
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是指“思政课”教师上课讲授的内容。改革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客观必然性,改革教学内容必须贯彻三个原则,坚持三个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3+2"中高职分段培养试点的模具专业为例,分析了中高职课程设置中主要存在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重复训练等问题,提出了"明确基本思路、目标对接先行、系统对接"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构建了模块化分层递进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为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本文在对此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对策:转变教育理念,推动“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构建;打造数据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推动在线学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加强教师培养,融入“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注重协同合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3+2"高职是五年制高职的形式之一,在理论上具有许多优势。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由于其生源质量的先天不足性、两级院校过程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致使该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不尽如人意。文章从多个角度加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职”教育观念与教学内容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就是特色 ,创新才有特色。“高职”教育只有创新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内容 ,才能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夏永清 《亚太教育》2019,(11):151-151
为了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中职、高职、本科甚至研究生之间的升学通道,江苏省自2012年开始试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2012年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为“3+2”模式,即前3年在中职学习,通过转段考试之后,在高职学习2年,可以获得高职毕业证书。2013年起试点项目改为“3+3”模式,即前3年在中职学习,后3年在高职学习。本文将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3+3”试点项目转段考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0.
黄小璜 《江苏教育》2014,(20):55-57
中高职有机衔接的"3+4"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实践中,要合理制订"3+4"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制定"3+4"模式课程标准,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衔接;制定"3+4"模式课程考核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与评价衔接;制定"3+4"模式教师培训制度,实现教师培养和培训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