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京 《出版参考》2004,(11):24-24
1929年,南京,陈铭德、吴竹似、刘正华创办。《新民报》创刊选择的是九月九日,以纪念孙中山先牛于1895年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举行反抗清廷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2.
陈铭德:日后被称为 "刘备"的人 有一次,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的粮食部长徐堪,在上海平抑米价,编辑郑时学(拾风)在这个消息上做了一个标题,叫"徐堪何堪",那是在讽刺这个粮食部长的无能了。却不知道徐堪是陈铭德的至交胡子昂的朋友,还是新民报的股东。陈铭德见了报纸十分恼火,马上打电话给郑时学--你以为会有一场严厉的训斥吗?你会失望的。请听这场对话:  相似文献   

3.
从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创刊的日子算起,新民报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的艰难岁月。我们今夫再来回顾新民报的60年历史,概括地说来有三个变化,或者说变迁。首先一个变化是报纸性质的变化。薪民报原是一张爱国主义的民间的私营报纸,最初办报的宗旨就是要求民主、要求抗日。她不断地追求进步,跟着时代  相似文献   

4.
从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创刊的日子算起,新民报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的艰难岁月。我们今天再来回顾新民报的60年历史,概括地说来有三个变化,或者说变迁。首先一个变化是报纸性质的变化。新民报原是一张爱国主义的民间的私营报纸,最初办报的宗旨就是要求民主、要求抗日。她不断地追求进步,跟着时代潮流发展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成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民的报纸,努力做到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指导宣传工作。第二个变化是业务的发展。新民报在旧社会有过一个迅速发展的鼎盛时期,拥有“五社八报”,总销数超过10万份。当时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在旧中国,  相似文献   

5.
张京 《出版参考》2004,(11):26-30
陈铭德:日后被称为“刘备”的人,邓季惺:众英雄追随的女报人,张友鸾:清瀛幽默、风雅率真,张慧剑:“副刊圣手”,赵超构:天生老成的国际新闻评论家,张恨水:不谈风月论政事,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开始后,新民报经理邓季惺的胞弟邓友民到延安去了。邓和报社一个与友民要好的同志,邀请他给《新民报》写通讯,他表示同意。《新民报》由南京迁到重庆复刊后不久,原在报社工作的胡迦彤(宋迪夏)同志也去延安,报社负责人和与胡有关的人,又要她写通讯,她也同意了。还有报社的其他同志,也根据各自的关系,约请去延安的同志写稿,都乐于接  相似文献   

7.
重庆解放前夕,新民报社的工作人员中,有五位在同一天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们是《新民报》重庆社的编辑陈丹墀、外勤记者胡作霖、编辑兼外电翻译胡其芬、校对张朗生和成都社的排字技工刁侠平。这些同志在反动派的监狱里面对屠刀而英勇不屈。  相似文献   

