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环境,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信息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高级技术型人才,使其在将来的社会中更具有生存力和竞争力,应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几方面综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3.
陈胜全 《教育艺术》2006,(10):24-25
语文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都分.主要由语文信息意识、语文信息知识以及语文信息能力组成,其中,语文信息意识是前提,语文信息知识是基础.语文信息能力是核心,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而课堂又是语文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主阵地。如何有效地将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科学地融入课堂教学观?关键在紧扣语文信息素养的三个内涵来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陈立 《双语学习》2007,(6M):53-54
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外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语文化的特性决定了在法语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同等重要。法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他们运用法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法语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苏琦 《生物学教学》2004,29(7):25-26
学会探究实验的方法,改变现存的验证性实验,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性、突出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目标。在技能领域目标中着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结合学生在实验中亲自感悟的有关知识,营造思维情景,用一系列活动把它串联起来,让教材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与此同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能尊重事实,服从真理,严谨对待每次实验,培养良好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是学校的知识汇集中心,也是学校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图书管理服务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培养信息意识,丰富信息知识,提高信息技能等途径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7.
正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利用计算机优势,进行实践教学,对提高中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业,不待老师改”,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教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作为教育工作要在学生感悟教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思考,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素养指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和主动高效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方面。如何在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相似文献   

10.
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而言,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成果固然重要,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信息知识的实用性。在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天雪 《宣武教育》2003,(12):10-11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引出、展开、建立,公式的推导、理解、应用,练习的设计、编排都要与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张林 《考试周刊》2013,(85):17-17
自主学习是一种在自主意识指导下的、有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和习惯,阅读教学需要学生树立自主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更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3.
修改后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而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  相似文献   

14.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具备信息意识及信息的获取与利用等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为此,我们在小学自然(即《科学》)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将信息技术与自然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一、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儿童多种思维的基础。因此,小学自然课要十分注重利用信息化资源和环境,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馆员群体形象应通过培养其归属意识、荣誉意识和集体意识来塑造,高校图书馆教育形象应通过开发学生智力、拓展终生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进行网络知识与技术教育来塑造。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快、淘汰率高、更新快,加之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学生所学知识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知识总量差距越来越大。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办法是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入手,全面训练学生收集信息、综合知识、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查阅资料和文献,独立解决问题,形成自学的意识、习惯。  相似文献   

17.
曾利强 《学周刊C版》2010,(9):103-103
在网络化进程迅猛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中,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立足社会的基础,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要。目前大多数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以增强自身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形成技能,  相似文献   

18.
韩涛 《天津教育》2007,(11):50-51
一般来讲,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徐颖 《黑河教育》2013,(10):65-65
综合实践课是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它是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的科技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长科学意识的课程。在综合实践课中,学生以个人、小组、集体的形式开展论文、制作、科学实践、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信息传播以及发明创造活动,培养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20.
毕业论文是高职文科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信息时代,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写作。目前,高职学生在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等方面均有缺失,为此,首先应当增强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修养,着力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同时提高其信息运用能力,进而优化其信息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