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是指大气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某一时期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和天气相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太阳辐射是气候系统的主要能源,是形成气候最基本的因子。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的季节交替,主要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李斌 《地理教育》2011,(9):26-27
一、教材分析本课在前三个课时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大气运动的直接表现,在简单天气图中,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判断天气状况,既是本节的概括和总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 "锋与天气"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常见天气系统"的第一目。本部分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为"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分别从全球尺度和地区尺度认识这一要素。本章前两节介绍大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大气环流与气候,本节从生活需要出发,讲述影响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因此,本部分内容在本章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4.
大气负折射现象使电磁波产生异常传播,对雷达等电子装备产生影响。论述了大气折射的基本原理、基本类型和大气负折射现象产生的机理;根据试验观测结果,应用电磁波在对流层传播的理论,利用电磁波传播损耗模式模拟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损耗,说明了雷达等电子装备在大气负折射条件下作用距离会明显降低,提出了在登陆、航渡和布雷等海上作战中充分利用大气负折射现象的初步设想。对在作战中充分利用负折射现象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气科学     
《数学教学通讯》2009,(7):81-81
大气科学主要研究各种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发展、规律等。运用科学实验、气象观测、数值计算、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组成大气的成分及其分布和变化、大气风速、温度和气压等要素的水平和垂直结构,及大气的基本性质和主导状态的运动规律。它的研究对象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  相似文献   

6.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材分析】包围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本章主要探讨大气运动的发生、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等。教学时间安排8课时,其中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3  相似文献   

7.
监测全球大气,快速收集气象资料大气是绕地球作全球性运动的,为全面了解大气的动力和热力状态,寻找天气变化的征兆,必须进行全球性、立体式的大气监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气象卫星投入业务使用,还设计和使用了自动气象站,大大弥补了以往因海洋、高山、沙漠  相似文献   

8.
读“图2.1大气的垂直分层”从以下几方面掌握该图内容:(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的海拔高度,尤其足对流层高度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情况。(2)各个层次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情况。(3)各个层次的气流运动状况。(4)对流层的天气变化情况,及各个层次大气状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中关于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论述有这样一段话: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以上对于大气压强随高度减小的原因并没有准确地说出.同学们都知道,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再加上有“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这句话,所以很多同学错误地认为: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强不同是由于空气密度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五节,是本单元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课是在综合前四课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湍流和尘暴构成的随机介质系统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得到了电磁波衰减,相移与交叉极化效应的公式;结果表明:尘暴主要影响圆极化波的交叉极化分辨率和电磁波的相移,大气湍流主要对电磁波产生衰减效应。  相似文献   

12.
诗词与地理     
<正>诗词,是人们对生活、环境、情感的艺术表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相关的诗词句子拿来,艺术地、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地理教学时可以广泛地应用诗词中描写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句子,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一、诗词与气候气候是大气多年的平均状况,大气短期内的变化状况就是天气。诗词中描写这方面的句子很多。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在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例如,我们用手机通话时手机是在发射电磁波,接听时手机则在接收电磁波。但因绝大部分电磁波是看不见的,所以学生对电磁波发射中的载波、调制、解调等概念均没有感性认识。在一本专业书中笔者看到:"贝尔在1880年就利用太阳光作光源,大气为传输媒质,用硒晶体作为光接收器件,成功地进行了光电话的实验,通话距离最远达到了213m。"受此启发,笔者试着做了一个以简易可见光作为载波的电磁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因为载波是可见光,利用该装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始于70年代的全球大气研究计划(GARP)和80年代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标志着人类已有能力对地球大气圈展开全球性的综合试验,从而有可能通过各种试验手段,不断提示全球天气事实,认识大气变化的本质,提高预测水平,增强抗御天气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大气压强的概念1.知道什么是大气和大气压强2明确大气压强是怎样产生的3,知道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意义4.了解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及实例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掌握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及方法2掌握常用的大气压强数值的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及无液气压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4了解并记住气体压强的单位:帕斯卡、标准大气压三、大气压强的变化1.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2.大气压跟天气的变化有关3.知道沸点随气压变化4常识性的了解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四、…  相似文献   

16.
大气运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天气系统是大气运动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天气系统"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百度百科将"简易天气图"定义为"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报的一种辅助工具,依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广播,将某一时间的天气形势和主要天气系统及天气实况用规定的符号填绘在特制的地图上而形成的一种图表"。笔者尝试以“简易天气图”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并辅以其它图像和表格的镶嵌,广泛采取联系和比较的手法,探求实现“天气系统”的图表法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季风和中纬西风是影响亚欧大陆东岸天气和气候的两种重要的大气环流形式。可是人们在谈论东亚天气和气候时 ,多只着眼于季风环流而不谈西风环流 ,其实中纬西风对东亚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虽不如季风大 ,但其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些地区的天气变化和某些气候特征的形成 ,都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强大的中纬西风由大西洋从西欧登陆 ,浩浩东进 ,先后经中欧、东欧、中亚直至东亚各地 ;蒙古、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无不见其踪迹。上述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无不受其影响。在西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 ,这些地方的天气往往产…  相似文献   

18.
<正> 人类生活在一个被1000千米厚的大气层所包围的星球上,虽然99%的大气和浩瀚的宇宙一样安宁,但是在距地表10余千米的对流层,有一个奇妙万千的世界,正是这些不断旋转、骚动的大气,我们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领教了暴风雪和风、雷、闪电的威力。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探究天气的奥秘,早在古  相似文献   

19.
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是由大气中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引起的,而冷锋系统和暖锋系统是两种最常见的形式,在学习中正确区分冷暖锋,有利于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判断冷锋和暖锋,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奥运与天气》是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学期《变化的大气》单元的最后一课。在本单元中,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描述、实验、记录等方法对天气现象中最基本要素的气温、降水、风、云等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对气候的基本要素、天气的多样性、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天气预报等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并培养观测天气的初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