8.
重庆《新民报》,是南京《新民报》“报系”之一。1937年11月下旬南京即将失陷时迁至重庆,1938年1月15日在重庆复刊。l941年11月增出晚报。1943年6月,《新民报》总管理处决定在成都创建一社,先后出版晚报和日报。1949年4月、5月,南京、上海相继解放,两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卓越的艺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年了。我们和悲鸿的交往,是在三十年代初期开始的。当时,悲鸿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我们夫妇都在《新民报》工作。悲鸿常到我们这里来鼓励我们并肩携手把《新民报》办好,并谆嘱:“办报要找进步的人和能干的人。”“国民党得罪不得,但是不能依靠;只能依靠思想进步的人和群众团休。”他特别把他的知己吴作人介绍给我们,作为《新民报》的朋友和有力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10.
成都《新民报》从1943年6月创刊,到1950年4月结束,我一直是负责人之一。现仅就记忆所及,将成都《新民报》的情况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1.
30年代在南京,著名剧作家田汉同志曾是《新民报》的热心支持者和作者。这一段的合作共事,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在此略记前言往行,藉以表达我们的追思和怀念。一、结下了深厚友谊 1935年,田汉作为“左联”主要成员,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解至南京警备司令部监狱。幸得徐悲鸿、宗白华教授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卓越的艺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年了。我们和悲鸿的交往,是在三十年代初期开始的。当时,悲鸿征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我们夫妇都在《新民报》工作。悲鸿常到我们这里来鼓励我们并肩携手把《新民报》办好,并谆嘱:“办报要找进步的人和能干的人。”“国民党得罪不得,但是不能依靠;只能依靠思想进步的人和群众团体。”他特别把他的知己吴作人介绍给我们,作为《新民报》的朋友和有力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13.
1949年8月6日,重庆解放前夕,重庆新民报突然宣布改组。由《新民报重庆社》改为《重庆新民报社》,并把当时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曾扩情拉来做发行人兼社长。一张有影响的报纸,突然有这样大的变动,自然会引起读者的疑虑和议论,许多朋友也表示惋惜。这里,就我所知,把改组经过追记于后。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日子有些同志在研究报社的机构改革,曾对一些报社进行调查,发现几年来报社职工人数增加很快,多数省一级的日报超过了五百人,有的已突破千人大关,而且有与日俱增的势头。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一张日出对开四版的报纸该设置多大规模的机构?以多少职工为适度?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报社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当时的新闻检查制度下,许多新闻是要被删除或禁止的。重庆《新民报》的社会新闻就时常用曲笔来表达编辑记者的意思。比如,报道米价贵,却说重庆耗米数量下降,因为平民多已用杂粮。报道人民健康水平下降,说的是"一万人健康赛,只有九十一人合格",而国民党要人陈立夫居然还在健康赛的发奖大会上致辞。这样的报道是能闻出一股辛辣味来的。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04,(11):30-30
在当时的新闻检查制度下,许多新闻是要被删除或禁止的。重庆《新民报》的社会新闻就时常用曲笔来表达编辑记者的意思。比如,报道米价贵,却说重庆耗米数量下降,因为平民多已用杂粮。报道人民健康水平下降,说的是“一万人健康赛,只有九十一人合格”,而国民党要人陈立夫居然还在健康赛的发奖大会上致辞。这样的报道是能闻出一股辛辣味来的。  相似文献   

17.
1946年,剧作家吴祖光担任《新民报》副刊“夜光杯”主编.吴祖光坚持为人民办报的理念,将生死置之度外,秉持公理和正义,发表了大量支持中国革命、抨击国民党黑暗统治的进步文章,为“夜光杯”塑造了进步的形象,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现存报纸中历史最久的一家,《新民报》今年9月9日年届花甲。旧称“上海新民报晚刊”的《新民晚报》,是这个曾经拥有五社八报的中国报刊集团硕果仅存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现存报纸中历史最久的一家,《新民报》今年9月9日年届花甲。旧称“上海新民报晚刊”的《新民晚报》。是这个曾经拥有五社八报的中国报刊集团硕果仅存的一个分支。《新民报》的草创时期开始于南京,是由三个四川籍的青年报人赤手空拳办起来的。他们的名字是:陈铭德、吴竹似、刘正华,都是中央通讯社的编辑。其中,陈铭德自是核心人物,因为其他的人都因故在几个月后离去,只有他坚持了下来。陈铭德生前曾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监委副主席,已在今春逝世,享年九十又二,他曾在“五四”运动后入北京法政大学新闻系,深感在国民党的官方通讯社无法施展抱负。决定自办民间报纸。在吴、刘  相似文献   

20.
为《立报》立功的“顾竹轩案” 1935年在上海创刊的《立报》,是个影响很大的小型报。虽然只办了两年多即迫于战火,于1937年12月停刊,但销数竟达14万份,开当时报界的最高记录。《立报》拥有如此多的读者,是由于它的政治态度比较好、内容丰富、编排新颖等多种原因,但《立报》开始受到读者欢迎,却不可不为一件社会新闻记上一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